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关注丨​匠心妙手传承华夏文明!8年衣钵相传甘肃古籍修复迎来“新鲜血液”

图片


日前,在我省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师有宽先生的悉心教导和带领下,甘肃省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第一批6位学徒——何谋忠、黄海霞、曹有林、陈润莉、盛继军、李东晖顺利出师。经过8年来的潜心学习,他们已熟练掌握了古籍修复的各项技能,并参与了一些重大修复项目的实施,成为我省古籍修复事业新生代的中坚力量。


“师带徒”传承古籍修复技艺


古人对古籍修复师的职业素养曾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的概括,这并非夸张。古籍修复程序复杂繁琐,一招一式皆有道理,考验了古籍修复师“一双妙手补千年”的工艺,磨炼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


图片


甘肃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修复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该馆曾多次派学徒去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地学习古籍修复技术,之后在省图书馆设立了古籍修复室,从事馆藏文献的修复。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作为文化大省,甘肃省也由此掀开了古籍保护的新篇章。”据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介绍,截至目前,甘肃省图书馆已建成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并在全省设立8家传习点,先后成功举办了11期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成功申报了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2019年,甘肃省图书馆获得省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古籍修复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要确保‘师带徒’工作深入开展,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徐双定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使古籍修复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甘肃传习所成立后制定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修复成品验收标准》等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体系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要求开展工作。


图片


学徒修复成果则需要按季度在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甘肃传习所学徒动态管理表中进行展示,年末对每位学徒进行考核,由导师手写评语,此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相关资料整理完成后上报给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徐双定告诉记者,“甘肃传习所还根据每位学徒的独特性,精心制订了传承计划,以学徒缺什么、师傅教什么为基础,以学什么、练什么为指引,导师分步骤、有重点地对徒弟进行传经验、帮业务、带作风,力求带出一批学识高、技术好、品行正的修复人才。”


大师引领 古籍修复之路后继有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中更是如此。1942年出生,参加过全国第一期装修古旧线装图书技术人员训练班的师有宽先生就被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同仁们称为“一宝”。他曾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甘肃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


1961年至1963年,师有宽先生参加了由原文化部群众文化局举办的第一期装修古旧线装图书技术人员训练班,跟随“国手”张士达先生学习古籍修复技术,自此便与古籍修复结下不解之缘。


2015年,师有宽先生被聘为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甘肃传习所导师;2023年,被评为甘肃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六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是他“活到老,学到老”,艺无止境的职业精神的完美体现。自2015年甘肃传习所设立至2023年,已有20名学徒拜师有宽先生为师。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徐双定感慨地说,“师有宽先生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以师德为立品之本,以身作则、悉心指导,不仅让古籍修复技艺得到传承,也通过自身的言行传递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让学徒们看到了老一辈匠人的敬业精神和文化情怀。”


技艺有传承 古籍获新生


“这本古籍修复得不错。”“这张拓印感觉很好。”在此次出师专家审核过程中,摆放整齐的作业让前来评审的专家们眼前一亮。“想不到,破损如此严重的古籍能被他们修复成这样,有点超出想象。”学徒们的成果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


此次出师经过了现场检验修复成果、专家提问、闭门评议等严格的审核环节,对学徒在古籍修复、字画装裱、拓片装裱等方面的技能进行了细致的考量。“这6位学徒经过8年的系统学习,已经掌握了文献修复的各项技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必将在甘肃传习所这个舞台上,继续为古籍保护贡献力量。”肖学智说。


图片


记者了解到,甘肃传习所成立以来,学徒们积极投身古籍修复事业,刻苦学习古籍修复技艺。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徒何谋忠、黄海霞、曹有林、陈润莉、盛继军、李东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整部破损古籍的修复和各种古籍装帧形式,并熟练掌握了古字画传统装裱与修复、糨糊制作、染色、函套制作、雕版印刷、金石传拓等技能。“名师出高徒,伯乐遇良驹。”从学徒到导师助理,再荣升导师,何谋忠潜心钻研技艺、传承师道,主持馆立科研项目多项。作为省级技能大师何谋忠工作室领办人,他在技能攻关、技术创新、技艺传承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引领作用,为古籍修复事业培养了技术骨干和后备人才。何谋忠还被省教科文卫工会评为“优秀工匠人才”。


在近十年的学艺时间里,每位学徒立足岗位,用匠心、技艺和妙手,守护文明瑰宝。学徒们先后参与修复清末西北地方戏曲剧本481册、甘肃地方名人手迹76件、河西宝卷20册、甘肃艺术研究所戏曲抄本46册、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藏国家一级纸质档案法律文书7件、甘肃省博物馆藏纸质文物(古籍)522册、甘州区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1部4册、定西市图书馆藏地契81件及甘肃省图书馆藏大幅古旧字画10余幅。


“在学徒们的妙手下,古籍重获新生,文化重焕活力。”徐双定由衷地表示,“今年,甘肃传习所申报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二期古籍修复项目,两部县志入选,学徒们均为主要修复力量。”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肖学智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如今,甘肃传习所第一批学徒已出师,古籍修复技艺传承的接力棒也交到了新一代修复师的手上。希望他们不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修复人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

编辑丨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