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务,让我们在大医院看病不再东跑西跑。”“挂一次号管三天,这让我们看病省钱省事又方便。”……近年来,广元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全力改善就医环境,群众看病更容易更省心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广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市委“1345”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健康四川建设中心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全市卫生健康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医疗服务水平取得重大突破、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打造“医在广元”品牌
奋力推进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以共建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为主线,深入实施健康守护工程,全力打造五大品牌医院、十大精品专科,“医在广元”品牌知名度和区域影响力大幅提升,市外、省外患者来广就诊率年均增长10%以上,人民群众大病不出市,一般病在县域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美好愿景正照进现实。
医疗服务能力加速提升。今年2月,省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广元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省排名第四,市中心医院全省三级综合医院排名第七,市精神卫生中心全省精神专科医院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考核结果见证了广元持续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保障能力,广元推进品牌医院和精品专科建设,积极打造“医在广元”品牌,市第一人民医院建成赵继宗院士省级工作站,市中医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即将建成投用,市中心医院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省级精神卫生中心加快推进。全市共建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62个,建成国医大师工作站2个、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个,市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现飞跃式发展,县级诊疗水平持续提高,7家县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5家县医院达到推荐标准,四个“五大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县医院全面建成急诊急救和临床服务“五大中心”。
医疗资源布局持续优化。主城区三级医院“内涵式”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齐头并进。建立了由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的城市医疗集团,市中医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的专科联盟,创新推出“七一体管理”“七协同共享”发展模式,形成医疗集团共建共享共发展的新局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苍溪、旺苍、剑阁、青川四县挂牌成立“十大管理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建成医学检验中心和医学影像中心,覆盖辖区50%以上乡镇卫生院,通过专家长驻、专科共建等方式,累计派驻市县两级111名专家下沉乡镇帮扶指导,青川县着力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山区样板。
医疗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共有三级医院12家,其中三甲医院6家,位居全省市州前列(第五位),7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全面建成,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99.3%,2024年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达标率78.6%。人才队伍持续夯实,累计引进培养硕博人才645名,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名、省级高层次人才32名,2024年立项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3项,医教研协同发展推动医疗质量不断攀升。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北京天坛、北大肿瘤、川大华西等单位深度合作,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帮扶,一批批医疗精英带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跨越山海,助力广元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发展。
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络
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更有保障
市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为三甲疾控、旺苍县建成我市县区首家三级乙等疾控中心,昭化区建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一个个捷报飞传的背后,是我市加大公共卫生投入,高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的缩影。
“十四五”期间,我市立足群众“少生病、生小病、晚生病”愿望,围绕重大疾病预防、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等重点领域,加强应用基础、临床转化研究,筑牢人民群众健康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疾病预防成效显著。建成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20家,7个县(区)均通过消除麻风达标省级验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覆盖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成立川陕甘结合部疫情防控联盟,形成跨区防疫“防火墙”;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与适应国家试点项目落户广元;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创新落地,59家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高效运转,33名专职疾控监督员严阵以待;综合卫生应急救援、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核与辐射应急救援4支队伍整装待命,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警护航。市、县、乡镇(社区)、村四级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健全运行,建成4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社区康复率保持全省前列。
慢病防控持续加强。建成省级尘肺病康复站22家,19个尘肺病康复站投入使用,牵头建立川东北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健康联盟,在全国全省率先建立“五统一”培训模式和职业健康培训机构考核标准。创建省级健康企业10家、市级健康企业10家,职业健康“广元经验”全国交流推广。慢病防控创建国家、省级慢病示范区6个,慢病示范区覆盖率全省排名第4。全省率先实现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全市域覆盖,利州区、昭化区申报创建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至30.1%。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73岁,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重点人群保障有力。生育友好多方发力,出台《广元市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十条措施(试行)》,从生育医疗待遇保障、二孩三孩育儿补贴等10个方面提出多元化提振生育水平措施。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拔地而起,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备案托位数3.3个,全省首创连续三年向3岁以下婴幼儿职工家庭每月发放500元工会托育补贴。母婴安全防线更加牢固,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艾梅乙”母婴阻断护佑新生,“两癌”筛查每年惠及近3万名农村妇女,2023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1.80‰、2.59‰,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连续11年优于国省平均水平。老年健康更有保障,深入实施“健康敲门行动”,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6个、老年友善医院187家。
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群众看病就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家庭医生定期来给我们检查身体,送医上门,我们看病都不需要往乡上、县上跑了。”旺苍县龙凤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主动送医送药上门开展健康服务,是我市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医疗服务的一个缩影。
信息化建设赋能发展。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融合应用,建成四川省互联网总医院广元分院,“云端问诊”成为现实,跨越时空距离,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36家医疗机构17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并扩展至民营医院,互认项目数全省领先。创建智慧医院19家,数量位于全省前列,市中心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成功创建为省级三星智慧医院,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振兴发展。剑阁县鹤鸣观太素脉法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市中医医院5个院内制剂被纳入省级调剂目录进行推广使用。深入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不断强化中医药设施设备配置,目前乡镇、村(社)能规范开展6类10项、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改革试点病种增至5种,人均节省费用50%以上。在全省率先启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创建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朝天区创建为全国第一批医养服务示范区,建成医养结合机构28个,医养服务床位6800余张,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全覆盖设置康复(医学)科、治未病中心。
就医体验持续改善。2023年以来,我市全面开展“就医环境大整治 患者体验大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分时段预约诊疗、一站式服务中心、MDT门诊、日间手术、一次挂号管三天、5G+院前急救等惠民举措不断推出;医院院区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车位流动管理、音乐休闲角、读书角、志愿服务岗等便民服务持续上新。深入开展“大处方、滥检查、泛耗材、欺诈骗保”等问题专项整治,不断规范医疗秩序,门诊、住院费用多年保持全省较低水平。1070个家庭医生团队、3572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40名“万名医护走基层”志愿者走进乡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持续把创新精神注入血液、把责任意识融入骨髓、把服务理念植入心田,改革创新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广元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汪瑞)
来源:看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