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表示,人工智能正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望推动新型生产方式变革。
2.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通用大模型加速拓宽应用场景,引领新一轮人工智能创新热潮。
3.为此,黄澄清提出四点看法:夯实基础设施、推动应用创新、引领科技向善和加强行业协作。
4.其中,黄澄清强调加强算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提升5G网络性能,改善网络效率、能耗和体验。
5.同时,呼吁各类主体尤其是平台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央广网北京12月26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12月26日,“央广网财经年度对话2024”大型融媒活动在京举行。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在当日下午的“央广网人工智能创未来主题活动”致辞中表示,回顾过往30年,科技创新一直是互联网发展的蓬勃动力,人工智能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创新技术,也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
黄澄清指出,近年来,随着通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正在从原始创新为特征的研发带动阶段,进入以应用创新为特征的赋能实体经济阶段,正在从科技前沿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望推动超大规模定制化以及柔性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的变革。
从ChatGPT到Sora,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从单一智能到通用智能,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通用大模型加速拓宽应用场景,正在引领新一轮人工智能创新的热潮。作为全国性的互联网行业社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积极关注并推动互联网创新应用的发展。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的发展,黄澄清提出了四点看法。
一是夯实基础设施。算力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座。当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大模型计算也带来了智能算力需求激增。因此,应加强算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加快推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提升5G网络性能,改善网络效率、能耗和体验。
二是推动应用创新。人工智能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加快各领域应用转化,是“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产业升级的关键。我国各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人工智能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应深度结合各业务场景和专业知识,既探索大而强的通用模型,又研发小而精的垂直行业模型,重塑应用场景流程、培育数字人等有需求、有效益、有前景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现技术创新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
三是引领科技向善。在赋能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也伴随着安全隐患和风险挑战。我们应高度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数据共享、数字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伦理等问题,引领科技向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多元共治,积极构建由多主体参与的技术先进、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体系,倡导行业自律,呼吁各类主体尤其是平台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行业协作。开放合作是互联网发展的成功经验,人工智能可赋能千行百业,应进一步加强行业的协作,激发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融合活力。中国互联网协会也将积极发挥贴近企业、熟悉行业的优势,推动各类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产学研用开放融合、联合创新、组织完善的标准体系,形成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