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但其汉语译名至今仍有争议,近期有学者提出用“数字智能”代替传统的人工智能“逻辑智能”。本文从从词源学、语言数据视角,梳理相关机理与脉络,提出“人工智能”名称可继续使用,建议合理科学使用语料库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和平台,助力语言使用和语言规范。
原文 :《“人工智能”译名使用的考量因素》
作者 |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副教授 金菊花
图片 | 网络
何谓命名
命名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命名指的是专有事物的名称,如人名、 地名等的命名;广义的命名扩展到一般事物甚至普通概念的名称。借词,亦名外来词或借用词,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引入的词汇,填补目标语言中某些概念的词汇空缺,抑或是因为借来的词汇具有特定的文化、时尚或技术含义。显然,命名的对象有本土和外来事物之分。
外来事物的称呼与该事物的传播情况息息相关,称呼的演变能体现传播的历史路径。同一语言内部对同一事物的命名有所区别。释义在解释和理解一个词,特别是新词时,词典往往具有滞后性,译名在通过竞争或命名自我调试后才进入词汇系统,这也是语言学者强调的新词“新”很多不能直接进入语言体系和词典的原因。在英语国家,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中译法的使用变化体现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和强调的重点的转变,即命名也会发展变化。
从命名方式看汉语称名
汉语命名方式通常遵循相关性、简洁性、形象性、独创性、文化性等原则,强调与事物的关联及其功能和形象,具有排他性、民族性。同时,在命名新事物时,还需要考虑语言政策、市场接受度、法律法规等因素,确保名称的合法性、合适性和广泛适用性。译名实际上是对指称对象的第二次命名,其不同取向往往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特点。
汉语“人工智能”是借词,翻译自英语,首见于1974年8月《出国参观考察报告:美国计算机》(由中国科学家对美国计算机界进行的首次专业考察组将访美期间所见所闻编写的报告)。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最初由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麦卡锡在达特茅斯会议(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上提出。尽管“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于1950年在论文《计算机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机器具备思维的可能性,但是没有正式提及这一术语。
事实上,“人工智能”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挑战。早期,并非所有学者都认可“人工智能”,有学者提出“机器智能”,抑或主张用“复杂信息处理”“大脑机器”之类的概念。可见,学者无法就“智能”的内涵达成共识。当下,“人工智能”的定义暂无定论,但学界普遍认为“它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因此,它可以是某智能科学,也可以是智能工作,还可以是某具体算法和大语言模型,甚至产品,还包括关系式概念,即人们对事件过程(不仅限于对静态的物)的感知、经验和认知、事件或事态,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称名释义
“人工智能”称名使用,应考虑语言属性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实之考量和需求。
首先,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人工智能”汉译名使用半个世纪,已成为汉语中广泛认可的专业术语。国内的“人工智能”学科已建制化,已培养专业人才,学术交流与国际接轨,多学科交流平台和学术机构、团体组织已搭建,事实表明“人工智能”发展未因翻译在国内遭到阻碍。更何况其汉译名更名需要人为干预,效果无法预测估量。历史表明,通过语言接触或语言交流,当借词进入或经过竞争过程进入某一语言系统后很难发生改变。
其次,语言具有系统性。词义包括内涵和外延,会因事物本身发展,其社会属性发生变化。如第一代汉学家的多种词汇翻译,到第二代汉学家的Way、ways、highway、Tao,再到第三代汉学家的Way或者Tao,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的英语翻译就曾经历从不特指到特指概念的概念化过程。因为在儒家、道家、禅宗的话语体系中,它分别代表社会、自然、心灵之“道”。客观事物(所指)交替更迭,就意味着词义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延伸扩展。同理,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工智能”内涵和外延也不一。因此,“人工智能”应置于具体背景和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解释称呼,由此“人工智能”相关的词义自成系统,人类知识也得以传承延续。
最后,语言具有科学性。如今,人工智能已发展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中诸多学科探索的对象。早期的人工智能和当下的人工智能不可同日而语,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人工智能对象也不尽相同。同时,语言不是孤立的,其具体使用离不开上下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尤其当某个专业概念有丰富的日常知识背景时,其传播总会带来众多歧义,诸如“意识”“生命”“感受质”等概念都遇到过类似问题。语言学也在发展,当我们遇到这些棘手词时,可以通过语料库或数据库等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检索相关信息,基于大量真实语料的语言使用,能为我们提供肉眼发现不了的规律性特征和基础信息。如语料库可提供词频、关键词上下文语境、索引行、词簇和搭配、主题分类等信息。这里的语料库是指可以代表某一特定语言或语言种类,以及各类数据库,且机器可读的(含口语数据)真实文本集合,而数据库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相独立的数据集合。此外,“人工智能”中的“人工的”具有多种负面隐喻义——(人、行为和态度等)不真诚的、虚伪的、做作的,我们可以通过语料库,以及语言模型的情感分析算法结合人工校对的方式,回答在哪些具体使用场景出现这类态度的问题。可见,语言除了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还有科学属性。
语言有约定俗成性、系统性、科学性。当下,传统“语言学”在积极探索“语言科学”转向,推动语言科学的不同场景应用。富有创造性的人类,特别是外语人,理应用好语言及其工具。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语言的工具属性可以做到极致,勇攀机器无法达到的“高峰”;同时可以深挖语言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凸显人文精神,彰显科学魅力。鉴于此,人来掌舵,数据赋能,让语料库说话,“人工智能”称名可以继续使用,也可以使用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核心术语外译在东亚国家的传播与接受研究”(22BYY02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