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工匠”王志超:坚守一手茶艺 执着一份专注

正值冬季,沁心茶场的茶园进入了“休眠期”,在工人们的精心管护下,静待来年再次泛起片片绿意、散发阵阵茶香。

“盘州有好茶,只要我们精心管护,把茶园管理好,春季茶叶就能有好的品质,所以冬季管护非常重要。”盘州市民主沁心生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手工制茶师王志超介绍。

图片

王志超工作场景。

今年36岁的王志超来自盘州市民主镇大厂荫村,得益于沁心茶场发展,2013年,他跟随茶厂师傅学习炒茶工艺,父亲也将家里的30多亩地全部种植上了茶叶,一家人以茶为业。

期间,王志超多次外出到浙江、德江等地学习炒茶技能、茶叶种植、茶叶加工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他强化茶叶管护和加工的理论知识,有时,一琢磨,便是深更半夜。

“每年到了采茶旺季,我们的工作就会很忙碌,几乎白天晚上都在加工厂,因为喜爱,虽然忙碌也觉得乐在其中。”王志超介绍,制茶中,大茶杀青是最苦也是最吃力的活,10多斤鲜叶炒制要用上腕力、臂力、腰力,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多数他都亲手炒制。摊青的茶青称重后运送到杀青机,得经过均匀受力杀青后再经过冷却、揉捻、脱水、做形等工序。这些工序虽然已经烂熟于心,可就是简单的动作要想制作出一锅好茶,保证茶叶的鲜爽之味,就离不开精准的掌握每一道工序。

图片

王志超工作场景。

在王志超眼中,这些茶叶既是大山的精灵,更是大自然的馈赠。日复一日地躬身摸索,他给自己总结出了一套制茶标准,那就是少量、手工、认真、精细,慢工出细活、慢工出好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学习,他成为了盘州市民主沁心生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名技术骨干。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制茶水平,找到制茶的短板,王志超还积极参加各类手工制茶大赛,从开始参加比赛时的茫然无措,瑟瑟发抖到现在的轻车熟路。2018年,他在贵州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联合社主办的2018年“乌撒烤茶杯”贵州省第七届手工制茶大赛荣获(扁形)绿茶三等奖;2024年,在六盘水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金彩盘州杯”手工制茶大赛扁形绿茶荣获一等奖。

14年深耕制茶技术,王志超逐渐在竞赛中历练、成长,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门外汉”到现在的炉火纯青的“内行人”。

图片

王志超工作场景。

“炒茶中的滚、抖、翻、炒都十分讲究,手要翻动要感温、眼要观色、鼻要闻香、舌要试味,一招一式环环紧扣。”一提到制茶技艺,王志超总是侃侃而谈。他说,茶叶加工工艺复杂,对火候的要求非常高。为了提高加工的技术水平,茶场采摘来的鲜叶他要一堆堆过目,消毒制茶工具一个个检查,炒茶所用的材料一一挑选,就连锅炒茶叶时的温度,他都要严格把关。

坚守一手茶艺,执着一份专注。王志超是手工制茶的技艺人,也是手工制茶的传承者,在平凡的制茶岗上,他始终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尽心尽力的工作,诠释了一位手工制茶技艺人的工匠精神。诚如他所说,制茶可以静心,喜欢的事情需要全力以赴的追求。(文/图 孙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