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碗盛着大民生,为了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幸福“食”光,今年,拱墅新增9家大运河社区食堂。和小布一起走进看看,持续“上新”的大运河社区食堂,使用了什么“招数”,既抓住了居民的胃,又暖了大家的心。
离家近,环境好,菜品多,价格低……近年来,拱墅坚持构建“家门口的幸福养老”模式,以“片区化布局、专业化运营、多元化服务”为突破方向,全力打造了一个个热活有温度的大运河社区食堂,成了老人就餐的首选、“双职工”带娃就餐的优选,更成为一批年轻人忙碌生活中“好好吃饭”的打卡点。
截至目前,位于天水街道环北新村社区、上塘街道拱宸社区、祥符街道祥符桥社区、吉如社区、康桥街道康运社区、米市巷街道大塘巷社区、石桥街道景荣社区、拱宸桥街道桥西社区、和睦街道化纤社区的9家大运河社区食堂建设已完成,全区累计建成投用123家食堂(助餐点),形成了“社区食堂+小区助餐点+上门助餐”的家门口幸福助餐服务体系。
老年普惠 全龄友好
“卷”出满满新花活
“开业后就一直在这边吃饭,再也不用发愁吃饭问题了,真为我们老年人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而且味道又木姥姥好的,最主要还是卫生放心啊!”中午十一点钟,东新园大运河社区食堂内热闹起来。档口里摆好了琳琅满目的菜品,红烧狮子头、肉饼蒸蛋、清蒸鲈鱼……让食客眼花缭乱。
不同于以往社区食堂主要作为老年人的就餐场所,该食堂还推出了少油少盐、营养均衡的宝宝餐,俘获了不少孩子的心。到了下午,食堂则变身为“幸福茶馆”,供应茶水、花生瓜子,举办评话演出。“现在的社区食堂应该称作‘食堂+’,除了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一个居民共享空间。”该食堂负责人沈小军说。
民以食为天,在吃饭这件“大事”上,拱墅的大运河社区食堂个个都很“卷”。比如,拱宸社区阳光食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用餐习惯,以称重算价格,大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菜品和菜量,吃得饱也不浪费。
大运河社区食堂祥符店积极拓宽自己的业务,在餐厅安装了冰柜、增加了饮品水果售卖、增加了鲜制卤味菜品、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还可预定桌餐,多元化的经营让居民的选择性更大,让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群众“有处吃”“就近吃”“吃得好”。
康运社区大运河社区食堂除了设置大众就餐区、智能选餐区,还规划有净菜售卖区、生活超市、包厢接待区、相亲角、水吧等区域,融合了社区食堂、生鲜售卖、时令烹饪、婚俗相亲等多项服务,一站式满足社区全龄段居民堂食、外卖、买菜的需求。
“在做优老年助餐的同时,拱墅积极探索将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变。目前,全部食堂已全面完成转型,推动服务对象从‘老龄’向‘全龄’拓展,非老年群体用餐比例从15%上升至32.7%。”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拱墅积极响应老年人和新杭州人服务需求,全面推动社区食堂供应时间从“一餐”向“多餐”转变,目前,全区共有64家社区食堂提供一日两餐或三餐服务,占社区食堂总数的52%。重点推进助餐服务体系向商务社区延伸,通过挖掘潜在客户、拓展服务业态、优化就餐时间、完善菜品供应等增加社会化运营收入。
全域统筹 规范管理
让食堂长久“飘香”
“新发布的《规范》是我们约束自己、提升自己的一本‘宝典’。”为了确保社区食堂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运营,今年,拱墅统一将“大运河社区食堂”作为服务品牌,出台《大运河社区食堂(助餐点)建设与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拱宸桥街道桥西社区的社区食堂吉祥邻里餐厅店长邹桂利感叹,有了这份《规范》,自己更有方向地去运营好社区食堂。“比如规范明确每日、每周至少多少道菜品、多少种食物。我们一直都是满足条件的,但了解这块的规范后,我们又进一步丰富了菜品,目前一餐就有35个品种。”
社区食堂能否越办越“香”,又该如何长久“飘香”?全域统筹、高效可续,规范管理、综合发展是拱墅给出的答案。
据了解,在建设之初,拱墅便结合地域特点及用餐需求人口分布,在全市首推社区食堂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全区助餐网点。同时,鼓励连锁化运营理念,引进品牌化餐饮服务企业连锁运营社区食堂。并以老年助餐为抓手,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成立社会组织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其他领域,与属地街道社区深度协同、共建赋能,激发市场活力。
在“大数据”赋能下,拱墅在全市率先推行“智能阳光厨房”,实时公开后厨运行情况,强化监督管理。并对食堂运营方进行预付式消费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和提醒,引导企业入驻支付宝“安心付”,设定充值上限,落实预付资金进入专户监管,促进服务体系更完善。
此外,拱墅还全面开展“食堂+”系列活动,推动社区食堂服务功能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各社区食堂运营方加大与街道社区的合作力度,推动非用餐时间社区食堂场地的有效利用,组织开展社群活动、老年课堂、公益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特色项目。在将无偿或低偿提供的食堂场地做到利用最大化的同时,也为增加社区食堂客源进行开源引流。
来源:拱墅发布
查看原图 1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