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独家调查发现,在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竟有16家妈祖宫庙,分布在10个省(直辖市)。从“天下”视角,研究、阐析、解读千年妈祖文化跨越时空的传播图谱,无疑,这16家“国字号”,是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存、最值得关注的“权威样本”。
为此,4个多月来,报社组织16组记者,开展大型采访活动,先后辗转2.84万公里。从东南沿海到津沽大地、中部地区、西南边陲、东北平原,现场探访、深度挖掘、实物考证、专家研讨,完成对16家妈祖宫庙的全景聚焦,为海峡两岸首次。力图通过让16家“国字号”集体亮相,使沉寂的文物诠释妈祖传奇,从国家层面,印证妈祖尊崇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时代价值。
妈祖,莆田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宋雍熙四年(987年)因救助海难,献出生命。传说她出生时不啼不哭,故名林默。人如其名,她短暂一生没有留下自己的著作、典籍,却用积德行善,为中国古代圣贤不朽的“立德、立功、立言”注入新意涵,绽放着千年风华。▲莆田湄洲妈祖石雕像。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全球妈祖信众超过3亿人。其中,台湾地区妈祖信众超过1600万人,占当地人口2/3。去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其中,“妈祖故里”“妈祖等民间信仰”“妈祖宫庙”“妈祖信俗”“妈祖文化”,5处叠加,分外醒目,备受瞩目。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家妈祖宫庙分布不同地域,历史贯穿宋元明清。从最北端的辽宁锦州天后宫到最南端的福建泉州天后宫,从最东端的浙江宁波庆安会馆到最西端的云南曲靖会泽会馆(福建会馆),妈祖文化沿江河湖海主线传播路径,十分明晰可循,而在不临海不傍水内陆地区,其延伸的轨迹颇不平凡,充满神奇。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历史最为久远。“宋雍熙四年(987年),乡民感念妈祖恩德,在湄洲岛上立庙祭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介绍,湄洲妈祖祖庙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妈祖宫殿群,祖庙寝殿内奉祀的是宋代妈祖金身。▲莆田湄洲妈祖祖庙,为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莆田湄洲妈祖祖庙留存的宋代妈祖金身。妈祖金身曾巡游台湾,轰动一时。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莆田平海天后宫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年),山东烟台蓬莱阁天后宫始建于宋崇宁年间,江苏太仓市浏河天妃宫始建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福建长乐仙岐显应宫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福建泉州天后宫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天津天妃宫建于元至元年间……通过时间梳理发现,妈祖文化率先沿海洋、大运河等传播。这些妈祖宫庙里的文物,正是当时漕运兴盛、海运发达、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实证。辽宁锦州天后宫由闽商等捐建;山西太谷天后圣母庙因晋商而建;山东烟台蓬莱阁天后宫地处舟楫往来的黄渤海交界处;福建龙岩西陂天后宫所在地,古时外出经商的村民众多,出远门多乘船走水路,对妈祖特别崇敬;公式阳河是长江支流沅水的支流,发源于贵州,入湖南后被称为公式水河,沿河分布着贵州镇远天后宫、湖南芷江天后宫,反映了当时水运的发达……一座座妈祖宫庙,勾勒出了古代商贸流通与文化流传的生动脉络。妈祖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天津流传着‘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的说法”“烟台是‘因庙兴城’”……采访中,当地专家学者如数家珍。▲天津天妃宫遗址。这里是天津城市原生点的标志。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这些妈祖宫庙内留存了许多文物珍宝,斑驳的包浆里,藏着妈祖昭昭功德。在天津天后宫,山门门额上写着“敕建天后宫”五个大字。天津天后宫负责人、天津民俗博物馆馆长刘静介绍,该宫是元泰定三年(1326年)由元代皇帝颁旨建造的,还有清嘉庆皇帝御赐的“垂佑瀛堧”匾额和妈祖宝印。在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悬挂着清雍正皇帝亲书的“神昭海表”匾额。在福建泉州天后宫,保存着清道光年间绘制的《敕封天上圣母图》壁画。▲天津天后宫里,清嘉庆皇帝御赐的“垂佑瀛堧”匾额和妈祖宝印。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留存于泉州天后宫大殿里的《敕封天上圣母图》壁画。全媒体记者 许志挺 摄
记者了解到,从宋代至清代,妈祖共36次受到朝廷褒封,是历代受封次数最多的女神。封号逐步提升,由“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
这16家妈祖宫庙建筑各具风采,有的融合当地特色,有的保留福建传统。山东烟台天后行宫可谓是“海上运来的妈祖宫庙”,其木石构件先在福建采制,再用船运至烟台组装,耗时22年,具有原汁原味的闽地风格。云南曲靖会泽会馆(福建会馆)的翼角、山墙、梁脊等,带有浓郁的福建建筑风貌。浙江宁波庆安会馆则展示了浙东最精湛的手工艺,其前后双戏台的设计在国内罕见。湖南芷江天后宫的门坊上有95幅青石浮雕故事,融合了福建沿海文化与湖湘文化,人物形态万千、栩栩如生。
▲山东烟台天后行宫带有浓郁的福建建筑风格,雕刻精美。全媒体记者 郑已东 摄▲浙江宁波庆安会馆展示了浙东地区最精湛的手工艺,图为戏台上的朱金漆木雕。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湖南芷江天后宫门坊上的青石浮雕,人物形态万千、栩栩如生。全媒体记者 杨怡玲 摄
不少妈祖宫庙见证了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清代施琅收复台湾等重大历史事件。记者在江苏太仓浏河天妃宫、福建长乐采访期间,分别见到了《通番事迹之记》碑、《天妃灵应之记》碑,它们是公认的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珍贵文物。在福建泉州天后宫,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时所立碑石至今尚存。▲江苏太仓浏河天妃宫内立有《通番事迹之记》石碑,俗称“郑和碑”,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全媒体记者 陈斌 摄▲明代郑和撰文并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全媒体记者 吴桂勇 摄在福建莆田平海天后宫,“师泉井”和《师泉井记》碑保存完好。施琅所撰《师泉井记》454字,记述了在收复台湾中妈祖济师和助战的传奇。“这些文物与祖国统一息息相关。”秀屿区文管办主任陈东銮介绍,施琅收复台湾后,将妈祖像供奉在台南大天后宫。▲莆田平海天后宫的珍贵文物“师泉井”和《师泉井记》碑。全媒体记者 林罗晓 摄
解码文物包浆里的尘封往事,从历史深处揭开神秘面纱,一件件文物、一桩桩往事,鲜活、丰盈、多彩。妈祖风华,默默承载着过去,也连接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