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小米第三款车冬测谍照现身,外观与SU7、YU7有所不同,强调内部空间和家庭定位。
02小米早在去年SU7亮相前就已经布局增程技术,计划在2025年发布两款新车型,2026年推出首款增程SUV。
03除小米外,小鹏、极氪等厂商也加入了增程阵营,增程车具有“可用电可用油”的优势。
04今天,小米宣布与“蔚小理”三家开启充电补能网络合作,近3万个充电桩入驻小米充电地图。
05家用SUV市场竞争激烈,小米能否凭借科技基因为市场带来不一样的玩法,值得期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距离小米的第二款车 YU7 于 12 月 9 日官宣,仅仅过了半个月的时间。
小米第三款车的冬测谍照,昨天(12 月 24 日)就已经现身。这辆车的风格取向,和 SU7、YU7 都有一点不一样。
接下来,IT之家就来跟大家一起看看,小米这次“水管爆了”都透露了哪些信息。
01. 外观大变样
尽管只有很模糊的影像,但是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中大型 SUV 并没有采用 SU7、YU7 的家族化运动设计风格。
这种更为方正的车身造型,其强调内部空间、注重家用的定位显而易见。
其实,几个月前网络上已经流传过一张类似谍照。迷彩贴纸上的花纹和侧面的测试车编号,透出浓浓的“小米味儿”。
但当时,很多网友对这辆车是否来自小米还存疑。
如今,这款车与多辆 YU7 一同出现在冬测场,可信度显著提升。
但这里也要提一下,其实汽车行业一直有 Mule Car“骡子车”的概念。厂商往往会在研发阶段,使用现有白车身测试新动力总成和底盘。
如果小米的首款增程车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我们也并不意外。
总之,距离业内预测的 2026 年上市还有一段时间,这款车的外观和配置仍有很大调整空间。
02. 增程,早有打算
小米对增程的布局,其实早在去年 SU7 亮相之前就已经有了端倪。
我们在小米近期获批的专利列表中,也能看到一项名为“发动机及车辆”的专利,可以减小发动机的体积大小、节省车辆的安装空间。
而关于小米增程 SUV 的产品规划信息,也早早就有了传闻。
在今年 9 月,博世发布的技术路线图意外透露了小米汽车的产品规划。
根据该路线图,小米计划在 2025 年发布两款新车型:小米 SU7 Ultra 和代号为 MX11 的首款 SUV。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MX11 的最终定名为小米 YU7。
2026 年,将推出代号 N3 的首款采用增程动力的 SUV 车型。
德意志银行本月发布的投资报告则给出了更加详细的信息,透露了三款小米的“昆仑”系列增程 SUV 的信息。
首款车型、定位更高的 KL3 预计将于 2026 年上市,KL2 与 KL1 则要等到 2027 年。
这么早就已经开启冬季测试,我们对于小米第三辆车的项目进度并不担心,而对于“北京欠车王”的产能情况更加担忧。
据爆料,小米本月的累积锁单,几天前就已经突破了 2 万台。
目前 SU7 标准版的预计交付时间,仍然排到了 21-24 周后,也就是要等到明年 5 月底、6 月初才能提车。
希望小米汽车二期工厂能够早日落成投产,让 YU7 及未来的后续车型有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03. 神秘液体,我们暂时还离不开
不只是小米,好几个此前被认为是“纯电阵营”的厂商,今年都加入了“增程大法”。
今年 11 月,小鹏发布了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而其中的“鲲”就是全新的超级增程系统。
小鹏超级增程系统纯电续航 430km,综合续航 1400km,支持 5C 超充,电驱 CLTC 效率 93.5%。
此前消息称,小鹏首款增程汽车为大型 SUV ,将于 2025 下半年量产,以 G9 为原型车开发。
极氪也正在研发新一套适合大型车辆的电混技术,这套系统将会在大型 SUV 和 MPV 车型上使用,具体车型将会在明年 4 月份的上海车展亮相,下半年正式上市。
阿维塔在加入增程阵营后,10 月和 11 月的单月销量都突破了 1 万辆,效果立竿见影。
“销量不够,增程来救”,这句话可以说是话糙理不糙了。
说起增程车吃香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可用电可用油”的特质,理论上不仅不会有纯电车的续航和补能焦虑,综合续航及行驶体验还能超越传统的燃油车。
04. 增程 + 纯电,两条腿走路
除了新车的“小道消息”,小米今天(12 月 25 日)上午相继官宣,携手“蔚小理”三家开启充电补能网络合作。
其实官宣合作之前,我们也可以在这些充电站为小米 SU7 充电,那么有什么不同呢?
蔚来:支持在充电地图中实时查看蔚来充电场站的动态数据,同时支持小米汽车 App 扫码充电;
小鹏:支持在充电地图中实时查看小鹏充电场站的动态数据,同时支持小米汽车 App 扫码充电与即插即充服务;
理想:部分充电桩支持小米汽车 App 扫码充电,更多功能敬请期待。
这样一来,又有近 3 万个充电桩入驻了小米充电地图,未来小米车主在“蔚小理”三家的充电桩充电时,体验会更加无缝。
大家一起投入和共享充电基础设施资源,从长远看对企业和用户各方都是利大于弊的。
家用 SUV 赛道竞争激烈,理想、问界、零跑等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小米在运动车型市场取得初步成功之后,能否凭借其“科技基因”为家用 SUV 市场带来不一样的玩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