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终获头盔显示器,但与歼-20的差距仍很大,甚至无法弥补

近日,俄罗斯国家媒体公布了 Su-57 的新型头盔瞄准系统,这一进展引发广泛关注。该系统预计将缩小 Su-57 与中国的歼 - 20 和美国的 F - 35 相比在某些关键性能上的差距。该 头盔能将关键信息直接投射到面罩上,涵盖飞行和瞄准数据等,还可提供作战环境的全面视图,并与战斗机的传感器相配对,从而显著提升态势感知能力。

然而,尽管 Su-57 新型头盔显示器有一定进步,但与歼 - 20 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显著的短板是 Su-57 没有与分布式孔径系统配对。分布式孔径系统是 F - 35 以及中国的歼 - 20 和 FC - 31 所独有的子系统,它能让飞行员借助头盔与光学传感器配合“看穿”飞机,同时还可提供来袭威胁的预警。而 Su-57 仅通过其独特的几部雷达天线弥补这一不足。此外,由于缺乏与中国 PL - 10 和美国 AIM - 9X Block II 相媲美的导弹,Su - 57 在飞行员利用头盔瞄准具进行高视轴瞄准的实用性方面也受到限制,虽有消息称此类导弹在 2021 年已处于开发中。

图片

从现代空战角度看,分布式孔径系统对于近距离格斗态势感知能力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近距离空战中,飞行员需要快速、全面地掌握周边态势,歼 - 20、歼 - 35 和 F - 35 凭借分布式孔径系统,能够 360 度无死角地感知周围环境,提前发现敌机踪迹并预判其攻击意图,从而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抢占先机。例如在复杂的近距缠斗场景中,拥有分布式孔径系统的战机可以及时察觉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做出灵活的规避和反击动作。而 Su - 57 因缺少该系统,在同等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获取全方位信息,导致应对敌机攻击时反应滞后,极大地削弱了其在近距离格斗中的优势和生存能力。

俄罗斯工业界在 Su - 57 现代化进程中投入颇多,新头盔亮相前 48 小时刚发布了苏-57配装的二元矢量发动机喷嘴。外媒认为,与中国战斗机的演习使俄罗斯空军认识到先进头盔系统在 战斗机作战中的重要性。这次苏-57的头盔显示器,被西方媒体判断属于第三代产品,也就是也歼-10、歼-16配装的头盔显示器属于同一级别。

图片

回顾战后飞行员头盔发展历程,各主要军事强国已发展了四代战术飞机的头盔显示与瞄准系统。第一代“试验型”系统性能不稳定、重量大且缺乏适配的近距格斗弹而退出舞台;第二代“光学瞄准具”系统如苏军的 ЩЕЛь - 3УM 和“СУРА”系列,功能主要集中在与光电雷达随动制导 K - 73 型空对空导弹,显示视场小、战术数据少;第三代综合头盔显示器如美国的 JHMCS - I/II、法国的“天蝎座”、英国的“打击者 - II”等,采用更先进的电磁或红外感应定位原理,能在头盔内部集成投影模块,显示多种主要战术信息;

第四代综合头盔显示系统已装备在 F - 35 和歼 - 20 战斗机上,在第三代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可集成视频显示、画中画显示、战场录像与主动降噪、“看穿地板”,虚拟现实训练等高级功能。中国空军歼 - 10C、歼 - 16 装备的头盔综合显示器属于第三代,具备显示飞参、态势信息、武器与火控信息并引导大离轴角导弹与部分空面打击武器的能力,但在整合夜视与实景增强系统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图片

综上所述,Su - 57 获得新型头盔显示器是其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一步,但与歼 - 20 等相比,因缺少分布式孔径系统在近距离格斗态势能力上仍存在巨大差距,这也反映出在现代空战体系下,各关键子系统协同发展对于战斗机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影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