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城市的快速扩张,让不少省份,利用房地产,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接下来房地产转型,国家也将发展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在这种情况下,拆迁这件事,也开始由城中村,向全国农村辐射。
而说到农村拆迁,一种较为特别的拆迁方式,即合村并镇,引起了很多农民关注,而且随着今年合村并镇力度明显加大,不少农民疑问,自己何时迎来拆迁?自己又会被如何安置?
其实,从2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开始,到2024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合村并镇正式进入更多农民生活。
关于合村并镇,“两个首次”和“2不准3不搬”被敲定。
早在今年年初,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星火村,就迎来了本年度全国“首拆”,而拆迁类别,恰巧就是合村并镇,200多户村民,在给予每平米1700元的补偿下,进行了重新安置。而之后不久,安徽省淮南凤台县,也完成了第一批合村并镇村民转移,并将新合并大村达到4000人规模,新合并社区达到1万人规模,首次作为合并新标准。
与此同时,考虑到其特殊性,在接下来二五年,合村并镇将坚持“2不准3不搬”。其中“2不准”包括,不准违背农民意愿撤村建楼,以及不准村干部私自为农民下决定。而“3不搬”指的是,特色保护类村庄不搬,人口居住相对密集的村庄不搬,以及自然资源禀赋深厚,可用于后期旅游等开发的不搬。可以说,以上准则将贯穿2025年。
总的来说,2024年,已经完成了两个首次,这也是合村并镇的重要里程碑,为接下来农村拆迁打下基础,同时,“2不准3不搬”,这一准则也将贯穿2025年,甚至之后的年份,从而更好地保障农民利益。以上,就是合村并镇的“两个首次”和“2不准3不搬”。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因地制宜,合村并镇政策,有了一些新创意。
合村并镇有新创意,不只是“平房换楼”的事。
考虑到合村并镇的拆迁补偿标准,相比于其他拆迁类型较低,为避免给农民拆迁后,造成过大经济压力,一些新创意油然而生。以辽宁部分地区为例,实行了“平房换楼房”措施,除主房等面积置换外,配房也给予一定资金补偿。无独有偶,北京大兴部分村庄,开始试行“以搬代拆、异地换房”合并模式,农民不需要再自掏腰包回迁。
除此以外,合村并镇,不只是平房换楼的事,还有一些现实问题,农民很关注,比如,安置房是否具备足够宽敞的院子,来方便其摆放农机具和晾晒粮食。还有就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相较于城市而言,显得更为明显,这也使得很多农民,担心离开宅基地住楼后,既不适应相对拥挤的居住环境,又无力担起较高的生活和养老负担。
关于合村并镇二零二五,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无论是农民,还是市民,解决生存之道,才是大计,所以合村并镇,需要进一步倾听农民的声音。另一个是如果家庭人口众多,建议尽快分户,通过申请或同城交易的方式,获取新宅基地建房,能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