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云南省会小学堂的生态课

图片

  《国文教科书》内页

  作者 尹仑 李有文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和实施新的教育制度等。1903年,云南总督林绍年于昆明开办十一所省会小学堂,标志着云南小学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在这一背景下,当时的“云南学务公所图书科售书处”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刊印了这本百年前的教科书,书的名字是《初等小学堂五年完全科国文教科书》(以下简称《国文教科书》),由当时的云南“省会小学堂”使用,距今已有一百二十一年。这本《国文教科书》是一本综合性的教科书,全书分为一百课,翻开细读,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书中一百节课的内容除了历史、文化、算术和道德等内容之外,还有大量关于生态的课程,细数之下竟有二十四节课,接近整本教科书内容的四分之一。

  《国文教科书》中的生态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由于当时还没有明确的生态学学科概念和学科分类,这些生态课程的内容很分散,有植物、动物、昆虫、河流、山川、气候、风、雪、雹等,为了让今天的读者更容易上好这堂百年前的生态讲堂,我们从今天全球关注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两大生态议题来讲解这堂百年前的生态讲堂。

  气候讲堂。在《国文教科书》中关于气候的课程共有七课,分别是“我国气候”“雹”“落叶”“风”“旋风”“大雪”“地球五带”。上述六节课,既有关于整体气候的课程,也有气象灾害的课程,还有反映气候变化的物候课程。

  关于整体气候,《国文教科书》首先讲了我国的气候“寒暑适中”,并与世界上其他极端气候地区进行了比较,认为我们国家气候宜人。随后讲了地球的气候,概述了全球五个气候带的范围和气候特征,并配以图示,让人们对全球气候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关于具体天气现象,《国文教科书》着重讲了“风”和“旋风”,例如第七十九课“风”讲道:“地球之上,空气弥满。空气因热而涨,涨则轻而上升,他处冷空气来补其缺,往来动荡则为风。风之方向随地势气候而殊,我国东南滨海、西北多陆,夏日炎热、冬日严寒,故夏日之风多来自东南,冬日之风多来自西北也”。这一课解释了什么是风以及风产生的原因,然后依据地势分析了我国夏季多东南风而冬季多西北风的原因。

  关于气象灾害,《国文教科书》有两课,即“雹”和“大雪”,提到了当时冰雹灾害给人们特别是农民带来的严重危害,即毁坏房屋和庄稼,老百姓深受其害。

图片

  《国文教科书》内页

  关于反映气候变化的物候现象,《国文教科书》在“落叶”一课里讲道:“秋风初起庭树叶落。师谓弟子曰:‘春日气暖则树叶滋生,秋日气冷则树叶零落’”。这一课以树叶的滋生和零落为物候现象,来判断气候的冷暖变化。

  生物多样性讲堂。在《国文教科书》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课程共有十七课,内容分别为“蜻蜓 附益虫图”“鹦鹉”“葡萄”“李核”“鹰”“蝗 附害虫及益鸟图”“柿”“蟹”“钱塘江”“水”“土壤”“河流”“江流”“草 附图”“竹”“太行山”“长白山”。这些课程可以按照今天生物多样性在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三个层面来划分:在这十七节课中,最多的是关于物种多样性的课程,并且细分为了动物、植物和昆虫三类课程。

  首先是动物课程,包括了“鹦鹉”“鹰”和“蟹”三课。以“鹰”为例,课程讲道:“鹰,鸷鸟也。视力甚强,虽高飞数十丈亦能俯瞰地上之物,羽健而喙锐,爪利如钩,善摄小鸟食之。鸢与鹰相似,鹰食鲜物,而鸢兼食腐物,凡鸟兽鱼虫已死者,鸢皆食之,使地方清洁,颇为有益”。这一课把鹰和鸢进行了比较,强调了鸢和鹰的主要区别在于鸢同时食腐的特性。

  其次是植物课程,最具特色的是第六十五课“草”,课程讲道:“草之种类甚繁,而生长甚易。随处滋生,春夏之时青葱繁茂。秋冬之时霜雪既降,渐黄而枯。其根埋伏土内,经年复生”。为了说明“草之种类甚繁”,这一课除了文字以外还有详细的附图,用直观的图画呈现出了草类的多样性。在这一手绘的图画中,共绘制了16种草,分别是蒲、萍、藻、芦、灯芯草、马兰子、莠、蒺藜、车前、艾、兔丝、白茅、大黄、半夏、豆蔻、苜蓿。

  再次是昆虫课程,最具特色的是第十八课“蝗”对蝗虫的讲解:“蝗食稼穑,为农家之害虫”。同时这一课中不仅讲了蝗虫,而且还讲了其他害虫,还有害虫的天敌“益鸟”,并列举和绘制了几种益鸟:白头翁、鸠、雀、鹤、雉、雁、伯劳。

图片

  《国文教科书》封面

  这一堂百年前的生态课堂不仅讲授了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智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生态环境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对国家的生态自豪感。正如在第二课“我国气候”中所说的那样:“我国气候寒暑适中,冬无苦寒、夏无酷暑,春秋温和、尤为宜人,我等生于此间,讵非大幸乎”。在新时代,我们要汲取这一生态智慧,继承和发扬孕育于生态智慧中的对国家的生态自豪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