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瞬间,因为他人的误会,或随口一句评价,你的身上被贴上了不真实的标签。想要摆脱这层标签,你开始急于解释,或者改变自己的行动,开始了自己的自证之旅。但是,究竟摆出多少证据才足够证明真相呢?在提出质疑和面对质疑时,举证到底是谁的责任?有没有可能,无论摆出多少证据,真相永远无法被证实呢?
同样,如果角色转换,在后真相时代,面对着网络上各种纷繁的信息,看到多少证据才能避免落入谣言和假新闻的陷阱?什么样的证据才算是真实可信的?“谁怀疑,谁举证”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吗?
证据是一个我们无比熟悉的法律概念,但同时也是一个常用词汇。在当下这个信任越来越稀缺的时代中,它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哈佛大学资深法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肖尔在他的著作《实锤:证据在司法、政治及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与误用》中围绕着这个关键词展开讨论。在书中,他通过大量通俗易懂的案例,与对各个专业法律概念深入浅出的剖析,教我们做出更理性的判断,也帮我们培养起更严谨、更具批判力的思维习惯。
不同处境下的不同标准
查看原图 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