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桑洛
一
一日,大美食家袁枚去个某观察家吃饭。这位素以美食鉴赏家著称的袁子才,他的到来无疑让观察间主人与厨师倍感压力,又深感荣幸,却也激发出无尽的厨艺创意。厨师们发动所有的资源,动用了尽可能的食材、佐料、餐具,准备让袁枚大快朵颐。
如果能让袁枚点个赞,那我在餐饮界就扬名立万啦!朱姓的厨子,满脸的横肉在江南的春风中颤啊颤,笑意让眼睛成为初一的月牙缝。
盛宴伊始,各式佳肴如同绽放的花朵,纷纷在袁枚眼前展开。盘中之食,色泽鲜艳,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丝竹之声悠扬动听,歌女长袖翩翩起舞,淡淡的香熏宛如一股春风,掠过袁枚的鼻尖,让他不禁轻闭双眼,沉醉其中。
袁枚轻捻玉箸,夹起一种种佳肴,细细品味。他的脸上不时露出满意的微笑,仿佛每一道菜都在他的舌尖上跳跃,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临近尾声,当主食饭粥上桌时,袁枚的眉头却微微一皱。那饭粥色泽暗淡,颗粒粗糙,显然无法与他之前品尝过的美味佳肴相提并论。
袁枚举箸一尝,只觉得难以下咽。他勉强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仿佛从云端跌落至地狱。
袁枚不喜掩藏情绪,拂袖而去,宴席不欢而散。朱厨子肥呼呼的手拧着白绸布,看着原本吃得欢的袁子才突然变脸,不明就里,怔成观察家花园里沧桑的老榆树,沐浴着初春的烟雨。
袁枚悻悻而归。回到随园家中,他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却难以平静,感慨万分,闭眼就是那粗粝不堪的饭粥,不禁长叹一声,随后不可以思议的大病一场。
为了饭粥,大病一场,痴若如此。
病后康复。袁枚让童子磨墨铺纸,提笔写下:“一碗粥,必水米融洽,柔腻如一。曾在某观察家用餐,诸菜尚可,饭粥却粗粝,我勉强咽下,回去就生了一场大病。”
“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最甚”,饮食之中,百味之本是饭是粥,而非各种奇珍异菜。袁子才自谓平生九大爱好,第一是“吃饭”,读书排在最后,真是吃货的大实话。他深信,只有真正懂得品尝食物的人,才能领悟到生活的美好。
偶尔翻翻他的《随园食单》,吃食之精细,品类之多,让人诧舌。我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资深吃客的根本。比如他说饭,是“百味之本”,他说“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比如他说粥,“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因为某宴请,饭粥不可口,回去大病一场,此乃真食客也。
饮食之中,百味之本是饭是粥,而非那些奇珍异菜。一碗普通的饭粥,虽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生活的真谛。
小时候夏日的傍晚经常喝粥。父亲会在下午出门干活前,用高压锅给全家煮上一锅浓浓的米粥,回家之后,烙个干菜或是雪菜饼,全家小凳子一坐,蒲扇一摇,在小小的天井里,吸溜吸溜喝粥,就是很快乐的景像。现在,吃的东西越来越丰盛,当年那一碗白粥的幸福,却是很难找得到了。
饮食如此,生活也如此,如袁枚喝对清粥的执念,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真谛,这才是普通的人生吧!
二
袁枚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 (1716年3月25日),出生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慈溪,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集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为一身。后世称之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连乾隆皇帝都看过他的文章,连连点赞。
袁子才从小就天资聪慧,九岁读诗文,十二岁考中秀才。乾隆三年(1738年)秋,24岁参加朝廷科考,获二甲第五名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年),袁枚27岁因散馆考试不合格被外调做官,曾任沭阳(1743年-1745年)、江宁、上元、溧水等地知县。在各地为官时,他勤于政务、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前途一片光明。
袁枚33岁那年,因父亲病逝,循例回家守孝。期满复出后,又到陕西做过短期小官,不到40岁时,就以赡养母亲为由辞官回家,以后再也不做官了。
不到40岁,就完美退休,人生的多大乐事啊!
为官期间,袁枚秉公办事,不怕权贵,做出不少政绩,但是官场也是最大的“染缸江湖”,互相倾轧最为寻常,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说“然士大夫宁为权门之草木,勿为权门之鹰犬,何也,草木不过供其赏玩,可以免祸,恰无害于人;为其鹰犬,则有害于人,而己亦难免祸。”
1748年,辞官前一年,袁枚在南京买下一处破败花园,名之为“随园”,奉亲之余,筑山房,品佳肴,并亲力亲为种上了花菜蔬果,当上了诗情画意的富贵闲人。
至于有很多人说,一介穷小官的袁枚,家境出身也非富豪,为何突然暴富,买得起随园,没有一个确定的史料记载,有很多的推测。
不过,历史上一个有的骨性和才气撑起了品性的袁枚,造就了世间唯一的随园。随园,也有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主人。
白米粥。资料图。视觉中国。
三
将“大观园”与“随园”相提并论,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但事实上却丝丝扣扣重叠在一起。
“随园”,据说曾是曹雪芹家族园林,也或许是《红楼梦》中那如梦如幻的大观园的缩影。然而,时运不济,曹家遭遇抄家之劫,这园林也随风飘摇,最终流转到了江宁织造隋赫德的手中,那时它被称作“隋园”。之后,历史的轮回并未因此而停歇,隋家亦遭遇变故,园林再度易主。
当袁子才踏上这片曾经的繁华之地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破败景象。园中百花凋零,春风无力回天,唯有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沧桑。然而,袁枚却看到了其中改变的可能,他决心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
他挥舞着双手,如同一位魔法师,开始了他的改造之旅。他随高而筑楼,依溪而建亭,跨涧搭桥,傍流造舟。他在园中开辟池塘,筑起楼台,搬来怪石,更亲手植下数竿绿竹。那绿意盎然的竹林,仿佛是他心中的诗篇,倾诉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期待。
他写道:“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这诗句如同他的改造理念,不拘一格,充满创意。他让随园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更令人称道的是,袁子才并没有将随园封闭起来,而是敞开了大门,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领略到这片土地的美丽。他写下了这样一副门联:“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性与自由的尊重。他还“山上遍种牡丹,花时如一座绣锦屏风,自然照耀,夜则插烛千百枝,以供赏玩”,这真的是财大气粗啊!
美是需要分享的。每逢佳节,随园总是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赏花、观景、品茶、聊天,享受着这片土地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而袁枚,也在这里展现了他的另一大爱好——美食。他亲自下厨,用心烹饪每一道菜肴,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品尝到他的手艺。
随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园林,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聚集地。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袁枚的才华与智慧。
如今,它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距离袁子才身后一百多年,我们小时候,基本上的公园都用围栏和铁门圈养着,入门都需要购买一张窄窄的门票。现在虽然大部分的公园都已经取消门票,但距离袁子才那年代,时光已经又已经过了很多年很多年。
如果你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让你清掉栅栏与篱笆,随意邻居与村民观看,现在我们都缺乏袁子才那样的勇气。
我常将“随园”与我们家乡的李渔的“芥子园”相比较,文人造园的情怀都相通,将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倾注在一石一树,一花一草,一亭一阁之中。随园的开放肆意是历代私家园林之中绝无仅有的,更多的是如“芥子园”般的小小洞天,在小小有限的天地里,营建自己的一个小小“乌托邦”。
现在我们也有一些园林投入重点,造得美奂美轮,但终究没有以前的文人墨士的气息,少了点什么。
园林中一草一木,需要浇灌的不仅仅是水,施的复合肥,需要的是朝夕相伴,诗词歌赋的赞美,相知的默契。
四
没有围墙的随园,体现了袁枚的胸襟气度。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也体现在交友之道。
袁子才交友,不以群聚类分,不限于贤士之间。
袁子才家的菜肴之所以能名扬四海,其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其独特的口味,更在于袁子才对美食的独到见解和无尽的热爱。
袁子才袁子才他对美,对美食的追求,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只要哪里有好的厨师,袁子才就会追星一般去追他们。
在这些厨师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名厨王小余。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在美食的世界里找到了共同的知己。
据说,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袁子才便好奇地问王小余:“听闻你能够将普通的食材烹饪成美味佳肴,哪怕是简单的鸡蛋也能做出不同的风味?”王小余则微笑着回答:“美食的价值不在于食材的价格,而在于烹饪者的手艺。即便是几棵白菜和一点芹菜,只要用心,也能成为一道佳肴。”
王小余在烹饪上有着自己的原则和章法,他始终坚持亲自买菜、切菜、掌勺,以确保每一道菜肴都能达到最佳口感。他对美食的讲究不仅体现在技艺上,更在于他对食客心情的揣摩和投其所好的智慧。他以辣味刺激食欲,以酸味解除烦腻,让每一道菜都成为一道艺术品。
这些想法和技巧不仅深深影响了袁枚,也让他在《随园食单》中记录下了许多关于美食的独到见解。他写道:“咸的菜要比淡的菜先上,没有汤汁的菜要先上,五味虽多,但不可滥用咸味。”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背后却蕴含着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王小余的厨艺才华不仅受到了袁枚的极高评价,也吸引了众多豪门贵族的注意。然而,他始终坚守在随园,与袁子才共同创造美食的传奇。当有人问及他为何选择留在随园时,他淡淡地回答:“知己难,知味更难。”在王小余心中,袁子才不仅是他的雇主,更是他的知己,一个真正懂得美食、珍惜佳肴的人。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无奈。王小余在随园工作了十来年后,因病离世。他的离世让袁枚深感痛惜,每当用餐时都会想起这位厨艺高超、性格直爽的知己。
袁子才为此还写下了《厨者王小余传》,不知道王小余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传记的厨师,这个笔者没有考证。
袁枚成就了王小余厨师,无数个王小余成就了袁枚。
爱与美食,就是相互的成全。
五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神,饮食没有止境,袁子才的痴迷也没有止境。
据闻,有一日,袁枚在某官宦人家品尝到了一道用芙蓉花烹制的豆腐。这道菜色泽洁白如玉,口感嫩滑如凉粉,入口之后更有一缕淡淡的清香萦绕舌尖。这道菜的独特之处,绕梁三日,让袁枚念念不忘,他决心要探寻这其中的用料配方烹制的奥秘。
经过多方打听,袁枚得知这道菜的制作者是一家小店的店家。他迫不及待地前往这家小店,想要亲自向店家请教这豆腐的烹制方法。然而,事情哪有他想象中的顺利。
店家是一位年老的官吏,早已赋闲在家,如今以烹饪为乐。他看到前来的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美食家袁子才,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戏谑之意。店家故意摆出一副傲慢的姿态,告诉袁子才这豆腐的烹制技艺乃是无价之宝,岂能轻易传授他人。
袁子才一听,心中自然着急。他深知美食的魅力,更懂得这道豆腐背后所蕴含的匠人精神和独特智慧。他不愿错过这个机会,于是诚恳地询问店家,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传授这豆腐的烹制方法。
店家看到袁子才如此认真,便开始打趣他。他笑着说:“袁大人,您可知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豆腐的烹制技艺,就如同那五斗米一般珍贵。若您真的想学,那是否愿意为这豆腐三折腰呢?”
袁子才一听,不禁愣住。他知道店家这是在故意为难他,但他更知道,若是不这样做,恐怕永远也学不到这豆腐的烹制方法。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弯下腰去,向店家行了三个大礼。
店家见状,也不禁被袁子才的诚意所打动。他没想到袁枚为了学习一道菜的烹制方法,竟然愿意放下身份和面子,做出如此举动。他心中对袁枚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也为自己之前的戏谑感到有些愧疚。
最终,店家将这道芙蓉花豆腐的烹制方法详细地告诉了袁枚。袁枚听后如获至宝,他不仅学到了这道菜的烹制方法,更学到了店家对美食的热爱和执着。
这段经历也成为了袁枚人生无数美食追寻中一段寻常的经历。
六
这年代,我们在动辄说自己是吃货,这个“吃货”合格不合格,应该对标一下《随园食单》。
一部《随园食单》,是吃货的至臻境界。
常言道“如何对待食物,就如何对待生活”,人生不过几十年,活得要潇洒,吃得要讲究。袁枚将饮食上升为大雅学问,将其数十年的美食实践,编为《随园食单》,这是一位有文才的吃货对美食严苛要求。
袁子才说:“一盘菜,若用肉,不要超出八两,若用鸡鱼,最多不过六两。”有吃货会问,不够吃怎么办?袁子才肯定会有无限鄙夷的眼神看你,回答说:“吃完再炒!”
我们常吃的鲫鱼,他说:“鲫鱼要选扁身且带白色者,肉质鲜嫩松和,熟后一提,骨肉自然分离。圆身黑背的鲫鱼,肉质僵硬多刺,简直是鲫鱼中的地痞鱼。”
对于鳆鱼(即鲍鱼),他说:“鳆鱼炒薄片甚佳,杨中丞家削片入鸡汤豆腐中,号称鳆鱼豆腐,上加陈糟油浇之。庄太守用大块鳆鱼煨整鸭,亦别有风趣。但其性坚,终不能齿决。火煨三日,才拆得碎。”
再如烧小猪,他说:“小猪一个,六七斤重者,钳毛去秽,叉上炭火炙之。要四面齐到,以深黄色为度。皮上慢慢以奶酥油涂之,屡涂屡炙。食时酥为上,脆次之,硬斯下矣。旗人有单用酒、秋油蒸者,亦佳。吾家龙文弟颇得其法。”
……
一个能将美食做得如此精细的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我们现代的人,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精神上却是越来越“糙”了。
《随园食单》不仅是一部美食指南,更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整部食单,记录了14世纪至18世纪400年间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味兼南北,香满四座。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等14个部分,详细记录了从选材到烹饪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作者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心得。须知单中提出的20个操作要求,既包含了下里巴人的实践经验,又融入了阳春白雪的理论升华;而戒单中的14个注意要点,则是对当时饮食风气的反思与批评。袁枚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他以文字为食材,烹制出一道道美味的“精神佳肴”,让读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真谛。
蔬饭之间,是闲情,也是雅趣。《随园食单》虽写在蔬饭之间的,其实是生活的态度。
世间珍馐百味,千变万化,若你我皆能驻足细品,悉心感受那唇齿间的韵味流转,即便不能跻身于美食家之列,也能让舌尖舞动的每一刹那,成为生命中的至美瞬间。如此,我们便可领略到生活的真谛,品味出那份纯粹与真实,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人也有多面性,袁枚的私生活混乱,他后半生的骄奢淫乱,为很多人所不耻。我们也一分为二,知其不足而取其长处。
食为天性,味乃人伦。在袁枚眼中,清粥不仅是日常之食,更是生活的态度与情感的寄托。每一口清粥,都仿佛是对生命的珍视与感恩,是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颂扬。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品味各种食物,每天都在品味生活。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于清粥处吃出深意,活出真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