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破译河南文明密码 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赵檬 王怡潇)相信行走的力量,行走的背后是执着、是奋斗,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步伐从未停下,创造出五千多年的辉煌灿烂,一直走到今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步起时,心已远方。8月15日晚上,“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拉开序幕,接下来,受邀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在豫留学生等90余人,通过现场推介、蹲点式和行进式采访以及专家访谈等形式,前往郑州、开封、洛阳、许昌、三门峡、安阳、商丘、漯河、南阳等市,在中原大地上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于悠久历史、博大文明中探寻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这是一场走向历史文化长河深处的追溯之旅,是与最早的中国、盛世的中国、文化的中国一次深情相遇。

图片

2345个窟龛、近11万尊佛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近80座佛塔,蜂房燕窝般镶嵌在东西两侧的香山和龙门山上,巍峨壮观——这,就是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的开凿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和北宋,大规模断续营造400余年。从造像风格上看,北魏佛像不再似前朝一般清秀,而是呈现出圆润雍容的艺术气质,这是在孝文帝推崇汉文化、进行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佛教趋于本土化,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审美理想和艺术体现的现实写照。

图片

你能想象吗,5000多年前的先民就身披丝绸、手戴玉环、脚踩“混凝土”地坪、养家禽、狩渔猎,还能喝上粮食酿造的美酒……随着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发布,5000多年前仰韶村先民的生活图景正依托丰富的考古实证材料被不断还原。

仰韶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村遗址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馆内展出了仰韶文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最具代表性的彩陶花纹和造型,花瓣纹、鱼纹、太阳纹、几何纹,彩陶盆、彩陶双连壶、花瓣纹彩陶盆……一件件展品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

图片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在医圣张仲景塑像前,看着他的励志箴言,久久不能平静,为他的博大胸襟,为他的不朽之作,为他的家国情怀……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华夏大地瘟疫横行。南阳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等传世之作,受后世敬仰而封医圣。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省南阳市不仅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更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医圣祠,作为中医文化的象征,正是这片土地上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位于南阳市区内的医圣祠是张仲景唯一的墓冢,受历代祭奠留下很多古迹,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提起贾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贾湖骨笛。

或许是为了模仿鹤鸣、吸引猎物,又或许是为了向上天祈愿、诉说心声,贾湖先民取仙鹤尺骨锯截钻孔、修整成器,完成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和一项惊人的创造。

贾湖遗址迄今共出土骨笛近50支,大多为七孔。其中部分骨笛可吹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而在此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先秦时期才有五声音阶。

图片

北宋时期,制瓷匠人尝试着驯服空气与火焰,记录变幻万千的“胭脂云霞”,带给人们举世无双的钧瓷宝藏。

1000多年后,“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在钧窑炉火生起的地方抚今追昔,找寻一份五光十色的记忆。

钧瓷发源于禹州,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是一种以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的瓷器,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著称于世。

唐朝时期,瓷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为钧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河南禹州地区的优质陶土,为钧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料;而宋朝经济的繁荣,则为钧瓷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