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父母认为的小事中,藏着孩子大大的心事。
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感受水平跟上孩子。
如果让你写一篇童年回忆,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儿时的记忆竟是以难过的经历居多,而其中最让人伤心的事情,不是父母的责骂,而是父母的漠视。
我小时候印象很深的事情有这么一件:我首次生理期时,告诉了我妈,我妈只说了一句“这下麻烦了”。
我妈知道这件事情会让我每个月多一事,却没有看到我的恐慌。后来很多年,每个月我都会在心里默念“这下麻烦了”。
我妈不是完美的妈妈,我也不是。最近,我做的一件事情,我想也会让我儿子“印象深刻”。
铅笔头
我儿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小学生身份。他喜欢穿校服,喜欢写字,喜欢看着铅笔一天天变短,喜欢一个本子快要写完。就算是等地铁,也要拿出小小的铅笔头,一笔一划地写。
一边写一边还不忘看向路人,自顾自地炫耀,“我的铅笔都写得这么短啦,我的本子快写完了。”
可是,就在这一天,快写完的本子和快用完的铅笔头落在他舅舅家了。原本是有机会再回去取的。只是我们大人觉得这是小事,又隐约觉得这是个大事。不仅没回去取,还小心翼翼地把这件事隐藏了下来,等到回了家,造成一种无法挽回的形势之后,这才告诉孩子。
孩子一听,崩溃地眼泪直流,说他的心像是被刀割了一样。直到给舅舅通了电话,让舅舅下次来我们家的时候给他带过来,孩子的眼泪这才止住。
临睡前,孩子说了这么一句话:
地球虽然没有那么多卫星,但还是有卫星;
就像我没有很多伤心,但是我还是会伤心一样。
这是得痛苦到什么程度,才能酿出这样的句子。
小玩偶
铅笔头事件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有位爸爸和女儿在迪士尼游玩时,女儿不小心在停车场把最心爱的小玩偶给弄丢了。这个玩偶不是一般的玩偶。孩子在吃饭时,会给玩偶摆上小饭碗;睡觉时,会给玩偶盖上小被子;上厕所时,也要让玩偶坐上小马桶。
玩偶丢了,孩子很伤心。看到一路默默流泪的女儿,这位父亲想起了自己童年玩具因搬家被全部丢弃的经历。他不希望自己痛苦的经历再次发生在女儿身上。
于是,这位父亲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玩偶,和妻子一起把玩偶做旧。之后请迪士尼失物招领处的工作人员,配合自己演一出戏,让女儿认为这就是她弄丢的玩偶。后来,孩子看到“丢失”的玩偶后,开心极了。
当时看到网上有很多人说,特别感动。我也认为,应该会让很多人感动,可我自己其实并没多大感觉。因为我没有过这种经历,我娃也对玩偶没多大兴趣。
谁能想到,一个铅笔头寄托了我娃的情感呢?
小石子
“儿童权利之父”科扎克曾在日记里坦诚,自己也曾轻视过孩子的“小事”。
在孤儿院,总会有孩子向他来告状,说有人拿了他的一颗石子或所有石子。这些石头是用来玩抓石子游戏的。科扎克当时非常反对孩子告状,于是他对孩子说,你少了,就再去找新的呀。
后来,科扎克认识到自己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东西,即使那东西非常平凡普通。
第二,那个把别人的东西拿走的人,显然做了不道德的事。
第三,他有一次尝试着去玩“抓石子”游戏,他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小石头都好用。
这之后,科扎克在孤儿院工作的日子越长,他就越发地注意到,孩子的小事中,隐藏着他们的沮丧或愤怒。
小事之中
经常藏着孩子的沮丧或愤怒
科扎克在他经营的孤儿院里,开办了一个儿童法庭。在这个法庭上,儿童是法官,来决定给“被告人”一个怎样的惩罚。
一开始法官们(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很容易轻视小小孩子们的案件,包括打人、取绰号、干扰,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一个案件是否重要,完全取决于被告是否感觉受到伤害。
有时候小事会很伤人,每个人毕竟都是不同的。会让一个人哭的事,可能会让第二个人笑。
比如,取绰号的事情,开心的时候,孩子可能也会跟着哈哈笑,不开心的时候,孩子听到别人叫他绰号,就会非常痛苦、生气,毕竟我今天有权利不想被开玩笑。
当科扎克把这个道理说给孩子们听后,儿童法庭只要有人救助,不会拒绝帮助任何人,不赶时间,即使是最微小的事,也不会用玩笑打发。因为小事之中,经常藏着某人的沮丧或愤怒。
科扎克还办过一份报纸——《儿童评论》,面向全波兰。科扎克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的渠道,把他们深埋心中的不满和牢骚一吐为净。
有一个孩子讲了,父亲怎样把她的一颗已经松动的牙齿拔了下来,许多人觉得这件事情没有意义,但科扎克坚持要把这封信刊登出来,他解释说,不管孩子写了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大事。
(《不要和青蛙跳绳》,小男孩壳壳放学回到家,发现自己最心爱的跳棋被妈妈当成破烂扔掉了,他生气地说:“我讨厌妈妈!”然后,跑出了家门。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所有的教育理论
都比不上我们对孩子的观察
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感受水平
去跟上孩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救了死神一命。死神为了感谢这位年轻人,向他保证绝不会出其不意地降临,而是会在取他性命之前会派信使通知他。
于是,这位年轻人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但青春和健康都不会长久,很快疾病和伤痛都来了。不过他还是坚信自己不会死,因为死神还没有来。
有一天,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扭头一看,发现死神就站在他身后。“跟我来,你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刻已经到了。”“什么?”这人问道,“你怎能食言?你不是保证说你会派信使来吗?”
死神说:“我不是接二连三地差信使到这里了吗?寒热不是来打你、推你、摔倒你了吗?眩晕不是弄得你头昏脑涨吗?痛风病不是折磨你四肢吗?”
这人无话可说,只得跟着死神走了。
(绘本《卡夫卡变虫记》,小男孩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棕紫色的大甲虫。但是,没人注意到他变形了——他的父母、他的妹妹、他的老师——除了他的好朋友迈克尔。)
我们养孩子也是这样。孩子会用很多小事来提醒我们,这是了解他们的好时候。
可是我们会怎么样呢?
孩子邀请我们和他一起体会玩水的快乐,我们说,别玩了,小心弄湿裤子。
孩子举着奖状,想要向我们诉说心中的喜悦,我们却说,别说了,快去做作业。
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孩子破坏了,我们说,有什么好哭的,我再给你买一个不就行了。
青春期来临了,我们说,孩子,我真是不了解你呀。
孩子说,我曾经给过你很多次机会,让你了解我。
跳绳
一天晚上,儿子睡不着,一顿翻来覆去之后,开始偷偷抽泣。这次,我没有再忽略他的感受,我把他抱出卧室,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他是在担心跳绳比赛,他想得100分。
我告诉他说,不是100分也没关系。儿子抽泣着:一分钟跳100个才及格。我一听,看来是得加把劲了。我对儿子说,妈妈以后每天陪你多练会儿。
儿子点头答应了。我把他抱入房中,没一会,他就睡着了。
一件件小事,都蕴含了孩子成长的轨迹的一个个小节点。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用尊重的态度关注孩子、理解孩子,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把“小事化大”,才能让我们和孩子真正搭建起心灵的桥梁。而有了互相的理解和沟通,才能互相有“倾诉”和“释放”的机会。
童行学院的理念就是让孩子的能量释放,推动人生自我成长。我们的老师带着爱和尊重,希望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孩子、理解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搭建成长的脚手架。
童行学院课程体系,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人生。
欢迎1元体验,能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无限可能得「通识思维」:
开课前老师会根据孩子年龄分班
请务必添加页面班主任微信
防止错过开班信息
互动话题
你有对孩子说过这些重话吗?你有无视过孩子的一些表现吗?不如从今天做起,从细微的地方改变一下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吧!
12
韩乐
儿童故事创作者
生活教育实践者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