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AI眼镜正被视为可穿戴领域的下一座“金矿”,尤其当它与大模型、云端计算、多模态交互等技术结合后,外界对其成为“下一个计算终端”的期待与日俱增。
在Meta与雷朋(Ray-Ban)联手推出第二代Ray-Ban META后,这款售价299美元、配备1200万像素摄像头和定向拾音功能的产品掀起了新一轮热潮。
用户只需通过“Hey Meta”一声令下,即可实现拍照、视频录制、实时翻译、语音导航等多种操作,让AI与硬件的结合直观且高效。双十一期间,AR眼镜销量同比增长200%,IDC预测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可达5.597亿部,智能眼镜增速最快,潜力可见一斑。
1.与VR相比,智能眼镜更“接地气”
与高价且主打沉浸式体验的VR/AR头显相比,AI眼镜在“时尚”与“实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299美元的Ray-Ban META2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拍摄、翻译、社交互动等高频需求,也让人们看到智能眼镜的更多落地场景。
在国内,Rokid、Xreal、INMO、雷鸟等厂商还纷纷将大模型能力融合进AR眼镜中,尝试把手机的大部分核心功能移植到第一视角的穿戴设备上。
另外,小米、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计划在2025年左右集中推出AI眼镜,足见行业对这块新兴市场的追捧程度。
2.有稳固的“底盘”保驾护航
除了功能迭代外,供应链的成熟也为AI眼镜的规模化生产铺平了道路。包括光学、摄像头、结构件、电池等在内的关键零部件在国内已具备高效量产能力。
据国内媒体统计,Ray-Ban META的核心零部件有近四成来自中国,且国内厂商从2014年前后即开始布局AR眼镜,经过多年沉淀,硬件形态在续航、佩戴舒适度和散热等方面已有明显提升。
随着Micro OLED向Micro-LED的升级,显示亮度、寿命、成本等关键指标不断优化,厂商能够更好地平衡性能与轻量化。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骁龙AR1、联发科与Meta联合开发的AR专用芯片,以及Xreal自研的X1空间计算芯片,也都在为减少功耗、提升算力提供支持。
3.换一种“玩法”打开市场
C端市场的进一步打开,也得益于厂商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过去,AR眼镜往往陷入“近视用户如何配镜”“线下体验点稀缺”的困境。
如今,从Meta与雷朋合作将智能眼镜直接放进传统眼镜连锁店,到Rokid、Xreal、雷鸟、小米生态链品牌“界环”等企业与宝岛、宝视达等连锁店合作,越来越多玩家开始把产品“放到消费者能看到和戴到的地方”,真正解决了购买与佩戴痛点。
对于B端领域,工业、安防、医疗等垂直行业应用则让AR/AI眼镜在远程协助、精准作业、应急指挥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价值。C端和B端双轮驱动下,产业链规模效应初见端倪。
4.“招手即来”的资金来源
如果说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构成了AI眼镜崛起的“硬实力”,那么资本和政策的多重加持更像是“助推器”。
合肥市对Rokid的5亿元战略融资、无锡惠山经开区对雷鸟XR 10亿元的落户支持,以及Xreal、INMO等企业获得来自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的多轮投资,都表明地方和资本对于这一细分领域的信心。
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已被TWS耳机、智能手表充分教育的当下,AI眼镜拥有更丰富的交互模式和场景延展性,对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产业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5.“弊端”存在,但并不可怕
尽管市场对AI眼镜的预期高涨,但真正“杀手级应用”的落地还面临诸多挑战。硬件层面,续航与轻量化、实时交互与功耗控制的平衡依然是核心难题。
用户教育与隐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第一视角拍摄和随时在线的AI让大众对于信息安全和社会礼仪产生新的担忧。另外,智能手机的成熟生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AI眼镜从“新鲜体验”走向“日常工具”的进程需要更多时日。
目前,行业内还存在对于成本、价格定位和市场竞争的考量:299美元的Ray-Ban META可能与高端产品形成一定区隔,但当小米、华为等大厂的产品逐渐上市后,竞争只会更加白热化。
6.机遇已到,只待最强者“敲门”
纵观当前局面,一副轻巧的AI眼镜有望在“看见+认知+交互”层面带来全新体验。伴随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空间计算、光学显示等技术的不断迭代,AI眼镜有机会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通用型计算入口。
对厂商而言,这既是一场速度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生态合作与技术创新的竞赛。对产业链和资本方而言,新的风口象征着新的想象空间,他们正在用真金白银加速这一过程。
在更多玩家入局的推动下,AI眼镜的赛道会否重演智能手机曾经的群雄逐鹿,或在应用形态上分化出更多全新的可能性,正是未来两三年最值得关注的看点。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R/AI眼镜在C端与B端场景的持续渗透,当可穿戴硬件在形态、交互方式上迎来大规模升级时,那扇通往“下一个计算终端”的大门,也许真的会被轻轻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