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的城丨“工”克争议 “会”聚合力

市民李女士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被派遣至未央区某企业务工。去年,李女士工作时不慎受伤,后被认定为工伤,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事后,李女士及家人多次与劳务公司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双方随即来到未央区总工会进行调解,但带着情绪的双方互不让步,李女士及家人甚至愤然离席,调解一度陷入停滞。

图片

李女士及家人被邀请至心理疏导室,由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疏导安抚,从“法”出发,从“理”入手,充分释法晰理,紧抓双方的争议焦点,认真逐项核算赔偿数额,斡旋平衡利益,逐渐化解各方内心的隔阂,最终促成各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图片

图片

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刑事主体以及其他主体之间的矛盾,大部分是可以自行协商或者通过工会等组织协商化解的。各方能否保持心态平和,直接影响争议化解的最终走向。今年以来,未央区总工会大胆尝试将心理疏导与案件调解相结合,配备具有心理咨询专业技能的法官和擅长心理疏导工作的医生,参与劳动争议案件调解,运用“同理、共情”等心理学知识,在裁前、诉前调解案件等多个环节进行心理疏导,不仅解“法结”还要解“心结”,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图片

图片

不断创新工会服务模式,是回应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的现实需要。未央区总工会发挥巾帼力量,聘请各行业的女性劳模调解员,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在团结引领广大女职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劳动争议化解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图片

图片

自去年起,未央区总工会以提升劳动争议化解工作质效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工会+法院+检察+司法+人社“五指聚力”新路子,并在全省首创劳模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新模式,有效将劳动争议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切实维护了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今年以来,未央区累计受理案件471件,成功调解364件,劳模调解率超过97%。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是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未央区总工会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聚焦思想引领、风险防控、民主管理、法律维权、暖心服务,逐步探索“一纵两横三会”参与基层治理新路径,切实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记者:黄龙君 杨杰 王浩 编辑:宋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