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曾以“收缩与调适”来总结中国当代的治理模式。而以《能量与文明》一书为国人熟知的瓦茨拉夫·斯米尔坦言,未来全球有可能是“自发性衰退”(长时间经济紧缩),且这种去增长的过程并不是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是对积累过剩的自然反应。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正如回荡的钟摆,我们需要从更宽阔的时间纬度和视角来理解当下,而不仅仅局限于增长和扩张的单一历史动力学。
其实,早在2020年底——21世纪第一个十年行将结束之际,我就注意到这一趋势(参见“欢迎来到后经济启蒙时代”一文),预言“未来,随着大众智识的增进,通过信念解放人们的思想,人类的理性行为和社会的进步也会随之到来。这可能比单纯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更重要。”
在这一进程中,包括道德、语言乃至利他主义等在内的非市场竞争将越来越重要。其实,经济本身也还有着更为复杂的规律和结构性的变化。
这些反思和进步,也体现在2024年的新书出版中。例如刘元春教授等的《发展与超越》、刘倩博士的《性别经济学》,郑磊教授翻译的《人的经济学》,贾拥民教授翻译的《经济生物学与行为经济学》,以及肖耿教授与本人的《金融何为》。
与后经济启蒙时代相呼应、适应的“后经济思维”正在形成并产生新的能量。这其实正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对现代经济学理解的本意。
受20余年老友、南方周末刘小磊编辑之邀,我重点推荐了四本书,并将其总结为,“收缩与闯关相辅相成;主义和问题密不可分。”
我们70后伴随着中国的改革进入中年。中年应有的状态不应是随波逐流,甚至不该是“反围剿”抑或腾挪;而是别开生面,主动走出舒适区去“闯关”,去拔地而起为年轻人赋能、回馈社会,与更多的人一起创造迎接新的历史阶段的新的价值。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
[加]克日什托夫·普莱克 著
吴艺蓉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年10月
胡适在1919年提出“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主张应更注重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但这个提法也可能带来一些误会。可能正是类似的原因,以“利他主义”为关键词的书名让许多读者敬而远之。然而,这恰是今年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书。
谈到“主义”,近年人们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认识似有深入——已不仅是“他们高智商、高学历、懂配合、善表演、世故老成、温文尔雅,善于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但仍停留在类似“乡愿”的刻板认识上。因此,该书对伪装者、叛变者的分析是神来之笔,尤其指出伪装者、叛变者常常狭路相逢。此种鞭辟入里,似有当年读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时的感受。而且,书中关于“明智的抵抗智慧”“休闲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等内容,很难不让以“松弛经济”提出者自诩的本人觉得心心相印(详见本人主持撰写发布的《2023松弛经济报告》及松弛经济的兴起一文)。
这本书在写作技巧上也令人称道,以启蒙时代大思想家穆勒面对功利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矛盾与困惑开篇,作为引子和一条线索贯穿始终。后来才注意到,他是2019年CBC短篇小说奖得主。普莱克增强悬念和张力以及现实感的表达值得学习,但更重要的是:穆勒的故事告诉我们,主义和问题从来密不可分。
《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加]瓦茨拉夫·斯米尔 著
李竹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年4月
我曾在《北大金融评论》撰文指出:“从进化论理解现代化,有助于从更深层面把握现代化背后的科学规律、历史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而这都建立在呈现生命起源、增长、适应环境和形成复杂组织的自然规律之上。”
《增长:从细菌到帝国》一书正是对生命体、人造物和复杂系统增长的统一教训的总结,从更根本、更复杂的自然规律及其变化来重新认识“增长”,其中不乏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柯普法则曾认为,根据动物生长过程中的进化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动物的后代体型会越来越大。但来自博克马、史密斯等人的工作表明,其中一些动物体型更大,但另一些则变得更小。其主要原因来自“变异”形成新物种。这恰与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的增长中特有的生态位暗合。
该书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曾以《能量与文明》一书为国人熟知。这本书最终以“增长之后”为题,落在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上。面对“奇点降临”的预言,他坦言未来全球有可能是“自发性衰退”(长时间经济紧缩),且这种去增长的过程并不是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是对积累过剩的自然反应。
《国际金融:中国情景》
王潇、史蛟、王健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3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宋国青教授曾在课堂上多次讲述“利率是车,汇率是马”,正如下中国象棋要想“出车”,就得先跳马。也就是说,一国汇率与利率具有联动效应,汇率不动,利率政策操作空间也受限。因此,从政策研究的角度看,汇率及汇率制度问题可以说是国际金融问题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以汇率贯穿始终且深入结合中国现实和政府、企业决策实践的《国际金融:中国情景》一书显得别具一格。
世纪之交本人“入行”之时,正值中国“入世”,国际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正在成为显学。北大国发院另一位教授卢锋老师的观点对我影响很大,并得到应验:“如果一国在激励有效体制和开放环境下持续成长,劳动生产率追赶最终会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推动本币实际汇率升值,从而使经济成长进入名义收敛速度超过实际收敛的阶段。”这在该书“汇率的长期定价与短期定价”一章中有专门论述,而且强调“该模型是关于购买力平价偏离的经典模型,但不是唯一的合理解释”。这本2024年的新书,介绍了近十年来诸多新近前沿研究,也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入世二十多年后的当下,国人对国际金融问题和理论的关注度有增无减。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8·11”汇改。2015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汇率的弹性和双向波动性及其影响必然扩大,人们也有不同的认识。但在我看来,这是1988年之后的第二次“价格闯关”。该书实际上也是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关乎改革开放命运的“价格闯关”及其宏观政策抉择所做的系统总结和论述。
《四海为家:阿马蒂亚·森回忆录》
[印度]阿马蒂亚·森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年7月
根据阿马蒂亚·森的夫人艾玛·罗斯柴尔德在《经济情操论》一书中的研究,比起“看不见的手”,斯密其实更注重“看得见的手”,也就是非市场竞争,包括道德、语言等方面的影响。
素有“经济学的良心”和“穷人的经济学家”之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正是当世罕见的对经济和情操都有深刻研究的集大成者,是斯密思想在当代的真正继承者。斯密只是提供了劳动分工和自由市场这个经济学的分析基础,但他深知经济本身还有着更复杂的规律和结构性的变化。这本书将帮助我们彻底摆脱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标签意义上的认识。
作者 | 本力(北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研究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香港国际金融评论》执行总编辑、深圳市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及秘书长,年度经济学图书(100种)主理人。曾担任《北大金融评论》副总编辑、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秘书长、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主编,创办北望经济学园。出版及主编《金融何为》《创业伦理》《金融伦理通识》《经济学之路》《量化投资十六讲》《宏观大势与市场逻辑》《金融前沿的20种思考》《改革与未来》《崛起?!: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投资存亡战》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