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近日,殡葬专业的话题再一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民政职业大学2024级新生中,来自浙江金华的陈雪彤以601分的高考成绩位居第一。她选择这所今年刚升格为职业本科高校的殡葬专业就读——这也是我国殡葬行业首个职业本科专业。
由于历史传统与文化等因素,长期以来国人都对“死”以及与“死”相关的服务行业带着很深的忌讳与偏见。世易时移,社会需要更高素质和专业的殡仪服务人才,学生往往一入学就被“预定”,且薪资比较高。去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一位教师透露,殡葬专业的就业率接近100%,学生甚至未毕业便被多家单位提前预订,作为专科专业,录取分数线连续几年超过了本科。陈雪彤之所以选择殡葬专业,“好就业”便是一个主要原因。
殡葬专业的走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不少人依然对这个“小众”专业不怎么了解,甚至有不少误解。比如,有人觉得所谓殡葬就是运尸火化之类的杂事而已,基本上人人会做,无非混张文凭而已,而相关高校则是在趁机“收钱”;一些人对殡葬从业者怀有“恐惧”心理,报道中一位女生学殡葬后亲戚递红包手都发抖……
殡葬专业的全名是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不仅是培养殡葬服务的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传播生命文化理念,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生死观,让大家重新定义和认识殡葬行业,实现“逝有所安”。与其他专业一样,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蒙混过关的。
随着观念的变迁,更多人希望殡葬仪式中多一些个性化元素,让逝者更有尊严地完成生命的谢幕。正是基于对更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殡葬本科应运而生。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专科着重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调技能;对于本科来说,学校希望学生在掌握相应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具备从事殡葬行业前端的研发、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推动引领行业发展。
相比之下,改变公众观念更为艰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要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途径加强死亡教育,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避讳心理,学会正确看待死亡和殡葬行业。另一方面,殡葬行业也要努力提升自身形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相关学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死观和对于生命的尊重,在服务于逝者和逝者家属时,能够将温情传递,融化公众心中的固有观念。
《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测,到2026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亿元。截至今年1月,全国1547所高职院校中,培养殡葬行业人才的只有9所,毕业生每年不足千人,而全国殡仪馆每年的人才缺口在万人左右。“小众”专业背后,面对的是一个“大民生”行业,且现有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够高,限制了殡葬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亟待破局。
殡葬本科“火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反映了社会对殡葬行业认知的逐渐转变和人才需求的增加。然而,要真正实现殡葬行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摒弃传统的忌讳与偏见,从加强死亡教育、提升行业形象、推动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发力。想让“生命摆渡人”赢得更多的尊重,依然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