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部门对教育机构评估审核只能划杠杠,不应排座次(二)
教育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其质量和公平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教育机构要依法办学,公权力部门依法监督。对教育机构的评估审核是一个结合了公权力依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复合机制。公权力部门依法进行审核,确保教育机构符合法律法规和教育标准,同时通过信息公开和接受社会监督来增加透明度和公正性。这种机制旨在保障教育活动的质量,并提高教育服务的公信力。
由于社会监督教育机构的力量发挥不够,因此,公权力部门对教育机构的评估审核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评估审核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原则:公权力部门对教育机构的评估审核只能划杠杠,不应排座次。这一观点不仅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选择。
首先,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对教育机构的评估审核应当聚焦于其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些评估标准如同“杠杠”,确保了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质量和育人方向。如果公权力部门对教育机构进行排名,如分数、升学率、论文、学科、专业及帽子人才数量等,特别是在排名又与分配资源挂钩时,不仅容易引发教育机构的功利化竞争,偏离教育的初衷,还可能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损害教育公平。
其次,从评估审核的合理性来看,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多方面的,难以用单一的排名体系来全面反映。例如,一些学校可能在科研论文数量上领先,但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可能并不突出;一些学校可能在硬件设施上优越,但在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上可能并不占优势。因此,公权力部门应当通过多维度的评估指标来综合评判教育机构,而不是简单地排座次。
再者,从实践案例来看,国家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曾经尝试过对教育机构进行排名,但结果往往并不理想。一方面,排名容易引发教育机构的过度竞争,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排名也容易引发社会的质疑和不满,认为排名结果存在主观性和不公平性。因此,公权力部门应当摒弃排名思维,转而通过划杠杠的方式来规范和引导教育机构的发展。
最后,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公权力部门对教育机构进行排名,那么排名靠前的教育机构往往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关注,而排名靠后的教育机构则可能面临生存和发展困境。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将进一步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损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公权力部门应当坚持教育公平原则,通过划杠杠的方式来确保所有教育机构都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