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上花开香满原

图片

  “春风荡漾,花儿芬芳;昔日荒原,绿色的海洋;山水林草,生命的乐园;漠上草原绚丽明亮……”
  2023年金秋,伴着全省第一部文旅微电影《漠上草原》上映,一首悠扬而深情的同名主题曲开始流行大江南北。
  点击“百度”搜索词条“漠上草原”:地理位置,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科尔沁沙地南部;红色精神,70年来,彰武县将造林防沙作为头等大事,实现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走出了一条荒山变林海、沙地变绿洲的生态发展之路。
  一朵花开,两朵花开,三朵花开……
  漠上草原的春天来了。
  恰逢今年“六一”儿童节,漠上草原腹地的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迎来一个喜讯——获评全国第四批自驾车旅居车5C级营地,为辽宁省首家。整个夏天,漠上草原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德力格尔”,蒙古语,意为鲜花绽放和开阔明亮的地方。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位于彰武县大德镇大德村,六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沙坨子和沼泽地。因为生态环境恶劣,大德村也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2018年开启的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中,这里变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交相辉映的AAA级旅游风景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地。大德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从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每天都有数百名村民参与到景区、示范区的建设中。村子的面貌变了,吃上了‘生态饭’的村民,说话的底气更足了。”大德村党支部书记崔立国说,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之后,大家都觉得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
  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位于漠上草原北端,地处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正因为土地沙化严重,全村乃至全镇历史上没有一栋暖棚。
  “蓝莓卖上了好价钱,黄瓜迎来大丰收。去年,这10栋暖棚的出现,结束了我们镇耕地沙化无法发展设施农业的历史。大棚种植全部施用粪污处理厂加工的有机肥料,达到‘以肥改沙’的效果。”在阿尔乡村“种养加”一体化产业园,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明介绍,肉牛养殖是阿尔乡村的拳头产业。为解决养殖规模扩大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村上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养殖小区1处、暖棚10栋、膨化饲料厂1个、粪污处理厂1个、冷库1处。目前,养牛小区集中饲养着1000头肉牛,日产粪污约20吨。粪污进入处理厂,一部分变成优质有机肥还田,另一部分加工成“蜂窝煤”变废为宝。玉米膨化饲料厂解决的是肉牛“口粮”问题,实现饲料自给自足。此外,粪污处理厂附近的沙荒地建起了100亩试验田,种植糯玉米、青豆,利用粪污处理厂处理的有机肥和液体肥,实现粪污循环利用,而糯玉米、青豆经过初加工进入冷库,实现反季销售。
  “产业园坚持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向着现代农业这个方向发展,产业园项目也是我们村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的一个新尝试。”李明明告诉记者,如果说彰武是辽宁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那么阿尔乡村就处在“主战场”的第一防线。70多年来,这里涌现出许多治沙英模,其中,“马背上的护林员”李东魁就是她的父亲。正是前辈们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凝练出的彰武治沙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彰武人传递接力棒,投入新时代的治沙实践。

图片

图为彰武欧李山精品草场。中共彰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每逢春天,彰武县大冷镇境内的彰武柳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万亩水田湿地里热闹非凡,一台台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
  2019年,面对柳河流域沿岸水土流失、风沙侵蚀严重,土地出现不同程度沙化、碱化、退化和植被覆盖率低的状况,我市与省水资源管理集团合作,启动总投资30亿元的彰武柳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为从源头遏制河道及裸露土地沙源,彰武县秉持“留住水、含住沙、改湿地、护生态”的理念,实施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推进土地改良,将旱田改造为稻田湿地。项目规划建设稻田湿地6万亩,打造柳河百里湿地长廊。目前,已完成1.8万亩改造任务,实现了夏秋季水面覆盖、春冬季留茬固沙,有效改变了区域性气候,改善了耕地沙化状况,扩充了湿地面积,初显“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的生态效应。
  “大家都盼着柳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早日完工,因为最直接受益的就是我们农民。”当地农民马香文对记者说,“农民当然不吃亏,土地流转的收入‘保本’,一年到头在家门口打工挣得也不少。再说了,这湿地多好呀,不光是压住了风沙,一到夏天,各种水鸟都来了,可美啦!”
  沿着柳河顺流而下,在柳河彰武县城区段宽阔的河床上,数十台大型机械设备往来不断。这里是柳河彰武县段综合治理工程(一期)的施工现场。该工程总投资约3.2亿元,治理河道长度约6.3公里,分防洪工程、非防洪工程两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改善河道防洪能力和河势控制能力,同时结合生态治河需要,在重点区域布置生态工程,在沿线两岸布置生态带控制工程,美化城市区域环境。
  据辽宁水资源生态开发(彰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成介绍,该项目施工队伍从2023年11月初进场,全部工程计划在今年年底竣工。眼下,一个十里画廊湿地公园的轮廓已形成。
  今年4月,正值春耕时节,两场国家级农业生产会议先后“落子”阜新。
  4月13日,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暨现场演示会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召开;4月24日,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在彰武县召开。两场会议,不约而同选择在阜新市召开,其背后有何深意?
  阜新现有沙化耕地154万亩。多年以来,受风蚀、水蚀等因素困扰,土壤有机质“跑冒滴漏”,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较低。
  如何让沙地变良田、良田创高产?
  保护性耕作是“关键一招”。这是一项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农业技术,通过少耕、免耕等方式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减少农田土壤侵蚀,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彰武县在沙地推广多种形式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模式,增加了密度,实现了高产。去年单产达到872公斤,同比增长340公斤,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上点明会议选择在彰武召开的原因。
  2023年,彰武县作为全国19个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之一,承接实施了国家首批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0.62万亩。经测产,核心项目区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昔日沙荒地变成了今天的“吨粮田”。
  保护性耕作和玉米单产提升,不仅收获了万顷良田,还在构筑防沙治沙绿色屏障中带来了生态效益的提升。今年,全市持续着力提高综合植被盖度,实施沙化耕地治理全覆盖,完成保护性耕作49万亩,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50万亩。
图片
  随着越野车一路盘旋着向山顶行进,眼前一幅大字标语格外醒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这里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巴扎兰工程区,也是我市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的骨干工程区,立地条件为典型的石质山地,土层薄,造林难度大。
  “我们周边可见的大小山头有100多个,现在到夏天是层层绿树环绕,可从前是清一色不长一棵树的荒山、秃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草局局长柴旭光介绍,正是在“三沟经验”的感召和鼓舞下,全县人民向荒山发起一次次冲锋,进行了一系列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和补植补造工作,形成了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错落分布,乔灌花草辉映成趣的崭新局面,工程区已完成治理面积近2万亩。
  举目望去,记者眼前尽是环状“梯田”。在工程区建设中,工作人员创新采用环山等高水平阶整地和竹节壕节水挖坑方式,配合运用客土栽植技术,栽植油松、樟子松营养杯苗,加以碎石覆盖、地膜覆盖、绑缚架杆等保水抗旱措施,探索困难立地造林、风口造林的路径,成效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巴扎兰工程区石质山造林模式,向荒山、石质山要生态、要效益。”柴旭光说,结合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在原有针叶树种基础上,在行与行之间栽植山枣等经济树种,解决“绿”与“利”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同样在探索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还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
  “‘北靠大沙坨,西靠牤牛河,刮风眯眼睛,井水不好喝’是过去官营子村老人口口相传的顺口溜,风沙大曾是村民最忧心的事儿。”在官营子村南山的智慧化指挥中心和观景平台,官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年对记者说,自2013年以来,村里带领村民战风沙、搞基建,探市场、找项目,形成了“东养殖、南果树、西高产、北棚菜”的产业格局。村集体资产目前过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增长至4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今年,官营子村在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取得山、水、林、田、草、沙六方面成果:改造梯田2000亩,恢复梯田植被;利用官营子河丰富的水资源,实施官营子灌区工程,使地下水网体系化,新增灌溉面积1.3万亩;实施道路沿线绿化15公里,完成迹地还林2000亩、残次林修复2000亩,利用现有空间完成农田防护林网,为农田提供坚实的防风屏障;实施1.9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将玉米亩产量从过去的65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以上;林下种草3000亩,形成针阔混交和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化修复模式;坚持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外防内治,努力实现多元效益。
  尽管已进入冬季,原野里一片萧瑟,但在张庆年的介绍中,让记者回想起今年春末来这里看到的场景:近处,经过治理的沙化耕地平整广袤,玉米苗齐刷刷探出了头儿,田埂上栽植的梨树枝叶繁茂;远处,在漂亮的农民新居住宅楼周边,纵横交错的农田防护林像一排排忠诚的卫士,挺着胸膛,守护着祖辈的家园……
  春山可望,那就是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之后,幸福的模样!

消息来源:阜新微报(记者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