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常州钟楼:串珠成链,打造大运河科创“增长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作出部署,是新时代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大改革,有利于解决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分散、重复、低效配置问题,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常州钟楼区依托贯穿城区的大运河,布局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打造大运河科创“增长极”,走出了一条都市双创驱动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运河沿线结出“双创之果”
针对大运河钟楼段两岸老旧厂房散落在城市中心、常年处于闲置状态、产出效益不高等现状,钟楼区以科创载体撬动科技发展“小切口”,催生产业创新“大场景”,让运河资源成为钟楼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40多年前,博济·新博智汇谷是机器轰鸣的原常州矿山机械厂。而如今,这里是另一番景象:一幢幢色彩明亮的工业风建筑里,一家家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智造等智慧科技产业企业孕育而生……截至目前,新博智汇谷入驻企业已近200家,科技企业占比70%以上,2023年年底,税收4000万元,产值15亿元,带动1500人就业。
短短8年间,博济通过“政策+资本”的方式,“腾笼换鸟”为五星、新闸、钟楼高新区等板块闲置旧厂房注入新兴企业“活力因子”,实现了低效工业用地的“增容挖潜”。截至2023年底,在大运河钟楼段已经“孵化”企业2000余家,目前在园企业800余家。随着2022年在钟楼的第一个“加速器”——博济邹区智研谷在钟楼高新区的建成投用,博济的“智造”链式发展模式已具雏形。
双创人才为古运河增添“新活力”
大运河承载了过去,也面向着未来。如何让大运河钟楼段在当下继续焕发魅力、加速双创人才集聚?
“我们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国内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都在常州,这里的产业链配套非常完备,完全符合我们的定位。钟楼的各项政策非常精准,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满满的诚意,团队都说找对了地方。”位于钟楼高新区的博济邹区智研谷内的常州全晟自动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元感慨道。由于产品的特性对交通运输依赖很强,而钟楼高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靠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博济高标准厂房也能满足企业需求……孙元对企业的前景感到信心十足。作为初创企业,常州全晟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制造等业务的公司,2023年产值达到750万元,今年预计能突破4000万元。
“十四五”以来,钟楼区以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为契机,积极打造“一行三迎”才聚钟楼引才品牌,在集成创新、社会化引才奖补、双招双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各类人才扶持政策落地落实,累计拨付“龙城英才计划”创业扶持资金、博士后配套、引才用才奖励等区级人才专项资金近4000万元,累计引进“龙城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项目140多个。
全力打造科技、低碳的“活力之河”
近年来,钟楼区以大数据优势不断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竞争力,依托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集群,集聚了一批“根”在钟楼且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科创企业和科技服务企业,打造了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新高地——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
“园区目前已形成‘一园两平台三云多中心’的发展态势,紧密围绕工业、医疗、城市三大应用场景,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聚力打造数字应用独角兽集聚先驱和智能物联及终端智造高地。”钟楼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位于园区的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企业自研的“高速自规划缺陷检测与修整一体化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与“基于AI视觉的光电层析技术及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两项科技成果分别被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自研的“超精细图像识别关键技术”荣获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可靠超低延迟工业质检互联网关键技术”荣获202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近年来,微亿智造凭借丰富的项目沉淀,深耕3C电子、新能源、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并在IDC《2023年中国AI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报告》位居市场份额第二,福布斯2023年中国AI企业50强。
“十四五”以来,钟楼区运河沿线已经落地双创载体40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2家,汇聚企业2900多家,创造税收超12亿元……一大批科创载体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成为钟楼区打造大运河创新高地的一张亮丽名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流和资本的涌入。(吴凌浩 童华岗 陶莹 朱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