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也叫胆结石,按照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约1/3的胆囊结石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急性发作时常常引起剧烈腹痛,可诱发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甚至导致穿孔、癌变等。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胆石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胆石症?来听听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双怎么说。
胆囊功能虽强大,但也很容易生病
胆囊,状似梨形,依附于肝脏下方,发挥着浓缩、储存胆汁等功能,肝细胞每天大约分泌800—1000毫升胆汁。非消化期,胆汁经肝管转入胆囊内贮存;消化期,胆汁由肝脏和胆囊排入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当患有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时,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红素超标,易形成结晶沉积在胆囊或胆管内;经常吃高胆固醇、高脂食物,会让胆固醇浓缩变成晶体;不爱吃早饭,易造成胆汁淤积;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家族史、肥胖……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患胆石症的几率。
这五类人群,更容易被胆石症“盯上”
1.肥胖、体重过快下降的人
肥胖人群患胆石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4倍。
2.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人
糖尿病患者合并胆石症是正常人的2—3倍。
3.女性受雌激素影响,更易患胆石症
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抑制胆汁酸活性,导致胆汁淤积,提升了女性患胆石症的几率。
4.随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患胆结石的风险增大
成年人的胆石症发病率为1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在80岁时胆石症的发病率可高达60%。
5.饮食不规律,尤其是长期不吃早餐的人
平时一日三餐无规律、尤其是经常不吃早餐可能导致胆囊收缩不规律,胆汁会在胆囊内过度浓缩,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结石。
得了胆石症怎么办?及时就医是关键,久拖不治后患多
虽然很多胆石症没有症状,可长期刺激胆囊会出现慢性胆囊炎;结石嵌顿到胆囊管并发生梗阻,就可能导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出现剧烈腹痛、反复寒战发热的症状;一旦结石排入胆总管,不仅会出现腹痛、寒战高热的症状,还会出现胆管梗阻,引起黄疸、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胰腺炎。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定期体检观察;症状较轻、结石较小的情况,可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保守治疗方式;症状严重、结石较大或数量较多的情况,手术治疗是首选。
刘双提醒:得了胆石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胆囊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甚至会引起化脓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加重病痛的同时,还会造成肝损害、胰腺炎等,增加医疗难度、延长治疗时间。
因此,胆石症患者应及时就诊,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