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地名背后山西史 | 洪洞:改名遮掩的小心思

图片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连缀历史,窥见华夏。《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本期讲述“洪洞地名的由来。 
洪洞:改名遮掩的小心思
《百家姓》 里,“赵”排第一位,“杨”排第十六位。而2019年,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推出的全国姓氏报告中指出,“杨”排第六,“赵”排第八。可见,从古至今赵、杨都是大姓。这两个姓,都起源于山西洪洞县,但可惜的是,从县名上一点儿端倪也看不出来。
过去则不然,县名里明确标识着历史渊源。
图片

▲洪洞大槐树景区照片

现在的洪洞县,是两个县合并的。1954年,洪洞县和赵城县合并,称洪赵县;1958年,复改为洪洞县。再往上追溯,赵城县是隋义宁元年设置的县。因赵姓始祖造父所封之地而得名。造父,嬴姓,和秦国同出一脉,都是商纣王时期大臣飞廉 (或作蜚廉) 的后代。造父是西周著名的御者,深得周穆王的信任与赏识。传说周穆王去西边的昆仑山旅游,东边的徐偃王叛乱,造父驾车载着周穆王日行千里,及时赶到,大破徐偃王,平定了叛乱。为酬谢他,周穆王将造父封在赵地,因以为氏,称赵氏,成为战国时赵国的起源,也是现在所有赵姓人的祖先。还有种说法是,当时尚无赵地,因造父封于此,才称“赵”,所建城邑被称为“赵城”。因为“造”与“赵”,这两个字,读音、字形、含义都很相近,估计原来是一个字——“造”是到某地,而“赵”是急行。

图片

▲洪洞广胜寺照片

义宁二年 (618 年),杨县被改为洪洞县,这是因境内“洪崖古洞”而得名。而杨县历史就悠久得多。它在春秋时是晋国杨氏县,西汉时改杨县。晋国的杨氏出自老牌公族羊舌氏。羊舌氏家有位贤人,名肸,字叔向,晋国把所灭之姬姓诸侯小国杨国之地封给他,从此就有了杨氏一族。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史称“杨食我”,他帮助祁盈作乱而惹祸烧身,连带羊舌氏一族被灭,封地被晋国公卿瓜分。子孙避难,跑到陕西华山附近,世代蕃息,便有了华阴杨氏,或者叫弘农杨氏,从汉朝开始,就成为名门望族。
众所周知,隋朝的国姓是杨姓,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坚持认为自己出自弘农杨氏,所以,他认杨食我为祖宗、杨县为祖地。然而,杨县改洪洞县的第二年,即公元 618年,也就是唐朝开国的武德元年——李渊在前一年攻克了长安,扶持隋代王杨侑为傀儡,是为隋恭帝,年号义宁。当年五月,李渊逼恭帝禅位,唐朝建立。
新朝开基,万象更新,怎么会容忍“前朝伪姓”光天化日地出现呢?地名这种字眼,难免会出现在朝廷各种诏令、奏议等文件中,更名不会让它继续碍眼,也是理所应当的。至于说各种志书里都记载改名发生在隋朝义宁二年,而不是在唐朝武德元年,那就更好理解了,面子上可能需要遮掩一下。

• 本期文章素材来源于《地名背后山西史》,作者李玉,山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 本期背景音乐素材来源于盒子有话《古风——中国风东方弦乐环境铺垫》、盒子有话《历史纪录片配乐》

• 本期音频素材来源于抖音账号“环宇故事汇”2023年12月27日发布的作品原声片段

• 本期朗读原声:王擎

• 本期音频制作:王擎



一个征集




  您喜欢录音吗?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

  录制您自己的声音,也许下一期节目里就能听得到!


录制要求:

  1、本期征集和下期节目主题相关的录音文件,即和山西有关的素材内容。

  2、音频格式为mp3,音频可为无特殊音效的干声,也可自己加垫乐。

  3、音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您可以将自己录制好的音频发送至邮箱

  我们将择优发布。期待您的分享!



图片



编   辑 / 孙齐
审   核 / 巩彦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