有些干部选择躺平 根源到底在哪里? | 晶报10分钟

全文2383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年底冲刺之际,躺平干部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专家认为这种现象与职场、体制内的形式主义有关。

02苗凡卒指出,干部的躺平分为身体躺平、脑躺平和心躺平,其中心躺平最为可怕,表现为内心没有激情和热情。

03米鹏民认为,规则的制定需要有弹性,让干部在做事时免除后顾之忧,同时保持效率和合规之间的平衡。

04由于躺平现象,专家建议领导干部需要从免责思维中解放出来,调动自己的能量,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年底冲刺在即

“躺平干部”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本期《晶报10分钟》

晶报记者谢晨星

与资深媒体人米鹏民、苗凡卒

一起探讨

为什么有些干部选择“躺平”?

是因为懒,还是另有原因?


职场上、体制内
‘卷很多时候是假装工作

谢晨星:现在又到了年底关键的冲刺时刻,最近在网上也看到,很多地方的领导,都在批评躺平式的干部。不知道两位老师怎么看这类躺平式的干部?

米鹏民:我想起咱们在4月份的时候讨论过的形式主义。

谢晨星:那期是一个爆款。

米鹏民:当然我们今天讨论躺平,不是为了再来一个爆款,而只是觉得这个话题确实值得讨论一下。缘由是,职场也好,体制也好,工作也好,过于“卷”,我就觉得“卷”很多时候就是假装在工作,假装很忙,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现在在这个经济下行周期的时候,从推动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包括民生需求满足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过去没有碰到或是没有预期到的困难,解决真问题的难度也很大。在这种时候,有的人小聪明就来了,自己不敢碰那种真问题,怕把自己“卷”进去,这个问题没解决,结果把自己暴露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暴露了。那么就很有可能,就会考虑以一些看似很正确、实际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工作。

图片

苗凡卒:表面上大家觉得,躺平不就是个懒吗,不干活嘛,其实不然。按照我的观察,我觉得干部的躺平,它至少分三种类型:一种是“身躺平”,身体躺平了;一种是“脑躺平”;还有一种是“心躺平”。

谢晨星:这有什么差别吗?

苗凡卒:这个差别很大。

谢晨星:身体躺平我了解。

苗凡卒:肉眼可见的躺平。

谢晨星:这个大家都知道。

苗凡卒:“脑躺平”就是米老师刚才说的那种,他不是选择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让自己显得很忙,但是不触及真问题。身体是勤快的,甚至还天天加班。

谢晨星:这个其实有点像现在一个说法叫“躺着卷”。实际上是躺着,但是看起来他在卷。

米鹏民:这个说得太形象!

苗凡卒:第三个其实这就涉及到根本。公务员或者说我们的领导干部,他的责任是服务公众,服务社会,这需要内心有热情、有担当……所以这些人他的心一定要火热,但是现在我们遇到的恰恰是“心躺平”,他内心没有了激情,没有了热情,群众遇到了困难,你找到他,他会给你“官样文章”说上几句,你什么制度都没有违反,但是群众在受苦。所以说“心躺平”才是最可怕的,我们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心死了,他身体再勤劳没有用的。


规则的制定需要有弹性
让干部做事免除后顾之忧


米鹏民:我在网上也看到北方的一个城市,那个机关报里的一篇文章,它里面就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老百姓提出什么诉求,什么建议,他就给你回一个很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会认真研究,合理的就会采纳,然后这个工作到此就结束了。我有时候跟那些基层的公务员,包括出差时和全国各地的这些公务员交流,他们也有这种观察,也有这种思考和困惑。其中一个困惑,就是我们现在对干部的这种激励、问责(机制),可能也存在需要和他们现在的工作强度、工作难度相匹配,需要调整的地方。很多规矩制定的时候,可能大家相对理想化,就是用最严格的标准。但是到具体工作,实际执行当中,我们的目标往往都是很现实、很紧迫,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苗凡卒:有时还需要它有一些自由裁量权,有一些创新。

图片

米鹏民:你如果没有这样一些突破,你就没有办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是你通过突破,通过创新把这些做完了以后,一些监督机制回头来检查这些工作的时候,使用的尺子又是在事前制定的最严格的那个规则标准。那么这样的话,你做工作中间就会有若干,甚至很多不符合规则的地方,有的时候你甚至都说不清。

苗凡卒:就是事前的要求,事中的要求和事后的要求,它形成一个不可能三角。

米鹏民:在一个规则内,把权力限制在框子里,这都是很对的。但是很对的事情碰在一起,形成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偏差。

苗凡卒: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基本的管理学原则,就看你激励的是哪一方面。你如果强调的是合规,那你就不能指责这个干部免责;你如果强调的是效果,那你就一定要给他一定的空间。

米鹏民:法律上有大陆法系、海洋法系。大陆法系是成文法,就是先立法,然后你按照这个法律来执行;海洋法系就接受不可预见性,可以通过案例来补充这个法律的不足。就是碰到这个事情,这个事情的处理结果也可以视同新的立法,这样的话,大家在碰到新问题的时候,就能更快地适应这个东西。所以这种调整,我觉得从顶层设计上来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规则和底线,你制定得又过于缺少弹性,或者说它没有一个创新和突破的依据,那么它就会变成——怎么办呢?就来寻求免责。“躺平”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寻求免责的一种选择方式,或者是自我保护。很多工作中形式主义为什么屡禁不止?实际上他也知道他那工作是干啥的,但就是一种免责思维,但是在免责思维下面,你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担当,变成了一个相互有点矛盾的事情。


效率和合规天生矛盾
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苗凡卒:它事实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政府的运行过程当中,效率和合规,从来都是一个矛盾,就是始终不断地形成一个新的平衡。就像我们现在说特朗普上台以后,要成立一个政府效率部,马斯克来当部长,他就是觉得,这个政府出台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让这些政府的公务人员看起来很忙碌,但是他们是在为制度而忙碌,而不是为事情而忙碌,所以他们要大量地精简这个制度,到精简人,就最终体现一个目标导向。

米鹏民:前段时间看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郑永年教授在一个论坛上,讲到马斯克这个政府效率部,他觉得我们还是要高度重视特朗普政府的这个举措。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都是从人性出发的一些问题。

苗凡卒:我们不断地在制度上进行探索。

心不躺平既利于问题解决
也有利于我们制度的完善

米鹏民:其实制度就是用来调动人性中好的那部分,限制人性中不好的那部分。从干部本身来讲,碰到这样的事情,选择躺平,我觉得不是一个好的方式。你如果心不“躺平”,总是有那个空间,而且每个人这样一种努力的空间的积累,它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我们制度的完善。可能对我们各级的领导来讲,也需要从“把免责放在第一位这样一种思维定式里面,把自己解放出来。你把免责摆在第一位,你连自己的能量都调动不出来。当然了也不需要把这个事情判断得过于严重,夸大这个对“躺平”的(看法),有的时候可能真的是一种情绪,但这种情绪会传染,我们也可能需要更早注意,切断这种情绪的传染。

图片

你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
遇到过哪些干部躺平现象?
评论区留言说说吧~


来源 | 晶报

出品人 | 米鹏民
总策划/总监制 | 米鹏民
总统筹 | 王博
总运营 | 郑毅
总推广 | 赵翔庭
总编导 | 罗秋芳 赵茜庆
编导 | 赵茜庆 
拍摄 | 成江 李亦浩 陈家豪

剪辑 | 喻琪峰

编辑 | 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