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汤丹镇大地坡村的光伏电站一景。新华社
位于东川区蒋家沟的“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新华社
游客在东川区汤丹镇小江四季花海参观游玩。新华社
从寻甸县继续北上,便来到“一路向北 绿美春城”采访行的最后一站——东川区。
东川区位于长江上游,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东川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通过做靓生态、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文旅“四轮驱动”,“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绘就了“一江清水两岸青山”美丽画卷。
科研护航
探索建设绿色屏障
在东川区蒋家沟,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静静矗立在一片绿色中,但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行政站长钟卫手中一张30多年前的老照片上,则是另一番景象——因泥石流肆虐,一栋办公楼在泥石流中摇摇欲坠。如今,随着治理步伐加快,这里已经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小江流域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曾经的泥石流荒滩被植被覆盖,生态系统恢复平衡,建成了以小江两岸生态走廊为基石的绿色屏障。”钟卫说。
从泥石流肆虐成灾到如今的山川复绿、产业复兴,小小的观测研究站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十年来科研人员对泥石流的探索研究从未止步。1961年,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开始建站,曾经的荒滩上,建成了国际上观测历史最长、观测项目最全、观测实验设备和基础设施最完善的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几代科学家化身逆行者,以山沟为家,长期驻守台站,“雨季必进山,进山要钻沟,钻沟须蹚水,蹚水更久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2024年4月中旬,蒋家沟建成一座世界级的科研实验平台“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这是全世界山地灾害物理模拟规模最大、自动化监测程度最高、系统数据采集同步性最佳的国际先进实验平台。
在数十年的泥石流防治与生态修复进程中,观测研究站形成一系列科研创新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9项,开发了“漏斗底鱼鳞坑整地技术”,破解“年年种树不见树”的难题。此外,首创俗称“东川槽”的肋槛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并在我国泥石流排导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泥石流排导槽形式之一。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的变化,是东川治理泥石流的生动写照。如今的东川,天蓝、山绿、水清,年均泥石流发生次数由20世纪90年代前的28次减少到近几年的不足1次,水土流失面积从2000年的1309平方千米减少到2023年的960平方千米,小江流域输入金沙江泥沙量减少至20世纪70年代前的25.3%,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23年以来,东川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提高,水质监测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连续2年100%达标,金沙江干流蒙姑断面全年水质保持二类及以上,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达标。”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东川分局局长江虎说。
做好“土文章”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东川山地率达97%、石漠化率达54%,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当地充分发挥“昆明唯一河谷热区”优势,以小江沿线泥石流滩为重点,做好“土特产文章”,夯实三农“压舱石”,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挖掘“土”资源,向泥石流滩要地,人均新增土地0.8亩。做强小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产业园,每年引进水果和蔬菜试验示范品种50个。投资7600万元在尾矿库上建设集蓝莓育苗、种植、采摘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500亩,每年带动2万余人次就业,实现就业收入200余万元。
位于河谷的云南春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谷地资源,做足科技文章,雄蜂授粉、生物防病的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在这里建成规模,高品质有机番茄走进西餐厅……“我们采取绿色种植方式,使用黄带诱杀白粉虱,进行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云南春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东川基地负责人魏勇说。如今,作为昆明最大的智能化果蔬种苗工厂,春晓农业小江热区果蔬产业园每年可育苗6000万株以上,能满足5万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蔬菜种植种苗供应。
东川区通过国土综合整治,向泥石流滩要地,在小江流域修复出4万余亩良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打造了拖布卡千亩橙园、龙洞千亩枇杷等产业基地。放眼望去,小江沿线鱼米满仓、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希望。
当地还依托干热河谷气候优势,发展“上市早、口感佳、品质好”的特色果蔬,培育“三品一标”种植基地9万余亩。洗尾嘎村的早春桃是全国上市最早的桃子,现已成为产值超千万元的富民产业。大寨村种植的大蒜皮色光亮、含水量低、香辣味浓,每年1月就陆续上市,是国内上市最早的大蒜,产品远销山东、北京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东川大洋芋”“东川面条”“东川大蒜”等品牌声名远扬,走出东川,走向广阔市场。
如今的东川,修复了绿水青山,换回了金山银山,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蝶变。(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