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焕 张慧娴 王梁(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有了“贵我,勇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斗争精神,他一生践行艰苦奋斗,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青年毛泽东的奋斗观回答了中华民族为什么奋斗、为谁而奋斗、怎样实现奋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毛泽东在以后的革命和建设的事业过程中保持终身奋斗的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奋斗为挽救民族危亡——“何以报国,在我学子”
青年毛泽东的奋斗观,蕴含着对于自主奋斗与历史担当的责任意识。毛泽东青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以报仇,在我学子”的坚定信念,他主张:“高尚其理想”,“人之为人,以圣贤为祈向”,反对“稊米尘埃之争”。这种信念,不仅是他个人奋斗的动力源泉,更是他倡导并实践的奋斗观。别人还在为自己的生存感到烦恼时,青年毛泽东已经开始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向。1910年,毛泽东离家求学时,就立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远大志向。1915年9月,在给好友的信中,他提出要“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所学。这之前不久,他在另一封信中慷慨而言:“齑其躬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青年毛泽东强调了奋斗过程中立志的重要性。他认为,青年要立志、立大志、立真志。在一师求学时期,毛泽东和好友们常常身无分文,但他们不屑于谈论身边的琐事,而只谈大事,即“国家、社会、人类、地球、宇宙”。在青年毛泽东看来,奋斗必须敢为“天下之大我”,而舍“自身之小我”,这样的奋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造福全人类。
二、奋斗贵在实践——“读无字之书”
青年毛泽东主张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他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成长,不能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去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在《讲堂录》中提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在一师学习的五年半岁月中,毛泽东发奋学习,读了很多“有字之书”,但他认为这些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致力于现实,做到知行合一。正是秉持这种躬行实践的思想,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好友开启了游学调查之旅。青年毛泽东通过读“无字之书”,弥补了读“有字之书”的不足和局限,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活知识,对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底层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为其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青年毛泽东看来,要奋斗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要以此为指导增加实践的深度,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为国出一份力,解救国民于疾苦。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后的青年毛泽东,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将自己的奋斗观以知识为构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实践的中心、落实到如何增长救国救民的才干上,最终把握历史主动,迎来民众的大联合。
三、奋斗的依靠力量——“民众的大联合”
毛泽东不是一个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一段时期,他的思想是多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杂烩,他自述道:“那个时期,我的头脑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大担任图书管理员,在作为文化和各种思潮聚集地的北京,毛泽东接触到了最初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的罢课、罢工让他看到了民众的力量,研究也转向了现实性的关切,具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湘江评论》成为毛泽东转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见证,在上面发表的论文《民众的大联合》中明确指出改造中国和社会的根本方法是“民众的大联合”,呼唤诸君起来革命,拯救中国。1919年冬,毛泽东再次回到北京,他积极参加新思想的传播活动,一边学习为数不多的共产主义著作,一边运用学习到的内容指导“驱张”运动。1920年夏,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也成为“吾党之哲学”。青年毛泽东逐渐找到中国革命真正可以依靠力量的过程,也是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成长的过程,更是一个为理想求真理的青年的奋斗过程。
四、奋斗永无止境——“自信人生二百年”
青年毛泽东的奋斗观,蕴含着坚持终身学习、终生奋斗的精神。青年毛泽东对未来的伟大前程有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信心。即便中国满目疮痍、尽是黑暗,青年毛泽东也充满信心地说:“中国积弱不振,要使它富强、独立起来,要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长不要紧,你看,华盛顿经过八年战争之后,才得胜利,建立了美国。我们也要准备长期奋斗!”青年毛泽东有信心通过长久奋斗将自己的鲲鹏之志实现,即实现国家之富强,民族之独立。这时期毛泽东的终生奋斗更多充满的是个人主义的浪漫色彩。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这时的内容已经包含了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此后,他更深入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巨大力量,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决心以此为基石,为中国开辟新天地。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毛泽东认定的学习和奋斗终身的思想也就融入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的自信也就有了源头,变得更加理性和科学,奋斗也就有了更持久和深沉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当今时代,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而青年毛泽东的奋斗观正是这样一盏指引前行的明灯。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红色文化记忆传承研究”(23YJC7100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