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见证从无到有

图片

我们首次尝试小剧场作品是2016年上海首演的粤剧《霸王别姬》,我们没有经验,临行前同行笑话说“胆子很大”。来到上海演了一场,戏场被观众环绕包围,演员们紧张坏了。演出结束后才想起,这部戏在香港都还没演过。当时我们还没有盖好自己的剧场,回来只能跟香港话剧团借“黑匣子剧场”演出。正是这一年,我们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牵手,而直到2017年我们才有了香港的小剧场戏曲节。  

在上海的启发下,香港小戏节已走过七个年头,《霸王别姬》至今也已去过11个不同的城市,演出57场,我们接续创作小剧场戏曲,2019年的小剧场粤剧《文广探谷》、去年的《奉天承运》等都反响很好。

香港原本没有小剧场概念,本土粤剧的观众很活跃,戏迷一般一周能看三场戏。所以尽管剧目不是很丰富,但是观众很多。上海的小剧场戏曲节不断带给我们新的启发,七年来我们总共创作了四个小剧场粤剧的作品——这个十年,不单是对内地戏曲界,对香港戏曲来说也是小剧场戏曲从无到有的极佳契机。

今年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在我看来,剧目有很大的突破与创新,已经不再有用传统戏曲的折子戏充当小剧场的现象。很多年轻的创作者,在戏曲表达与音乐处理上非常多元化,在创新中呈现艺术的不同走向,这就是小剧场的目的。

小剧场是实验性的,不在乎竞争,戏曲团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小戏节期间,我都会早来晚走,为了要看其他人的作品,看大家的水准、高度在哪里。另外,如果所有人都是演完就走,就没意思了。小剧场节就是要推动剧组间的交流与观摩,这是很重要的。

我心目中的小剧场剧目应该是什么场合、什么剧院都能演。小剧场的戏本身就是如此,到每一个不同的场景就要调整并达到最好的品质,这才是小剧场的精神。

  作者:锺珍珍

文:锺珍珍(中国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主管)编辑:钱亦琛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