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广:金融的脱媒与助媒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2024-12-26 15:46
发布于北京
导语
近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受邀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交流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内容如下:
非常感谢有机会到金融研究所来交流学习。今天的话题是有关数字经济的。因为时间关系,我用最简短的方式讲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金融的“脱媒与助媒“。
像我这一代,是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到研究生的学习阶段,研究方向是美国金融。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金融脱媒,可以说基本覆盖了美国战后整个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发展的主题。
当时美国监管部门对利率的管制造成了官方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这种倒差使得市场当中的资金往高利息的方向去流动,引发出很多所谓的金融创新,主要内容是给老百姓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以获取比较高的利息。这些金融创新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在资本市场或者叫金融市场产生的。这样的一种理念实际上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是很深的,以至于到了90年代,中国比较快地步入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很多学者从国际、美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认为中国一定也是走金融脱媒这条路,藉此资本市场将会要有大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可能发展到跟美国一样,金融市场的规模要非常大,不能说取代银行,但至少也是能分庭抗礼。还有的专家当时就认为20年之后,中国应该是资本市场主导金融的。可能到今天,在很多官方的相关文件中,这个口径仍然没有变。也就是说,国家鼓励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将此作为战略性的口号来引导金融业的发展。希望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扩大在社会当中的融资规模。
我觉得
这个战略
提了
至少有20年了。但是问题来了,20多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提高了吗?
显然是没有提高的。前两天我在一个会议上,有人说现在我们的融资还是90%靠银行信贷,7%来源于债券,3%来自股票。也就是说,金融脱媒是我们期待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我们期待的,直接融资的规模比重越来越高,也是我们期待的。但是20多年过去了,国家的战略没有落地。这就引发我们的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讨论,比如有人研究日本、德国的情况,发现他们也是以银行为主的,发展的状况也不错;美国、英国是以资本市场为主等。我相信金融研究所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不少的。
其实之前我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思考,直到最近10来年我们的金融业发展出现了新情况,让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厘清。简单说就是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很难理想化地从银行信贷跳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特别是差不多2009年之后,金融科技长足发展,数字金融在最近的这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对我国的金融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我觉得大家从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的角度探讨得还不太够,所以我今天特别提出来。在我国,金融科技事实上不仅没有使金融脱媒,反而还助媒,是帮助了银行发展信贷业务,助推了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原因是我们的金融科技的落脚点就是普惠金融,就是要覆盖传统金融当中受到排斥的长尾人群,即我们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常说的中小微弱群体,而金融科技恰好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现在每个人的手机银行业务,包括数字化的支付转账等都可以轻松实现,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厘米的问题都解决了。每个人的手机就是一个“银行”,这个“银行”背后是数字金融,数字金融背后就是金融科技在发挥作用。我们普惠金融研究院曾经做过有关金融科技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的研究,比如是增加了价值,还是带来了风险等。我们发现金融科技其实产生了助媒的作用,也就是促进了银行业扩大客户覆盖面,进而提升了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比重。
所以对于助媒这个现象,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能够证明在中国更重要的是助媒,是加强了银行对中小微弱人群的服务。如果研究发现,
我们长期号召的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未必是可行的,那就要
有所突破、要去改变。我想倡导的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增加股票市场,我们的目的是要为中小微弱服务,结果导向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
明确了这一点后,可能很多相关的内容都需要调整。根据我的观察,虽然目前金融助媒,包括助贷、联合贷、金融科技跟传统银行的合作等实际上增加了银行信贷量、覆盖了更多的长尾人群,但是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现有的监管部门、决策部门,实际上是有点恐惧的,不知道该怎么看待它,而且确实市场上各种声音都有,众说纷纭。大家怕的几个方面,第一个是金融科技会不会带来对中小微弱群体权益的侵害问题,也就是能不能搞好权益保护。第二个更重要的,我们的中小银行在银行商业模式演变过程当中是不是弱化了功能?他们的功能不再像银行了,而是成为了资金的提供者。很多人在担心这些事,因此采取的应对措施在我来看就有点不知所措,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监管方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制定相关政策,这是最关键的。
比如讲刚才李扬院长提到,金融科技推动了普惠金融发展,增加了服务人群覆盖面,这是我们金融发展一个大的方向。我们需要时刻明确我们发展金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非常关键的,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在2024年的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有一位领导在发言中举了英国的开放银行的例子,提到银行把信息全开放,让科技公司去运用。反观我们国家,现在是科技公司开放数据,让银行来运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不同的两条路径?这位领导为什么要说在中国也要关注开放银行这个概念?我想需要明确的是,银行不能是保守体,只能被动吸收、运行,银行可以把一些资源开放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觉得特别值得去进行研究和思考。
我们现在正处在金融发展的十字路口,未来的方向到底是直接融资,还是说传统的银行在变化中寻求新的方向再叠加科技赋能的作用?技术支配下的金融模式会不会越来越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当然最后我可能要补充一点,我说今天这一段话并不是说资本市场不重要。我自己在资本市场呆了20年,对资本市场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但是这10年我基本上就不关心资本市场了,我就关心普惠金融,我认为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第三阶段。资本市场也好、银行也好,都要体现包容性,都要实现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真正高质量发展也是取决于它能不能真正使用现代的银行技术以及利用好现代的资本市场。目前我们关注的也是讲银行的普惠金融多一点,资本市场相关的方面大家谈的很少,实际上普惠金融的高级阶段,也是跟资本市场合作共赢的阶段。好,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