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发生多起因挡风被遮挡视线的交通意外。12月6日,江苏泰兴,一辆电动自行车与轿车发生碰撞。交警发现,这辆电动自行车加装了挡风被,导致车主操作受到限制,双手无法支撑缓冲,造成较大伤害。
安装挡风被后,行车阻力也会加大,车身稳定性降低,增加骑行难度。
一些体积较大的挡风被,在行驶过程中还容易夹挂或卷入车轮。
除了安装挡风被,一些车主为了御寒会在骑行时“反穿衣”,双臂直接伸进袖子。这样会导致手臂尤其是手肘处,用力时会遇到衣物阻碍,影响手部操作的灵活性,易引发交通事故。
加装“挡风被”增加火灾风险
除了有交通安全隐患外,给电动自行车加装挡风被还有消防安全隐患。
据介绍,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通常使用聚酯纤维做填充物,绒布做内衬,这两样都是易燃物。
在充电时,车主一般不会特意拆除挡风被,如果充电器或充电线被挡风被盖住,会影响散热效果,很有可能引发火灾。聚酯纤维还很容易发生静电,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目前,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使用挡风被,但消防部门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有保暖效果的安全头盔。上身可选择保暖面料的棉服、羽绒服,使用护膝、手套等灵活性强的保暖装备,切勿将衣服反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冬天骑行时穿着厚实,难免会影响身体灵活度及观察力。因此,骑车通过路口时,一定要“左顾右盼”,确保安全再通过。
此外
关于电动自行车
这些要了解
电动自行车起火可能由哪些问题引发?
电动自行车电池一般有铅酸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等多种类型,各种电池的充电电压并不完全相同,在改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混用,从而导致过充电,进而引发起火爆炸。
电动自行车火灾
如何自救逃生
各位群众:
你们好!冬春季早晚温差大,是各类传染病的易发、高发期。应根据天气做好保暖措施,密切关注年老体弱者、婴幼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够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现就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有关事项温馨提示如下: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
所有人群对流感均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政策,是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其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环境可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隔离期限通常为症状消失后48小时或检测阴性。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有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自然通风等,若身边出现新冠感染者,应及时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如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尽早就医。
三、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人群普遍易感,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四、手足口病
这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患者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五、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患病后要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最好的预防是带孩子接种腮腺炎疫苗。
六、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预防措施:
一、少给孩子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吃多汁的水果,少吃反季的水果,更不要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
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三、合理膳食,保障睡眠、保持运动,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和生活习惯,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
七、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人群普遍易感,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易感人群。
为了做好预防,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幼儿要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要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要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八、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眼睛红等现象,请及时就诊,并遵医嘱,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针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家长应及时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疫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二甲及以上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传染病流行期间,建议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进行手足口、水痘、流感等自费疫苗预防接种,提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应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