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在加速出海成为中国企业破局之道的 2024年,云鲸智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海外业务增长700%,国内市场增长200%,展现出罕见的双线增长实力。本期,我们十分荣幸邀请到了云鲸智能的CEO峻彬,为我们分享云鲸成绩单背后的故事。
云鲸成立于 2016年,凭借产品创新和极致用户体验,首款扫地机产品J1小白鲸一经上线便一售而空。这支扎根松山湖、专注产品研发的年轻团队,由此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各大顶级基金纷纷抛来橄榄枝,助力云鲸在短短3年内快速发展,估值突破百亿人民币。
然而,"0-1阶段"短暂的聚光灯与喝彩之后,云鲸在迈向"1-100"的征程中遭遇了为期两年的挑战期:供应链能力需要提升,组织架构仍在优化完善,同时还要面对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业界似乎已给出结论:"云鲸只能打顺风仗,打不了逆风仗。"
在那段艰难时期,每当办公室里高管们争论不休时,峻彬总是沉默以对,眉头越锁越紧。面对我们的采访,他坦然提及了那段时期的迷茫:"那时候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心智没有跟上公司的发展速度,导致决策速度不够快,同时云鲸也在探索和凝练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
这些挑战促使峻彬重新审视初心,重塑云鲸的价值观核心——"利他性创造"。对自己,他学会正视优缺点,找回本心;对伙伴,他秉持真诚相待,共同进退的理念;对用户,他始终视之为终身朋友,致力于创造极致体验。
找回价值观只是开始,更关键的是将其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峻彬从幕后管理者转变为"冲冲团团长",亲临一线打硬仗、赢胜仗,主导新产品平台研发,主导事业部化,厉行降本增效。
通过一场又一场硬仗的历练,2024年,云鲸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0%,提前在10月就完成了全年目标。在国际化布局方面,云鲸产品已进入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实现了700%的跨越式增长。得益于在平台化、模块化方面的深厚积累,公司成功推出十余款创新产品,在洗地机市场迅速占据10%的份额。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公司将整体费用率降低了10%,展现出强劲的经营效率。至此,云鲸正式掀开了新的篇章。
• "创业者要经历四个阶段:从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和系统工程师,到一个好的管理者,再到一个好的战略家,最后成长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 我的内核其实就是"利他性创造"——既享受帮助他人的结果,也享受创造的过程。"利他性创造"的理念指引云鲸做产品创新,专注于为用户创造价值
• 找到内核很简单,就是回顾这些年,看看什么时刻最打动自己
• "向内求解"就是遇到问题先找自己的问题,再说别人的问题
• 我们把所有部门都改成了利润中心,实行独立核算,用经营思维来办事
• 扫地机成为必需家电是由需求本质(家务机械化趋势)和市场规律(15-17%渗透率拐点)共同决定的必然趋势
• 从产品演进的方向来看,扫地机器人将从单一的地面清洁,逐步发展为全方位的空间清洁助手
01 一场700%增长的逆风仗
ZP:云鲸今年增速很迅猛,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张峻彬:今年我们的基础盘打得特别牢。从产品矩阵来看,我们不仅把价格带从一个扩展到四个,还从单一的扫地机拓展到洗地机品类。两个维度的扩张直接带动双十一业绩翻倍,光是十月份就实现了五倍增长。全年销售额目标在 10月份就提前达成了。
产品竞争力方面,去年就已经很强了。虽然 J4是我们的销冠产品,但光靠单个爆品还不够。通过去年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我们在各个价格带都有了产品布局,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友商夹击。
我们一直坚持走精品路线,这确实对团队是个不小的挑战。要在每个价格带都做出精品,对组织管理和项目开发能力的要求都特别高。必须要做出真正与众不同的产品。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多款爆品,而不是靠单打独斗。
线下渠道也是今年的一大突破。我们已经开了几十家门店,预计今年能做到几千万销售额,明年的增长空间也很大。
ZP: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看待云鲸以后的增长前景?2024年的高增长还能持续吗?
张峻彬:我对云鲸的增长前景非常有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扫地机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创新速度放缓,产品更趋稳定,竞争重点将转向品牌力和用户口碑(NPS)。这对云鲸是个机会,因为我们一直专注做好产品本身。
其次,当前的市场压力反而是好事。这种压力下,市场会自然淘汰一些玩家,以前的很多小品牌现在已经消失,新进入者也会放缓脚步。而云鲸因为始终坚持产品策略的克制,比如只在确保解决了噪音、清洁等问题后才推出基站集尘功能,这种专注于用户体验的做法让我们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最重要的是,我特别看好全球化带来的机会。虽然云鲸在国际化方面起步较晚,但我们正在加速追赶。我们已经在上半年加速完成了海外渠道布局,将会有一波大规模的渗透和铺货。明年的海外市场目标是规模翻三至四倍。我们的策略很清晰:先把组织和渠道做好,再大规模推广产品,之后保持每年三倍的增长节奏。
ZP:从行业角度看,扫地机未来会成为像冰箱、洗衣机、空调这样的必需家电吗?
张峻彬:我认为一定会。这个问题要从两个层面来看:首先是需求的本质。我们要问:未来地面清洁还会是人工完成的事情吗?显然不会。因为清洁、擦地这类家务活并不能带来愉悦感,它必然会走向机械化替代。这是扫地机成为大众家电的根本逻辑。
其次是市场渗透的规律。根据经验,当一个品类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15%-17%时,渗透率就会开始加速上升。目前在中国,一线城市已经突破这个临界点,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地区的市场增长很快。但从全国来看,扫地机的渗透率还不够高,主要是"成本、质量、体验"这三个维度还有提升空间。
所以,扫地机要真正成为必需家电,关键在于整个行业要更用心地做产品,共同把市场做大。这也是为什么云鲸一直强调产品力的原因。
02 打赢逆风仗,从向内求解开始
ZP:去年和前年,云鲸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内忧外患,你们也做了很大的内部调整,当时发生了什么?
张峻彬:我跟投资人讲过,创业者要经历四个阶段:从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和系统工程师,到一个好的管理者,再到一个好的战略家,最后成长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每个阶段需要的能力都很不一样。
我们是从东莞起步的,那时还是学生创业。虽然做出了好产品,但遇到疫情后供应链差点断了,品牌都快没了。到了深圳,团队从200人扩到了1000人。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我们才把营销、产品、研发、供应链这些架构都理顺了。
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因为行业竞争激烈,对个人成长的要求特别高,根本没时间让CEO慢慢过渡。特别是当团队突然扩大到1200人时,高管们经常拍着桌子争论该怎么做,每个人说的似乎都有道理,那时候真的很懵。但我们一直在往内找答案,要不是这种心态,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ZP:那段时间最痛苦的是什么?
张峻彬:最痛苦的莫过于替换掉部分并肩作战多年的伙伴,但那时候不得不调整,随着公司规模扩张,需要更系统化的运营策略。
那段时间,我会发现可能大家都是对的,只是没有想好你要什么。问题还是出在自己,不是他人。有一个高管那段时间跟我说:"峻彬,为什么当大家都在battle的时候,你一句话都不说?你为什么不做决策?其实你只要做了决策,大家就会follow你。"
但那时候我对决策是有洁癖的。一方面能力不足以去做一个让你觉得舒服且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对于价值观的判断也没有那么清晰。
ZP:价值观怎么理解?
张峻彬:比如说现在我们有一个很明确的点就是"向内求解",遇到问题先找自己的问题,再说别人的问题。之前的文化是没有这些环节的。现在基本高管在我面前开会时,如果觉得有些东西不对,都会先说自己的问题。
价值观没有真正形成引导的时候,大家会觉得没有这个要求,就先抱怨环境,抱怨外部,有锅先甩,把自己屁股擦干净,这对组织伤害很大。那时候我们非常聚焦在事上面,但其实很多事情源头是人和价值观。在源头解决,很多事都不是事。
ZP:你是怎么意识到问题的源头在价值观的?
张峻彬:我经历了一段特别迷茫的时期。高管们都很强,每个人在自己领域都有很深的专业性,掌握的信息比我多得多。他们各自了解的细节都不一样,这让我很难统筹全局,感觉自己被"摧残"得不行。
后来我开始重新思考为什么要创业。其实找到内核很简单,就是回顾这些年,看看什么时刻最打动自己。
有天熬夜时我突然想通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成就"——好成绩、奖项、保送、几个亿的营销额,都没让我内心真正触动。反而是两件小事让我记到现在:一个是当J1缺货时,有位妈妈想给腰不好的母亲买台扫地机当生日礼物。能帮到别人的感觉特别幸福,这成了支撑我度过难关的信念。另一个是高中时做的盲人阅读器,看着特殊学校的孩子们用着我们开发的电动设备,那种感觉至今难忘。
ZP:这两个例子都是被用户认可。
张峻彬:对,被用户认可时真的会有很强的幸福感。后来我想明白了,我的内核其实就是"利他性创造"——既享受帮助他人的结果,也享受创造的过程。这让我在解决产品问题时特别快乐。
我发现做决策时有两种驱动力:一种来自内核,另一种来自恐惧。恐惧驱动源于害怕失败,比如非要考高分、上好大学。这样的人生会很累,永远在攀登下一座山,却从来不停下来欣赏风景。
所以,真正支撑我做出知行合一的决策,一定要来源于内核,而不是恐惧。这个"利他性创造"的理念指引我做产品创新,专注于为用户创造价值。这可能跟一些对手不一样,我们不会为了短期利益反而做了伤害用户的事
ZP:早期供应链管理做得不好,包括没有及时拓产品线,也是因为怕失败吗?
张峻彬:那时是组织的混乱期,我们没着急扩品类,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组织还不成熟,二是我对产品太追求极致。不过这种追求也带来了好处,比如我们的洗地机虽然去年下半年才发布,但今年 Q4就有望达到10%的市占率。作为最晚入场的玩家,能拿下这么大份额,就是靠产品的极致体验——我们完全颠覆了传统设计,做出了最轻便的产品。
从 J1、J2的经验我学到,进入新品类必须提前规划好未来两三年的路。为此,我们跟理想汽车的产品团队深入探讨了产品战略、平台化思路、模块化方案等问题。这些思考让我们对产品方向更清晰了。
我们整整花了一年多时间做洗地机,是所有竞争对手里最慢的。但这种"慢"很值得,因为我们在战略上想得更透彻,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03 带头打胜仗,经营思维与产品思维并重
ZP:你是怎么把价值观传递到组织的?
张峻彬:当你真正找到内核后,自然会坚持做对用户有价值的好产品。但做大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你会发现如果想做出真正有分量的产品,需要一个既有凝聚力又有能力的团队。我从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学到了很多激励自己的点,包括他们年轻时候的一些蹉跎和遭受一些挫折。
复盘他们的经历,会发现最后沉淀下来的是伙伴。伙伴很重要,而且伙伴的持续成长更重要。因为伙伴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能帮你独挡一面。在我们一起朝目标前进的时候,每个人要把自己那一块做得特别优秀。这样才有机会去面对未来巨大的机会,比如 AI的机会、机器人的机会。这些机会所需要的人员素质,跟以前做点小生意已经不是一个量级了,对团队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所以我们的价值观,第一是成就用户,第二就是成就他人。我给团队提建议时,都是想帮他们变得更好,不光是能力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的内核和思维方式。这种改变不是针对具体的事——说实话他们在专业上都比我强——而是对人本身更深层的影响。
ZP:具体的方法是开了一次内部会吗?
张峻彬:说心里话,价值观不是开会就能落实的事情。面对所有的高管时,比如我的 CTO、供应链的老大、产品老大,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过得关。
今年我做了个重要决定,就是从 7月到10月完全扑在项目上,带着一百来号人开发扫地机的下一代平台。这个平台能支撑云鲸未来2到3年的产品研发。当时大家都觉得这项目难度太大,赶不上明年发布,但我就是要证明:组织效率是可以提升的,事情是可以做快的。
通过亲自带项目,我发现了很多组织效率的问题。比如产品和研发两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好。我就站在中间,一边确保用户价值,一边把控系统可实现性。结果这个项目整整提前了 4到5个月,让大家都看到了更高效的可能性。
我们在今年上半年做了事业部化调整,但业务一点没受影响。整个团队在协作方式上有了很大改变,产品开始考虑实现难度,研发也更注重用户价值了。
ZP:云鲸为什么要做新的产品平台?
张峻彬:这个问题得从云鲸的教训说起。在 2021年之前,云鲸的产品开发比较短视,没考虑平台化和模块化。特别是J1产品就是个典型例子:因为没想到后续迭代,这个平台后来完全没法维护。结果到了开发J3时,不得不重新设计整个软硬件架构,导致产品延迟上市大半年。
这个教训让我们意识到,不能每个新产品都从头来过,这样太慢了。所以从 2021年开始,我们在产品战略上有了重大调整。首先是把目光放得更远,不光是考虑当下的产品,还要考虑未来几年的产品规划。比如说我们把双目确定为集团战略,在视觉技术上已经连续投入了三年的研发。
现在看来,这个转变是非常正确的。当你的产品战略看得够远的时候,后续的创新就能自然衔接上来,不会出现要临时大改架构的情况。而且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更有主动权,不会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
同时,我们的产品平台战略始终是围绕用户需求来思考的。这让我们能够更从容地对待市场变化,该借鉴的借鉴,不需要的就不跟风。
ZP:今年云鲸高速增长的同时,还降低了费用率。改变了大家对你重视产品大于经营的印象,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张峻彬:与其简单地要求各部门降成本,我们选择拿对手的成本数据来对比,让大家清楚地看到:如果降不下来,公司就没法在市场上生存。这样一来,降本就从一个内部任务变成了大家共同应对的外部挑战。基于这个思路,我们还把所有部门都改成了利润中心,实行独立核算,用经营思维来办事。这些措施确实帮助我们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降低了费用率。
不过除了管理思路的转变,我个人最大的进步是学会了共情。作为一个理工男,我以前不太懂这个。现在我会更多地试着去理解别人的处境。就像佛学讲的"见世界、见他人、见自我",我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了"见他人"的重要性。这种转变让我能更好地与团队一起冲锋陷阵。
04 从清洁工具到具身智能,云鲸定义未来家庭机器人
ZP:作为行业创新者,您如何定义未来的扫地机器人?在技术和功能上会有哪些突破?
张峻彬:我认为要从用户价值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企业的发展本质上是由用户决定的——你能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就决定了公司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从产品演进的方向来看,扫地机器人将从单一的地面清洁,逐步发展为全方位的空间清洁助手。具体来说,我们有一个清晰的产品路线图:云鲸计划推出的新产品中,将解决行业长期未能攻克的两个技术难题。在未来 3-5年,我们的目标是让扫地机配备真正的机械臂。这不仅能够解决马桶周边等边角清洁的痛点,还能实现更多样化的功能,比如帮助用户收纳玩具等,真正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空间管理助手。
这些创新都是围绕着提升用户体验来展开的,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让扫地机器人在家庭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ZP:最近扫地机领域也在谈论具身智能,您认为具身智能会如何在云鲸落地?
张峻彬:说到具身智能对扫地机器人的价值,我想分享一个更大的视角。很多人可能觉得扫地机就是个简单的清洁工具,但实际上它是智能家居的一个绝佳切入点。
首先,扫地机器人是第一批真正进入家庭的移动机器人。我们云鲸现在已经服务了300万个家庭,通过严格遵守隐私保护标准,我们在合规前提下积累了丰富的场景理解能力。
其次,从技术路径来看,我们选择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解决。比如电线识别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上涉及到了视觉感知、环境理解等核心能力。正是因为这些挑战,我们投入了3年时间研发双目视觉系统。
再往深处说,扫地机器人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具身智能实验场。它需要理解复杂的家居环境,实时感知和规避障碍物,规划最优清洁路径,适应不同的地面材质。
这些能力的积累和突破,都将为未来更复杂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打下基础。我们相信,只有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一步在真实场景中积累数据和经验,才能真正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
未来,我们希望打造的不仅是一个清洁工具,而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智能助手。它能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主动规划清洁任务,甚至能与家里其他智能设备协同工作。这需要在感知、决策、交互等多个维度上实现突破。所以我们在AI、传感器、机器视觉等领域持续投入,就是为了让机器人更懂用户、更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