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凤庆县新华乡:饵块飘香暖寒冬

图片

饵块制作现场

  云南网讯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李亚权 字林玲深冬,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新华乡仿若切换至“饵块狂欢模式”,大街小巷弥漫的米香愈发浓郁,饵块加工售卖迎来热潮,寒冷冬日伴随着饵块飘香变得热气腾腾、温情四溢。

图片

新鲜出炉的饵块

  西密村李正娟的加工坊里,李正娟和她的家人们忙碌着制作饵块,淘米、浸泡、蒸煮、舂捣、揉搓、按压……忙得不亦乐乎。

  “我家做饵块20多年了,日常生活开支几乎全靠这门手艺。”李正娟的丈夫边说边熟练地将舂捣好的米团拿到案板上进行揉搓,使其更加均匀细腻。李正娟则默契配合着将刚揉好的米团按压成各种形状的饵块,并整齐摆放。

  “饵块质地紧实,口感软糯,是我们这里冬至时节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一位前来购买饵块的大爷如是说。他挑选了不同形状的饵块,准备带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这冬日的美味。

  在新华乡,饵块不仅是美味佳肴,更是承载着当地人深厚记忆与情感的载体。它被广泛用作走亲访友的重要礼品,以及婚嫁喜宴、新宅落成等活动的民俗用品。

  “冬至前后寨子里办客事的多,来我们这里定做饵块的也多。”李正娟向笔者介绍,作为民俗用品的饵块制作过程极为讲究,每一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用于婚嫁喜宴的饵块呈长方形,都是成对制作,寓意着好事成双;而用于新宅落成的饵块也叫“花粑粑”,多为圆形,上面印有吉祥图案,配以“四点式”红蓝色颜料,每种颜色八个点,象征着四平八稳、家宅平安。

  无论是作为食品、礼品还是民俗用品,饵块都为新华乡的冬天织就了一幅烟火氤氲、民俗浓郁的温暖长卷。那一缕缕米香,穿梭在邻里乡亲的寒暄问候间,萦绕于一家老小围坐的火炉之上,沉淀在岁月长河里岁岁年年的传统习俗中,成为寒冬里最熨帖人心、最具归属感的独特符号,让每一个冬至都满溢着家的味道、乡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