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大会现场,4名政协委员代表走上主席台发言,围绕民间信仰文化交流、养老机构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建设、活化传承闽南语等议题作大会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协商议政。
区政协委员
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鲤城作为世遗泉州古城核心区,是世界闽南文化的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在推动两岸民间信仰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上具有独特优势。
为促进鲤台民间信仰交流,尤文辉代表区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建议,要加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搭建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队,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举办鲤台民间信仰文化学术研讨,交流研究成果。要利用各平台宣传扩大影响力,促进两地民间信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创新交流机制,鼓励两岸文化文创产业交流合作,为两岸青年搭建交流学习、增进了解的平台。要加快品牌建设,做好文旅产品开发、旅游路线设计,打造具有民间信仰文化特色的品牌,增强互动和交流。
区政协常委
近年来,鲤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何满足“老有所养”的需求,实现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黄金狮代表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建议,要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探索设立区级养老事业公益基金会,多元筹资,受益个人或家庭可购买服务,作为机构经费来源的有益补充。要补充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对资金使用合规性、服务收费合理性的监督,大力培育和引进优质专业养老运营机构,培养专业护理人才。要引导不同类型养老机构以“助餐”、带病养老等为基础,提升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同时要加强养老服务宣传,提升集体养老认可度。
区政协委员
今年,鲤城在全市率先出台《鲤城区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方案(2024—2027年)》,实施创新机制、分类培育、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入园建园、拓展市场、金融支持、人才支撑8个重点任务,并提出14项主要扶持措施,支持企业持续做大做强、梯次升级。
就如何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强链补链主力军作用,谢伟彬代表区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建议,精准对点帮扶,不断扩大创新型中小企业规模,打造专精特新企业矩阵;用好投石智库、五交研究院“两大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咨询、金融服务等N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同时鼓励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品牌,加大服务和扶持力度,用足用好资源优势与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企业引才育才聚才、赋能平台建设等,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区政协常委
闽南语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是闽南人用以交流沟通的语言,见证了闽南地区文化多样性形成和发展。如何整合资源力量,构建一个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方言生态”,成为当前闽南语活化传承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林金苗代表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建议,要搭建“泉腔鲤音”闽南语公益自学平台,夯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发展的语言环境。要用好线上平台资源,用活线下各类阵地,建立一批社区闽南语教学师资队伍,常态化开展闽南文化传播活动。要创新开发校本课程,征集创作方言作品,培养青少年方言学习热情。要积极建设两岸方言保护传承示范区,持续深化对台文化交流,依托“泉腔鲤音”平台开辟侨批相关栏目,为海外华侨华人呈现发音标准、内容优质、情绪饱满的乡音“标本”。
二审:郭巧燕
三审:蔡明思
来源:区政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