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文物+遥感”,山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为文物保护“保驾护航”

今天(12月26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地矿工作加速转型升级,服务强省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众新闻记者:

山东是文物资源大省,刚刚提到,省地矿局创新“文物+遥感”应用模式,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服务文物保护工作,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图片

江国会: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高效且大范围的监测手段。省地矿局潍坊高分中心原创性研发了“卫星遥感监测文物安全新模式”,已连续三年对428处市级以上文物开展遥感监测,提高了文物安全监管效能。

一是遥感觅古,革新文物保护巡查模式。发挥卫星遥感大范围、全天候实时监控的技术优势,结合无人机、数字地形模型等多源数据,突破地形限制,实现了对文物区域的全面监测与保护。潍坊市已经监测到涉及11个县、33个街道、116个文保单位的疑似及潜在动土行为287处,有效制止和查处多次违法行为,成功排除水灾、塌方等文物险情6次,文物保护工作收效明显。

二是智联护遗,推动文物保护数字监管。搭建了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助力文物保护部门实现实时在线监管。执法人员能够在平台完成遥感监测数据的下发、巡查、反馈与审核统计,也能通过手机端明确“两线范围”,精准判定目标区域与两线关系情况,使文物执法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潍坊市1项案例成功入选“第五批全国文物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为山东省唯一入选案例;2024年,1项案卷入选“2024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罚十佳案卷”。

三是数汇守珍,构建文物保护数据底座。在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汇聚了近十年的历史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深度算法的自动化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够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文物区域各时期状态、变化情况及周边环境等信息,为文物保护部门处理法律纠纷或侵权争议提供了科学依据。此项工作荣获2023年度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优秀解决方案、首届山东省数字机关“数据赋能业务”大赛-数据赋能赛道优秀奖、第二届山东省地理空间数据应用创新案例等多项荣誉。

图片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刚才我们听到一个很有趣的名词叫“矿保姆”,请具体解释一下,它是如何服务矿业全产业链的?

图片

刘祥元:“矿保姆”是对矿业全产业链服务模式的一种形象比喻,就是从单一的矿产勘查转向为现代化矿业提供一站式、精细化、全方位的综合地质服务。省地矿局借鉴先进经验,在省内率先开展“矿保姆”服务模式,打造了多个样板项目。

一是围绕矿山,全链条服务勘查开发建设。加强与大型国有矿企的融合发展,逐步形成服务矿山“勘查—建设—增储—监管—治理”的产业链条。服务矿山勘查,开展资源勘查评价、探矿工程施工、储量核实,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资源增储上产提供地质技术保障。服务矿山建设,参与采矿权设立、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生产开采等各个环节,开展矿山竖井工程勘察、矿区勘探程度论证、三维建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绿色矿山建设、尾矿库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服务资源接续,在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矿床三维建模等手段进行成矿预测,向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增加资源储量,有效延长矿山寿命,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服务矿山监管,开发露天矿山三维动态监测系统,建立露天矿山实景和地质体三维模型,进行动态储量精细计算,实现一张图管矿,让矿政管理实现可视化、精准化、动态化。服务矿山治理,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类方案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编制、闭坑报告编制等相关工作。

二是面向上游,全区域服务矿产资源管理。沿着产业链向上游服务,省地矿局在莱阳市全域开展矿产资源综合调查,在摸清矿产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对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进行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地质+金融+运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莱阳市政府引荐多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开发,有效凸显了“矿保姆”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的专业化服务特点,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打造了摸清县域资源家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莱阳模式”。目前“莱阳模式”正在全省多个县市区逐渐铺开。

三是面向下游,全方位服务矿山生态修复。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开发历史悠久,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城市形成了一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省地矿局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比如助推烟台市政府积极申请国家资金,“烟台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以全国第5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国家级示范工程,成为全国首个“海岸带”矿山和“陆海统筹”矿山修复示范工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图片

新黄河记者:

我注意到,保泉护泉工作成为14条地质工作业务链的特色链条,这对于泉城济南来讲尤为重要。请问,省地矿局采取了哪些地质科技新技术、新手段来实现精准保泉、科学保泉的?

图片

彭玉明:省地矿局发挥人才、科技和资料优势,围绕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依法保泉、科学保泉、生态保泉目标,开展水文地质基础调查和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先后实施各类勘查、科研与保护项目1000余项。2023年,济南市政府与省地矿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济南泉脉保护技术研究中心”,标志着泉水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

一是深化基础研究,为保泉与供水提供地质科技支撑。在济南泉域范围内开展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设立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监测点113个,积累了时间跨度长达66年的监测数据230余万条,形成了全省最丰富、最全面、连续时间最长的基础水文地质资料,基本理清了趵突泉泉域的水文地质动态特征;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型,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济南泉水保护地下水监测平台”,不断提升泉水保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首次提出“调蓄补源、采外补内、开源节流”保泉供水模式,充分利用南部山区的“五库连通”工程,调蓄涵养地下水,实现地下水排补动态平衡;深化地下水循环运移规律研究、优化保泉监测预警与保护应急预案、建设泉水保护大数据平台,支撑趵突泉持续喷涌21年。相关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划定“三区两线”岩溶地下水功能分区、山体生态控制线和地下工程建设深度控制线,优化调整重点渗漏带保护范围,精准服务济南地下水资源调蓄、补源、供水的科学管理,促进泉水保护与城市发展相融共生。

二是开展科技攻关,服务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济南海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与泉水保护之间的难题,省地矿局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实施了济南海绵城市地下水补给水力模型研究,协助济南市名泉保护委员会编制了《泉水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济南泉水直接补给区雨水收集入渗导则》;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共同研发了基坑封闭降水原位回灌技术和降水回灌一体化设备、浅部地下水径流通道工程修复技术;开展的济南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课题,为济南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擦亮“泉城”品牌,提升泉水文化内涵。协助济南市政府开展泉水普查,摸清济南泉水“家底”,泉点数量扩增至1209处,挖掘梳理更多泉水(点)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将更多泉水(点)纳入名泉保护名录,技术支撑《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和《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的制定实施。承担名泉保护与景观提升工程,挖掘修复华笔池、长椿泉、瑞雪泉等泉水,再现昔日泉水风貌。为“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提供地质支撑,服务“济南国际泉水文化节”,为中外游客科普泉水知识,让泉水文化走向国际,打造世界泉水之都。协助济南市城乡水务局优化配置岩溶地下水资源,服务227处泉水直饮工程建设,可为200万市民提供优质地下水,让泉水既能“看得到”也能“喝得到”。

(大众新闻记者 杨烨莹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