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战火纷飞,各地涌现出了不少骁勇善战的将军,也诞生了具有清朝和民国时代特色的建筑——碉楼。在惠州,碉楼或独立矗立,或与清代建筑相邻,如今,这种特殊的建筑分散在惠州各县(区)镇村,等待有心人前去拜访。
在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有一栋由清朝建筑及民国碉楼组成的建筑,百年风霜,都不曾使其被掩盖,它便是杨坤如祖居。
东江边的杨坤如祖居
从惠州城区驱车十多分钟,便可抵达汝湖镇水苑村。百姓口口相传的“将军楼”巍然矗立于此,它坐落于汝湖镇的主干道旁,距离东江仅几百米之遥。这座由清代主屋与碉楼巧妙结合的杨坤如祖居,坐南朝北,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布局,显得格外醒目。历经百年沧桑,它静静地矗立在东亚村,似一个缄默的守卫者,守护着这片土地与记忆。
据了解,杨坤如祖居是一座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岭南特色于一体的私人住宅,总面积713平方米,于2004年被列为了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惠城区正大力推进杨坤如祖居开展新型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工程,通过“文化定桩”,提升乡村文化空间的效能,繁荣乡村文化生活。
因活化升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祖居正在通过创新设计、功能优化和文化融合,打造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喜鹊登梅,牡丹花开,福到眼前,万寿字......踏入主屋院落大门,一眼便可看到入屋房檐下雕刻着一幅幅具有吉祥寓意的精美雕花,经过精心的清洗,它们再次绽放出鲜艳夺目的色彩。据介绍,过往人们会将谐音寓意的物品雕刻在屋内的房檐、门窗处,如蝙蝠寓意为福气,红桃寓意为长寿等,以此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杨坤如侄子杨庆昌说,祖居主屋为杨坤如父亲于清代所建,碉楼及院墙则为杨坤如在民国时期所建,两个建筑之间有巷连通。“杨坤如一家主要居住在碉楼和主屋的左侧厢房,他的兄弟、侄子等家人则住在右厢房,一般不到碉楼去。”
蕴含特色的碉楼
碉楼耗时八年建成,时至今日仍能看到当年的建筑特色。如碉楼的手磨砖,时隔百年,不遇外力干扰,仍稳固地嵌着,即便是掉落在地上的碎砖,也能清晰感受到手磨砖面的平整、顺滑。“这些平整的砖块是手磨砖,需人工磨平,一天仅产出二十块。”杨庆昌介绍。
此外,他表示,除手磨砖外,建造碉楼时所用的水泥也是民国鲜有,需从境外运输而来,弥足珍贵,楼顶的天花板亦是当时少见的棋盘砖样式,处处均是西式的新奇样式。“屋顶装饰的琉璃瓦,碉楼门窗的民国特色雕花,现在看着也不觉得过时。”
纵观碉楼,共有三层,高达十余米,整栋碉楼参照了西方洋楼风格,西式的直落长窗、四方宽敞的屋顶、檐顶的琉璃瓶,南北两面皆设有瞭望孔和枪眼,因私人居住,碉楼空间宽敞,亦不显得狭窄。站在碉楼内,兵将可将周边景物一览无余,能及时放哨和防御敌袭,具有极强的防卫功能。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将曾经的过往具象化在石头、木材等建筑材料上;同时建筑又是流动的历史,当代人阅读古人的民居,后人阅读前人的民居,透过脚步一步步丈量,默默踏入历史的流变之中。杨坤如祖居的主屋和碉楼,既有东方的传统意韵,又有西洋的新奇风格,可谓是中西合璧,杨坤如祖居便成为了东亚村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亦成为了东江边的一处瑰丽之景。
文|贺沁怡 汝湖镇宣
图|王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