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美海军舰艇发展的激烈竞赛中,我们习惯了中国军舰的下饺子,也看到过美国海军的豪言壮语,但是几年发展下境况却天差地别。到 2030 年,美国海军平均舰临高过30多岁的现役驱逐舰将面临巨大的退役压力,而美军下一代驱逐舰DDG(X)首舰计划被推迟到了2030年以后,为了应急,美军不得不继续生产伯克 3 型驱逐舰,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海军沉重一击,似乎都快要活不起了。
从时间跨度来看,伯克 3 型驱逐舰的发展进度可谓极度缓慢。自第一艘动工至今已过去整整五年,DDG - 126 还在巴斯钢铁船台上,甚至主炮都尚未装上。DDG - 125 不仅是唯一服役的伯克 3,也是唯一能在海上航行的该型舰,另一艘已下水的 DDG - 128 至今尚未开始试航。伯克 3 从 DDG - 125 命名到 DDG - 144,却仅有一艘服役,这种美好愿景与残酷现实的巨大反差,充分彰显了美国海军在驱逐舰发展上的困境。
再看中国这边,在同样的时间跨度内,解放军 052D 型驱逐舰新下水 8 艘且服役 7 艘,第一批 8 艘 055 型驱逐舰全部服役并形成作战能力,055 型驱逐舰第二批次 1 艘即将试航,1 艘已下水,船台上第二批次的第四艘都已清晰可见。中国有时候一年装备的军舰吨位就是一个欧洲中等国家所有海军的总量。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美军伯克 3 驱逐舰发展如此滞后,是美军不着急要吗?当然不是,因为现实会教育人,美军已经接受了只能继续列装伯克3这款落后于055的舰艇平台。其实,美国造船军工是真的造不出来伯克3,具体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供应链危机。生产驱逐舰所需的零部件短缺问题严重困扰着美军。例如,负责生产一体式桅杆的企业倒闭,这直接影响到美国只能选择落后的晾衣杆式桅杆。同时,SPY6 e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产能也极为有限,导致舰艇的关键装备无法及时配备,像 DDG - 128 因雷达未安装而无法进行后续的测试与服役准备工作。
其次,美国造船企业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缺少商业造船业,使得造船企业缺乏在民用船舶建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实践,进而导致在军用驱逐舰设计、建造技术和效率方面难以跟上时代步伐。
再者,劳动力短缺问题是美国造船军工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美国不仅缺少最基层的造船工人,连舰船设计师也青黄不接。造船工人的匮乏使得舰艇建造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持,建造速度大打折扣。伯克 3 驱逐舰的建造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如焊接、装配、调试等专业人员,劳动力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建造速度。美国造船企业的基础设计长期以来缺乏重大创新和升级,沿用几十年前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难以高效整合新技术和新装备。例如在伯克 3 驱逐舰的设计中,舰体结构和布局相对老旧,与新型雷达等先进设备的适配性存在问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而设计师队伍的断层则导致在舰艇设计研发过程中缺乏新鲜血液与创新思维,难以推出高效且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进一步阻碍了伯克 3 驱逐舰以及下一代驱逐舰的发展进程。
最后,军舰生产成本过高也是一大制约因素。高昂的生产成本导致美国海军的军费不够用。有限的军费在面对伯克III驱逐舰高昂的采购成本时显得捉襟见肘,需要拉长时间线来解决资金矛盾。另一方面,下一代驱逐舰 DDG(X)的研发也受到研发资金不足的影响,导致其计划遥遥无期。
美国海军在驱逐舰领域面临的这些困境,使其在与中国国家海军舰艇发展的对比中逐渐失去优势,美军仅存的优势就是存量,而衰落将成为大势。
当前,美国高层已经认识到造船工业衰落带来的严重问题,未来如何破局将成为美国海军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我认为谁也无法扭转这一大趋势。因为美国军舰积累的严重老化,正好赶上了美国造船工业的病入膏肓,这可不是你打打嘴炮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