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3》今日宜出海,余华、苏童讲述“小镇故事”


克里特岛,晴,宜出海。


今晚,由江苏卫视和今日头条联合出品的《我在岛屿读书3》将播出第十一期,余华、苏童、程永新、刘亮程相约乘坐帆船出海,开启一段地中海的“漂流”之旅。哈尼亚悠闲的小城生活,也唤起了作家老师们对于青春岁月的回忆。他们还参加了邻居家的一场家庭聚会,近距离触摸希腊人的生活肌理。更多精彩,敬请锁定今晚21:20,江苏卫视《我在岛屿读书3》。



图片

扬帆徜徉地中海
畅聊文学史上的“船”说

在微风徐徐的晴天,乘坐帆船徜徉在地中海面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地中海的文明,它的文化,就和它海水的颜色一样,周边不同的民族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艺术作品、科学技术,你感觉就在这个海底下面,它非常丰富。”余华表示。

图片



波光粼粼的海面、随风摇曳的白色帆船,也勾起了作家老师们对于文学作品中关于“海”和“船”的记忆。余华首先想到的是帕慕克的新作《瘟疫之夜》,“一上来就是一艘船在地中海上,在描写整个地中海沿岸地理位置的时候,是通过船在这儿绕,把地点拉出来。”余华表示,书中关于“明格儿岛”有一句很精彩的描述,“当粉色石头似的翡翠的一个岛出现的时候,那就是明格儿岛”。而这次乘坐帆船在地中海的奇幻经历,也让书中的这句话变得具象化起来。“那些光秃秃的岛屿的时候,它是真的会反光的,会像翡翠一样亮。”余华表示。

图片


程永新联想到的则是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中女主人公特丽莎常跟男朋友托马斯说,自己做梦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摇篮从远处向她飘来。“我坐在这个帆船上,有一点像坐在摇篮里的感觉,它的颠簸、不稳定,像特丽莎梦中的感觉。”程永新笑着说。

而在苏童看来,船夫拉帆、放帆的时机选择,和作家在处理故事素材时的选择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个帆,那个细节,可能给你产生动力。那么这个动力如何处置它,是要看风向,小说家也在这里面做很多这样的决定。”苏童说道。


图片


图片


克里特岛轻松悠闲的生活节奏,让作家老师们享受到了难得惬意的时光,也唤起了他们对童年小城镇生活的精彩回忆。


刘亮程表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自己曾经在小县城的农机站工作。“每天就坐在路边上,看拖拉机过来过去。没有生意的时候,就听路边那些驾驶员聊天。他们都是走过远路的人,知道天南海北的事情,我就坐在他们中间听。”后来,这段小城生活经历,也成了刘亮程长篇散文《飞机配件门市部》的灵感源泉。


图片


余华则回忆起做牙医的那段特别经历。他透露,自己是1978年参加工作,那时候工资是32元,“我算是非常幸运的,比我早一年进去的是8块钱,他要拿两年,比我早进去工资还比我低。”余华笑着说。

相比刘亮程和余华,苏童年少时生活的苏州,已经是个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浴室是个充满了奇妙色彩的地方,“浴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场所,好多人就在那躺着,聊天聊一晚上。”

图片



而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也有许多对小镇生活的生动描写,比如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王安忆的《上种红菱下种藕》、古华的《芙蓉镇》、路内的《少年巴伦比》以及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阿摩司·奥兹的《乡村生活图景》等等。在叶子看来,平凡小镇缩影式的叙事,越千篇一律、越平凡,就越接近于我们的经验,越能打动我们。

对此,余华也深有同感,他表示:“小人物是我们自己,而大人物是别人,对于读者来说,读到的是自己的故事,有一种亲切感、真实感。”

图片


去邻居家参加聚会

感受希腊人的家庭文化


图片


今晚,苏童、西川、叶子还将受邀参加邻居家孩子的“命名日”。在“命名日”上,孩子的亲朋好友从各地汇聚而来,大家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时刻。希腊人的热情好客,让西川深受感染。“他们弹着琴、唱着歌,而且唱的是古老的民歌。除了气氛之外,我还想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家族观念。”西川表示:“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他可能是一个当代人,但一个家族聚在一起的时候,一定有家族的传说、故事和习惯。他的日常生活,是可以向过去延伸的。每一个人此时此刻的生活,是伴随着他对于古老生活记忆的。”西川说道。

图片


今晚21:20,锁定由江苏卫视和今日头条联合出品的《我在岛屿读书3》,一起在山海一色中、在烟火日常中,感知遥远的地中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