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某天,我们随团到图宾根(Tübingen)小转一圈,领队把大家带到大学教堂门口的小广场,指示我们看向对面的公寓,原来二楼的某个窗口外钉了块牌子,言之凿凿:
歌德在这儿吐过(HIER KOTZTE GOETHE,参见下图,图右为二楼中间窗口放大)
看起来就像个浪子故事。因为尽人皆知,这个歌德曾经口口声声,说他把心儿留在了海德堡。结果他把呕吐物留在了图宾根,至少这块牌子这么声称。莫非当地人觉得呕吐物里也有真心,说不定还更多?
疯诗人荷尔德林确确实实在这寄居过三十来年,就在内卡河边木匠家,柠檬色半圆黄塔至今还在,但没听说过歌德跟这儿有什么瓜葛。为解惑,我随后找ChatGPT核查,电子秘书斩截地回复说,沃尔夫冈·冯·歌德从未踏足图宾根,尽管他跟荷尔德林通过信,本人也到过南德的斯图加特、卡尔斯鲁厄一带。
那么,是哪个聪明的公寓租户想出了这绝妙文案?“歌德”,够吸睛,谁说必须是从前的文豪歌德,兴许就是现在光顾过这酒吧的某个年轻诗人,没准也被同伴们戏称为歌德,或者这本来就是他的姓。这姓氏虽然少见,但全德至今仍有数百人保有它。“吐过”,多少艺术家没荒唐过、放荡过?醉鬼不都是艺术家,但从没放纵过的艺术家只怕也罕见,尤其年轻的时候。它成了青春的招牌,以及某种亚文化、非主流生活的标志。
再说,窗户底下贴块牌子,带点恶作剧,也是对典型中产阶级作派的嘲弄和反叛,因为它们往往过于整齐划一,过于精致,也就常常乏善可陈。
但这远不止是一份有趣的文案,再往深里挖挖,这是一幢有故事的楼,它的过去不但复杂,还一度为黑暗笼罩。
此楼通常认为始建于17世纪60年代,比康德和歌德都老。从那以后到1933年一直作为学生宿舍,并且长时间由学生自治,它也是当地最古老的学生宿舍之一。
1933—1945年,纳粹统治时期,这座建筑被租借给盖世太保分部,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在这里进行审讯并组织驱逐,对犹太人和外国劳工、同性恋等其他边缘群体施加迫害。
1945—1976年,它是图宾根警察局所在。1977年2月27日,学生们在警察局搬迁后占领了这座建筑,要求恢复它的原有用途。
1977—2002年,由图宾根学生事务协会(Studentenwerk e.V.)对外租借该楼,其中既有住宅项目,也有相关文化空间,大致就是它目前的面目。楼里的“蓝色沙龙”,始建于1983年。
1998年,学协法人接管了该楼,此后一直持有其租赁权,但建筑本身日益破败,管理方试图将其改造为学生宿舍,但现租户们抵制了这一计划,以保持原有的自治。
2015年,居民们决定在集合住宅协会(Mietshäuser Syndikat)的支持下筹资购买此楼,以永久确保其生活和文化空间,并保持自治。
2021年2月27日,居民们再次占据了该物业,并多次与本州资产和建筑部门以及学协谈判。现在房屋继续由他们租住。
2022年,图宾根学协管理方批准出售该物业,居民可以接管该楼,但州和财政部门的法律准许前提是,居民要先提出可行的翻新和融资方案。
眼下,这栋楼正在为此众筹。
简而言之,这栋约360岁的楼,最早是学生宿舍;后来被盖世太保征用,再后来又成为警察局所在。从1970年代末,图宾根学协将其对外出租,后来又想收回,但现有“钉子”租户们不答应,但他们不是要耍赖白住,而是想筹资共同购买并将其翻新。德国的法规,是现有住户为大,不能随便赶人走,所以租户们并不理亏。这栋楼无论最初作为学生宿舍,还是近来作为居民住宅和文化空间,突出的特点是自治化程度高,主要由居民自我管理。居民们的行动能力也强,组织有方,多年来持续地跟各种部门拉锯。
“集合住宅协会”(Mietshäuser Syndikat),也译作“唐楼辛迪加”“出租屋协会”,在这一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住户们提供专业支持以及小部分资金缺口支援。德国的住房自有率并不高,租赁和自有差不多各占一半,租住是普遍现象,有人一租就是一辈子。近些年由于全德住房短缺、房租普遍高企,以此为背景,一些项目租户联合组建了这种自助架构的协会,通常由居民们众筹、私人贷款和其他捐款等形式来买断该住宅的流通,集体拥有房产,以排除房地产公司的垄断,防止该项目进入投机市场,避免让房租一再上涨,确保为居民提供负担得起的、可持续的生活空间。听起来就像中国所说的集资房,但大多不是要建新房,而是买断租住中的住宅。
这栋楼以所在门牌被称为“蒙茨13号”,一共四层,目前住了22人。居住方式有些像中国几十年前的“团结户”。楼里居民来自不同的背景,包括学生、退休人员和专业人士,分为四个生活单元区,各有一个共享厨房,也就是总共四个厨房。居民们想保持目前的格局,并反对该社区的高尚化、中产阶级化。
楼里有一家青年办的网络电台“沙漠之声”,而那家“蓝色沙龙”酒吧,迄今已开了四十来年。沙龙平常就是附近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带有亲切的社区色彩,也是当地有名的文化活动场所,就像大家的公共客厅,有几分《老友记》里Central Perk咖啡馆的色彩,但它是集体化运营,不以营利为目的。住宅计划渐渐运营起来,不但菲比、罗斯们愿出钱,甘瑟们更不会落在人后。还有部分周边居民,进楼喝过酒,或者没喝过,很多都与他们肝胆相照,愿意将自己数额不等的闲置资金以贷款形式投入其中,帮助租户接管该楼,助其获得居住自由。支持这个住宅自赎项目的普通出资者,有的在网站上留言,想尽力留住图宾根市中心这个宝贵的开放社区和文化场所。
该楼的同名网站把他们行动的方方面面和盘托出,甚至对外联络的电子邮箱所缀域名“起来”(riseup.net),也不像是巧合,反而流露了这自组织行动的一抹乌托邦和经济变革色彩,想要突破资产对住房的限制,保障人的基本居住需求。看来,这也是一场城市社会学试验,规模不大,却很坚决。如果办得成,租户固然保留了自决权,周边居民也维护了既有生活方式。住户们的标语拉歌德出场,虽然迹近碰瓷,但要说“未来的歌德”眼下正在这儿出没流连,倒未见得就是谎话。今日带酒张狂的顾客或租户里,保不齐藏龙卧虎。谁知道呢?毕竟莫欺少年穷。
这噱头且不论,要赎回一栋楼,而且是多家租户的老楼,这担子当然很不轻松。无数的联络、沟通,无数的规划、挑战,无数的法律和金融环节,在有官僚主义之称的德国,还意味着无数的文件要准备。简而言之,文山会海千斤担,都要爬着,游着,挑着,咬牙扛过去。有人爱说事上磨,那这就是了,要在事无巨细的实际操作中见真章。
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是钱。他们所需总预算资金为330多万欧,其中直接贷款占39%,股本7%,银行贷款一共占54%,要分别向八家银行告贷。直接贷款标的金额为130万欧,目前已获得承诺的直接贷款是65.89万欧,尚有一半缺口。
有意思的是,这条巷子名Münzgasse,其中Münz可能是姓,但在德语里这个单词本身有钱币或造币厂之义。对着教堂大门的这个“蒙茨13号”,也就是造币厂巷13号,听上去资财无限丰沛,但它到底能不能在这个商业地产如火如荼的年代成功自赎,房客们能否拥有这栋物业、并如愿以偿地过上一种自治的生活,都还未知。不过,目前所能看到的说法主要出自租户这一方,月之暗面又如何?资方如果愿意陈述,真相会不会像罗生门一样更加扑朔迷离?
就这样,走马观花图宾根,老城惊鸿一瞥,始于碰瓷文豪,终于住宅合作社,让我这不相干的路人甲步步牵情。我好奇“蒙茨13号”的未来进展,还真有意去订阅他们的邮件通报。
作者:孙华娟
文:孙华娟图:孙华娟编辑:钱雨彤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