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泊里大集烟火气可真重啊!”“咱要的不就是这个烟火气吗!”12月24日即农历11月24日,每逢农历四、九,是泊里大集开集的日子。锅里蒸腾的白色热气弥漫,海鲜烩饼、大碗羊汤等诸多美食香飘四溢。泊里大集是青岛最有乡土气息的农贸大集之一,有着300多年历史,同时也是青岛市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网红大集”靠实力出圈,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慕名而来。
24日这场集,也是今年的倒数第二场集。尽管是个工作日,大集上依然人头攒动,摊主们凌晨就到摊位上忙活起来。
“要的就是这个烟火气”
穿过马路,像展开的字画一般的“泊里大集”立牌映入眼帘,头顶一个“泊”字直插云霄,绿底白字、红色印章和淡黄色字体偏旁构成了这极具特色的入口标志,彰显着泊里大集的百年历史和文化底蕴。在立牌下,红彤彤的糖葫芦、金黄软糯的现做圆面包等等,打开了大集的第一道味蕾。
记者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拐进第一条街,耳边传来或远或近的叫卖声:“刚出锅的哈尔滨红肠嘞”“锅盔锅盔,好吃不贵”“炭烤鸡架、烤鸡腿、大块五花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香喷的炒瓜子,免费品尝”……
临近中午,各家生意都很红火
只见色泽鲜亮红嫩的红肠一节一节地连着,在油锅内颜色逐渐炸至深红;瓜子在机器中来回翻滚,散发出一股烘烤独有的香浓味道;馅饼中揉上韭菜和肉压成一个圆,贴在炉灶上滋滋冒油。各种现炒现做的美食蒸腾出白色的热气,弥漫在这条街上。
“这泊里大集烟火气可真重啊!”
“咱要的不就是这个烟火气吗!”一对母女穿梭在大集中对话道。
一转头,头戴黑色棒球帽、胸前围着橙色围裙的摊主刘鑫右手拿着筷子,夹起塑料盆中的鲜肉和碗里的虾仁包进左手的馄饨皮里。大集上像她这样的现包馄饨并不多,已经包好的鲅鱼馄饨、海参金枪鱼馄饨、虾仁馄饨个个皮薄馅多,外形饱满。“我们的特色就是现包现卖,我们的肉都是用特别好的。肉是九瘦一肥的,吃起来不腻特别鲜。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一天最少卖100碗。”摊主刘鑫说。
馄饨摊主刘鑫
在一众“驻扎”在大集上十年二十年的老摊主中,刘鑫算是个新人。“我刚来大集上摆摊两年,我是辞了职自己干点小买卖。因为我比较喜欢吃馄饨,也喜欢研究面食。孩子很喜欢吃我做的馄饨,我自己琢磨我这手艺应该可以利用一下,这不说干就干了。”
现包现卖的馄饨
刘鑫家住西海岸新区东区,每逢大集,她都是前一天晚上准备好馄饨皮,第二天凌晨2点30分从家打包收拾东西,路程一个半小时,4点到摊位上开始现拌馄饨馅。“馄饨馅入味的时间长了,和现拌的口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都是每天早上过来现拌。”
当记者问道刘鑫累不累,她手里忙活着抬头笑说,“这有啥,大家吃得好就行。”
女承父业做海鲜烩饼,一中午能卖出2000份
海鲜烩饼是泊里大集的特色美食,走红以后,顾客近则跨区、跨市,远则坐飞机前来大饱口福。有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她还接待过前来尝鲜的外国人。
程家烩饼是泊里大集的非遗烩饼,老板娘程焕娟在大集上干了14年。头两年是跟着父亲干,后来自己撑起了这个摊子。她告诉记者,她家里人干烩饼已经有四代人了,在她小时候的记忆中,她总是跟着父亲到集上来。“小时候我在家没人照顾,我爸就每集都带着我。那时候他是开着拖拉机到集上来,炒的东西也仅有几样,是炒自己切的那种锅贴。那个时候吃碗烩饼就三五块钱。”
海鲜烩饼老板一刻也不得闲
从小耳濡目染,她从没觉得卖烩饼是个辛苦活。直到这些年,摊子越来越大。“真正感觉到累就是摊越来越大。从前一个小三轮车就能装下,现在是用长4.2米的厢式大卡车拉货。从一开始的4张小桌子,到现在两个大篷能容纳320人。高峰时段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能卖出去2000份。”她说。
每天的肉和海鲜,程焕娟都是现割现买,光肉一天就得用至少100多斤。“我们从早上3点到集上卸车,5点开始挨个摆桌,6点的时候就上顾客,一直忙活到下午两三点钟。干我们这一行品质很重要,肉一定要是早上起来现割,海鲜一定要保持原有的味道。”
顾客围坐在一起吃海鲜烩饼
当然,诚信和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程焕娟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我有一次不小心,把顾客的海鲜烩饼给撒了。我立马带着他重新去买海鲜,给这位顾客免了单。没想到第二次这位顾客带着他的朋友们又来光顾我的生意。别看我们是在大集上,但是服务依然得到位。我面对每一位顾客都是面带笑容的,这是最基本的。”
无论是品质、口味,还是服务,程焕娟都毫不马虎。可能也正因为此,她的摊位几乎座无虚席。
“擀皮兄妹”走红后,炉包摊位销量翻番
除了海鲜烩饼,羊汤摊位在泊里大集上也随处可见。菜刀落在砧板上邦邦作响,羊肉羊杂被切成小块,撒上葱花香菜,从铁桶里舀起一勺滚烫的白汤,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就出锅了。
一大盆羊肉、羊杂,一天能卖三四百碗
老板娘赵复亭17岁就跟着父母在大集上卖羊汤,已经干了近30年。她亲眼见证着大集的变迁,让她感触最深的就是环境变好了,人变多了。“现在道路铺上了砖,摊位搭上了篷子,喝羊汤不再是以前那种尘土飞扬的环境了。自从13号线开通,来泊里大集的人流也多了。现在一天能卖出去三四百碗吧,差不多七八千块钱。”
羊汤摊位前顾客源源不断拥上来
走红的炉包兄妹俩近况如何?当天,记者也来到了炉包的摊位,因为是周二,兄妹俩在学校没能来到现场,他们的姥爷在照看生意,姥姥和父母则在后面忙活。
和好的面由机器团成一个个圆团,一家人分工明确,父亲擀皮,姥姥包馅,姥爷看炉子卖货,妈妈则“流动”帮忙。
新鲜出炉的炉包冒着热气
兄妹俩在网上走红,也为他们家的生意添了一把火。“因为俩孩子闻名而来的有不少人,我听他们说有来自东北的、江苏的、上海的,有很多青岛市区的,还有外国人到这来。比如说原来能卖500个炉包,现在能翻番。”姥姥赵克香说。
顾客购买炉包
在这一场热闹的大集背后,摆摊人都得提前开工。“前一天早晨6点他老爷就起来买白菜、买韭菜、割肉,回来了我们负责洗肉切肉、洗菜切菜,一天不住下,弄完就下午了。赶集当天凌晨两三点就得起来,用机器和面、搽稀饭,我们割韭菜,再用车把炉子、锅具、柴火拉来,到这差不多三四点钟。”赵克香说。
78岁老人卖红席近50年,将手艺传给女儿
泊里红席历史悠久,记者在大集上看见两位年纪在六七十岁左右的爷爷一人肩上扛着一张卷起来的红席,记者随后也找到了卖红席的摊位。听当地人讲,“早前每逢过年,谁家的红席又新又亮,谁家这个年过得就倍加有面儿。”
泊里红席
据介绍,这种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有红白两种颜色,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故称红席。因其编织严密、纹理清晰、光滑柔软、美观轻便,故深受民间喜爱。78岁的张宗俊的电动车前摆放着六张红席,每一张都是他亲手编织。“有1.7米x2.8米的,也有1.8米x2.8米的,编这么张席得十来天吧,一张席一千六七。”他告诉记者,他是小时候跟着家里老人学的,那时候泊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门手艺。“我从1976年冬天就开始卖红席,到现在都快50年了。”
他还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女儿,“我女儿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她编席编得比我还好,这门老手艺不能断。”张宗俊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大集上……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