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美国国防部拨款2.537亿美元给威廉姆斯国际公司,扩建燃气轮机发动机生产设施,以满足对美国防部武器产量增长的需求。
02英国启动磋商以制定2030年汽油和柴油汽车淘汰计划,将围绕“向零排放汽车过渡”征询意见。
03美国OpenAI公司正在研发实体智能机器人,并重新启动了解散4年的内部机器人开发团队。
04此外,美国量子计算公司Rigetti推出84量子比特Ankaa-3量子计算机,在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方面取得突破。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美国国防部拨款2.537亿美元,扩建燃气轮机发动机生产设施
据美国防部12月23日消息,美国防部通过《国防生产法案》 向威廉姆斯国际公司拨款2.537亿美元,扩建燃气轮机发动机生产设施。该拨款将使威廉姆斯公司能够提高发动机产能,满足美国防部对鱼叉、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远程反舰导弹、战斧和其他精确打击武器产量增长的需求。
英国启动磋商以制定 2030 年汽油和柴油汽车淘汰计划
据英国政府12月24日消息,英国启动磋商以制定 2030 年汽油和柴油汽车淘汰计划,将围绕“向零排放汽车过渡"征询意见。本次磋商提议更新零排放汽车( ZEV )指令,规定了到 2030 年的零排放汽车和货车制造商的销售百分比。英国交通部统计,日产、 Stellantis等超过三分之二的已英国建厂或销售的汽车公司承诺在 2030 年全面转向电动汽车。
美国OpenAI公司正在研发实体智能机器人
据Information网12月25日消息,美国OpenAI公司正在研发实体智能机器人,并且重新启动了解散4年的内部机器人开发团队。目前,OpenAI已经投资了Figure AI、1X、Physical Intelligence三家实体机器人公司,所使用的高级视觉、智能语音以及图形神经网络系统由OpenAI的GPT系列模型提供。
美国量子计算公司Rigetti推出84量子比特Ankaa-3量子计算机,在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方向实现突破
据量科网12月24日消息,美国量子计算公司Rigetti推出84量子比特的Ankaa-3量子计算机。该量子计算机采用全新的低温硬件设计、精确可控的门架构以及独特的量子比特电路金属沉积工艺,在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方面取得突破。其iSWAP门的平均保真度达到99.0%,而fSim门的平均保真度更是高达99.5%。据悉,Ankaa-3现已通过Rigetti量子云服务平台提供给其合作伙伴,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登陆亚马逊Braket和微软Azure平台。
英国国防部宣布成功测试新型“颠覆性武器”,可利用无线电波击落无人机群
据DefenseScoop网12月23日消息,英国国防部宣布成功测试了一种“颠覆性武器”,该武器可利用无线电波击落无人机群。这款新型车载射频定向能武器(RFDEW)能够在最远一公里的距离外有效摧毁成群的无人机,且击落单架无人机的成本仅约为10便士(约0.91元人民币)。英国国防部的新闻稿解释说,“该武器使用高频波干扰或破坏无人机等设备内部的关键电子元件,导致其失灵或坠落。”
美国神经技术公司开发生物混合脑机接口,使用活体神经元做“电线”
据脑机接口产业联盟12月24日消息,美国神经技术公司Science正在开发一种生物混合神经(脑机)接口技术,使用经过高度工程化的干细胞衍生神经元,将其嵌入电子器件中,在体外培育后移植到大脑中,与大脑形成新的生物学连接。这是一种全新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路径,设备带宽比当前最先进的设备高出数个数量级,同时避免了将导线植入大脑所带来的损伤和限制。
Nature首次发布中国领衔发起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白皮书
据深究科学公众号12月24日消息,国际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十八位两院院士和十八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π-HuB计划)白皮书,标志着在重大科学问题凝练和全球合作共识凝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预示着生物医学领域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全球环境基金批准6800万美元用于农业粮食体系解决方案
据FAO官网12月24日消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协助22个国家从全球环境基金(GEF)获得6800万美元资金,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气候变化和污染等问题。这些项目预计将撬动额外2.73亿美元联合融资,并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组织合作,推动全球环境目标。
诺奖团队设计新型蛋白纳米笼用于药物递送
据生物世界公众号12月25日消息,诺奖得主美国华盛顿大学大卫·贝克团队受千纸鹤折叠对称性启发,设计出新型蛋白纳米笼用于药物递送。这种纳米笼直径可达100纳米,体积是AAV病毒衣壳的90倍,包含多达960个蛋白质亚基,展现了蛋白质设计的突破,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如细胞靶向和基因递送中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美国聚变公司正在计划建造全球首个聚变发电厂
据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12月24日消息,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拆出来的私营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计划在弗吉尼亚州建造全球首个电网规模的聚变发电厂。CFS已与Dominion Energy Virginia达成协议,后者将提供拟建场地的租赁权以及一些开发技术。CFS称聚变发电厂建成后,将产生约400兆瓦的电力,足以为大型工业场所或约15万户家庭供电。目前,CFS正在马萨诸塞州德文斯的总部完成其聚变演示装置SPARC的开发,该装置预计将于2026年产生其第一束等离子体,并有望实现净能量增益。
美国核能公司NANO与区块链技术公司合作,建立由核能驱动的AI数据中心
据小堆观察12月25日消息,美国核能初创公司NANO Nuclear Energy与区块链技术公司Digihost Technology签署谅解备忘录,利用先进核能帮助Digihost位于New York州北部的60兆瓦电站向无碳能源转型,并支持后者的AI驱动数据中心和数字资产主机托管计划等。据悉,NANO公司正在开发固体堆芯电池反应堆ZEUS和低压冷却剂反应堆ODIN,并计划于2030年前进行部署。
澳大利亚公司完成氢电驱动飞机螺旋桨旋转测试
据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12月24日,澳大利亚Stralis Aircraft公司在布里斯班机场成功完成了氢能电动推进系统地面测试,该事件为澳大利亚首架氢能电动飞机试飞铺平了道路。这次测试使用实验机“Clyde”,成功完成了氢电推进系统的旋转测试。Stralis Aircraft公司预计,氢电飞机将在燃料消耗和发动机维护方面节省约50%的成本,在航空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美国海岸警卫队收购商用极地破冰船
据Baird Maritime网站12月25日消息,美国海岸警卫队已从美国公司Edison Chouest Offshore的子公司接收“Aiviq”号破冰船,将在极地安全巡逻舰交付之前支持海岸警卫队任务,以加强美国在北极的存在。服役后,该船将更名为Storis(WAGB 21),并部署在阿拉斯加朱诺的母港。美海岸警卫队表示,此次收购是增加美国在北极行动存在的关键一步,为了满足极地地区的运营需求,其需要一支由8到9艘极地破冰船组成的舰队。
美国雷神公司将为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生产“战斧”导弹
据国防邮报网12月24日消息,美国雷神公司已经获得美海军授予4.012亿美元的全速生产合同,用于生产131枚 “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雷神公司将向美国陆军交付26枚导弹,向美国海军陆战队交付16枚,向澳大利亚交付11枚导弹,向日本交付78枚导弹,此项工作预计将于2028年3月完成。据了解,“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自2021年推出,具备升级的弹头、导航和通信功能,使其更难受到电子干扰。其中,Block Va和Block Vb两个版本将分别用于打击海上与陆上目标。据报道,澳大利亚和日本在过去几年来一直在寻求购买这种远程巡航导弹,以加强海军火力,对抗崛起的中国海军。
中国首个无人船测试管理省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据国际船舶网12月24日消息,全国首个针对无人船海上测试的省级地方标准《无人水面艇和小型智能船舶海上测试管理规范》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8日正式实施。本规范适用于无人水面艇和小型智能船舶(船长大于等于5米且小于20米)进行自主航行或远程控制航行测试时所涉及的各项管理工作。具体内容涵盖基本要求、测试大纲、风险评估、测试通报、航前检查、测试过程保障以及测试报告及数据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框架。该规范的实施是我国无人船艇和智能船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推动我国无人船艇和智能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日本加紧推动军事装备出口
据参考消息网12月25日消息,日本政府为了培育国内防卫产业,正加快扩大防卫装备品出口。除了向美国提供导弹、与英国和意大利共同开发下一代战斗机外,日本还为向印太国家出口防卫装备品铺路。据悉,日本政府2014年制定“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2023年首次从根本上对原则进行修改。根据修订后的原则,日本也可以将其生产并组装的成品武器出口到给予日本“生产许可”的授权国。此外,原则也允许日本出口没有杀伤力的防卫装备零部件。
乌克兰组建全球首支无人作战部队
据evrimagaci网站12月24人消息,乌克兰组建部署了全球首支无人作战部队,并开展执行了对驻哈尔科夫北部利普齐村俄罗斯部队的袭击任务。该部队隶属于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第13旅,涉及部署遥控无人侦察机、布雷车、自杀式FPV无人机、侦察用无人车、机载机枪无人车等装备,替换了该旅所有地面人员执行作战行动。乌克兰特许旅参谋长马克西姆·戈卢博克表示,无人作战部队作战旨在大幅提升作战人员生存能力。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欧空局签署载人航天合作协议
据thehindubusinessline网站12月24日消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欧空局正式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双方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合作。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航天员培训、实验开发与集成支持、人与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实施以及联合教育与推广活动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欧空局将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加甘扬(Gaganyaan)载人航天计划提供支持。
美国太空训练与战备司令部成立首支网络靶场中队
据spaceforce网站12月22日消息,美国太空训练与战备司令部成立首支网络靶场中队,即第33靶场中队(RGS)。第33靶场中队由新任指挥官布兰登·威尔逊中校领导。该中队将运营和维护由太空部队网络中队构建和使用的范围环境,掌握网络操作测试和训练基础设施能力的战术控制权,以支持高级测试、培训和跨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操作的机构间合作。
俄罗斯将装备新型“山杨”战略导弹系统
据国防科技要闻12月23日消息,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称,俄罗斯基于新的国家军备计划框架,将重点发展先进“萨尔马特”和“山杨”(Osina)战略导弹系统。“山杨”是俄罗斯首次披露的导弹型号,旨在对抗当前和未来的导弹防御系统。《原子能科学家公报》在2024年3月表示,“山杨”-RV导弹正在处于研发阶段,采用机动配合发射井方式的发射,是“亚尔斯”-M导弹的现代化版本。
英国政府为三家在轨服务企业提供资助,以制定在轨服务基本规则
据astroscale网站12月23日消息,英国政府为日本Astroscale、瑞士ClearSpace和意大利D-Orbit三家在轨服务企业提供69万英镑(约合86.9万美元)资金,开展“监管沙盒”项目,为交会和接近操作 (RPO) 制定基本规则。三家公司将通过“监管沙盒”项目开展RPO任务,促进监管机构了解新兴技术,并为其提供监管信息。英国希望通过提升对RPO任务的监管能力,为在轨服务、装配和制造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218批2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包括13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卫星
据space网站12月12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发射218批2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7589颗,包括2875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6888颗“星链”在轨,包括375颗直连手机卫星。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4年的第135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128次发射。
加拿大将于2025年征收中国太阳能产品和关键矿产关税,并于2026年对半导体、永磁体和天然石墨征收关税
据Cole international 12月20日消息,加拿大政府将于2025年1月起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和关键矿产征收新关税,并于2026年对半导体、永磁体和天然石墨征收关税。这些措施是加拿大为应对所谓的“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而采取一部分行动,有望鼓励加拿大本土生产并减少对中国进口的依赖,旨在保护加拿大产业免受中国商品的影响。据悉,加拿大政府经常利用其对华立场作为筹码,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明,加拿大与其在对抗中国的立场是一致的。如果加拿大未能阻止毒品和非法移民跨越美国边境,特朗普将在上任第一天对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开发3D打印自适应天线,有助于未来军事和太空研究
据3D natives 12月25日消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APL)通过3D打印开发自适应镍钛合金天线,有助于未来的军事和太空研究。传统天线都是刚性的,不灵活。镍钛合金是形状记忆合金,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可以恢复其原始形状,非常适合不断变化的应用条件。未来,柔性天线将为军事行动提供新的可能性,可以实现动态通信。由于其适应性,该天线还可以覆盖电信和工业领域的许多移动网络,可以更好地适应短距离和长距离通信之间的切换。另一个可能的用途是用于太空探索,该天线可作为太空任务的自适应解决方案。
韩国开发出全球首个采用机器人和传感器的核素分离技术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12月24日消息,韩国原子能研究院(KAERI)宣布开发出全球首个采用机器人和传感器的核素分离装置新概念。核素分离是将特定核素与反应试剂相结合,从熔融的放射性废物样品中分离出各个核素的过程。传统的核素分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动方法,利用重力将试剂添加到分离容器中;另一种是自动方法,使用泵和复杂的管道系统来控制试剂的注入。然而,手动方法难以精确控制试剂的速度,而自动方法则存在阀门和管道易残留放射性样品的问题,需要频繁清洁,影响了分离效率。KAERI开发的新型核素分离装置采用了自动化方法,并引入了不接触放射性样品的液体处理机器人来插入试剂。这种设计不仅避免了样品残留和堵塞的问题,还显著减少了管道的数量,使得与放射性样品接触的部件可以轻松更换,从而完全消除了交叉污染的风险。此外,该装置还首次采用了非接触式传感器。当试剂完全注入后,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分离容器内吸附剂对核素的吸附或分离过程是否完成。这一创新设计使得分离过程更加精确,与现有的将泵运行一定时间的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