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梳中见 心静自流通

图片辽代的骨梳

图片西汉的木篦子

图片西周的象牙梳


梳子是常见的梳理头发的工具。它能够将头发梳理整齐,并能刺激头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保护头部。《本草纲目》推荐了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的黄杨木做木梳。

梳子主要有三种称呼,即“梳”“篦”“栉”。《释名》曰:“梳,言其齿疏也……篦,言其齿细相比也。”《说文解字》:“栉,梳篦之总名也。”《西厢记》中“梳云掠月”指妇女梳妆。自古以来,梳子入诗者甚多:“禅心梳落尘,明镜照无垠。烦恼一丝去,清音自在吟。”“自然梳清风,无为任西东。道法梳中见,心静自流通。”

梳子的来历有两个版本,都认为产生于黄帝时期。其一是炎帝手下一个叫赫廉的工匠发明了兽骨雕成的梳子。其二是黄帝的王妃方雷氏见到宫中的女子蓬头乱发,受到鱼骨梳发的启发,发明了梳子。但从考古发现上看,中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梳子出土于距今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梳子的种类有银梳、玉梳、木梳、角梳、骨梳等,考古发现最多的是骨梳。

北京琉璃河出土的西周早期象牙骨梳制作精美,呈长方形,顶部有一长方形柄,柄顶内凹,两侧有穿孔,下有齿31根。正反梳面饰兽面纹,兽目格外醒目。齿长6.8厘米、宽7厘米,通长17厘米。这柄梳子的梳齿较长,除了梳头之外,梳子本身还是插在头发上的装饰品。

通州区发现的西汉木篦,纵截面为锥形,柄部呈半圆形,齿细密,素面,宽6.7厘米、高7.2-8.5厘米,最厚处0.97厘米,是北京少见的古代木质梳头工具。

隋唐之后,梳子横向发展,成为扁宽形,出现了半月形、梯形等形状。形状的改变使人们梳头效率更高,更为方便。大兴区辽代墓葬的壁画上,一名侍女持凤首壶,对侍女的介绍为“插簪”。但从“簪”的月牙形的形状看,插的应为梳子。通州区出土的辽代骨梳,造型别致,纹饰精美,长8.7厘米、宽5.4厘米。

梳子有“结发”之意,指夫妇一生相爱相守,白头偕老。在古代,对恋爱的男女来说,梳子是爱情的见证。“青丝”取“情思”之谐音,梳理头发的梳篦也就成了男女间的定情信物。民间习俗女子出嫁前,家人要为其梳头,“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通州区出土的金代骨梳,轻薄,梳背上有对称穿孔十数个,背上涂黑漆描金线,其形状已与现今的梳子别无二致。

昌平区出土的清代龙首玉梳,白玉质,平面呈长条形,梳把雕刻着回头看的龙首形,半圆形梳体,正、背面阴刻弧线纹各一条,内共有梳齿19根,排列齐整,长9.5厘米。这柄梳子制作精美,已经不是一般的实用器,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朝阳区出土的银篦,为上下两排梳齿组成,整体呈琵琶状。梳柄有前后两个长方形镂孔,中间夹一扁圆形镂孔,是一件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工具。

梳子虽小,让人看到了古人爱美的一面。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郭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