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拓展了自己的朋友圈,找回了原来熟人邻居的感觉”“我经常参加社区的入户慰问活动,为邻里提供帮助。”提起社工站的建设与服务,居民赞不绝口。近年来,前卫街道坚持目标导向强服务,通过社工站项目,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有效途径,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前卫街道社工站作为西山区第一批试点建设的街道级社工站,围绕参与社会救助、优化服务供给、创新社区治理等功能定位,打造400余平方米的街道社工站阵地,把社工站打造成符合居民意愿、贴合居民需求的活动空间和服务阵地。社工站空间共开设12种服务,一楼以“你好·邻居”为服务理念,设置共享客厅、熟人手工坊、公益格子铺、共享办公区。二楼主打“公益增能”品牌,设置人才创造营、阳光驿站、巷里社工站、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拾光图书馆。除了提供温馨舒适的公共空间,街道社工站还创造性地实施了“五联五育四式”工作法,整合力量,开展扶弱帮困、慈善公益等活动,切实解决了民政服务对象面临的各种难题,将温暖和关爱送到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个人。
01
“五联”强圈
共建服务聚人气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前卫街道社工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社区联动、人才联动、组织联动、志愿联动及基金联动,构建起了强大的服务网络。首先,通过建设400余平方米的基层民政服务阵地,设立了包括幼儿游戏室、居民会客厅在内的12个功能区域,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场所,也成为了连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资源的桥梁。其次,建立了“五社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评估社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此外,注重社区服务人才挖掘与培养,邀请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为社工站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与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等省内多所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储备了大量专业人才。
同时前卫街道成立“百川社区基金”,通过开展民生微实事大赛的形式,引导社会慈善资源关心关注一老一小、一残一困服务,四道坝社区能人冯阿姨发起了“小修小补公益行动”,回应邻里生活“刚需”,她捐赠自己的老式衣车为居民全年无休缝补,60岁以上免费,其他居民收取1元手工材料费,为周边居民提供缝补服务,形成良性运转,实现了“小基金撬动大民生”的治理目的。
02
“五育”强盟
共治发展聚人力
前卫街道通过实施“五育”策略,即教育居民、组织、培养人才、引导企业和激活社区,显著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参与度和支持力度。街道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为此成立了多个社区能人工作室,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实用服务。同时,街道还加强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显著提升了它们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目前已累计登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达136家,其中长期活跃在公益服务一线的有38家。针对专业人才,街道通过定期举办培训和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街道还积极吸引企业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依托区红十字会、百川基金等平台,并抓住5·8人道主义日、中华慈善日等重要契机,先后联合劝募资金达155万余元。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为社区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最后,街道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活动,促进了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成长。特别是针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领头雁”,累计开展了20余场次的社区营造培训、领头雁训练营等活动,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03
以“四式”强体
共享引领聚人心
昆明西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