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我是尼日利亚人,目前在郑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外交话语学,同时也是中非话语研究中心非洲事务部主任。”初次见面,梅妃(Queen Modestus)这样介绍自己。
作为一位在读博士以及中非话语研究中心非洲事务部主任,梅妃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各大国际会议和中尼合作洽谈的前沿。外交话语、中非关系、校际合作等议题,已经成为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在大家看到的主要是公路、桥梁建设,但未来我们会明白,这些公路不仅是城市间的物理连接,更是人与人命运的心灵连接。”梅妃表示,在中国的七年时光里,她始终通过实际行动,为中非民心相通架起坚实的桥梁,推动两地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梅妃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梅妃虽然来自尼日利亚,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2017年至2019年,她在杭州师范大学获得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硕士学位。2020年,她决定继续深造,选择在郑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谈及为何选择继续在中国留学并深入研究外交话语学这一学术领域,梅妃坦言,除了中国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她更关注西方媒体报道与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实际成果之间的巨大差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研究,去探寻和了解背后的真相,讲述不同视角下中非合作与全球发展故事。”她说。
“作为一名非洲人,我也看到了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一些关于非洲的不实言论,比如‘中非债务陷阱论’,声称中国对非洲的贷款是一个债务陷阱。如果你不了解外交,也不了解中国为什么会采取这些行动,就很容易产生误解。”梅妃指出,在中非务实合作的实际成果面前,类似的言论自然会被揭穿。她认为,通过学习外交话语学,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制定某些政策的背后原因,厘清国际合作中的真实状况,并希望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视角。
“‘真、实、亲、诚’和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对非洲的政策主张。”梅妃解释道,“但很多非洲人其实并不完全理解‘真、实、亲、诚’的真正含义,以及中国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概念。如果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文化与价值观的内涵,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与非洲的关系。”这正是梅妃选择研究外交话语学的动力之一。她认为,非洲需要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只有在彼此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中非关系才能进一步发展和推进”。
梅妃参加“丝路电商日”启动仪式暨“丝路电商”合作资源对接会。(受访者供图)
当梅妃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并深入研究外交话语学时,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尚未被充分挖掘的领域。经过一年的努力,去年,她和同事们共同成立并正式启动了中非话语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推动中非大学之间的合作,促进中非互相尊重与对话。
“几乎每天我们都会收到一些邀请,比如‘我们想建立孔子学院,能帮忙吗’,或者‘我们想开设中文课程,能提供支持吗’。”梅妃指出,非洲的许多大学已经开设了中文课程,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希望引入中文课程。她表示,通过该中心的推动,中非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日益深入。“中心已与多所高校签订了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如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等,围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友好合作。”通过这些努力,梅妃希望进一步推动中非教育与文化的互联互通,为两地关系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为何要从高等教育合作领域入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搭建中非沟通理解的桥梁?梅妃认为,若要促进外交关系以及中非之间的相互理解,密切人文交流,深化团结合作,最好的对象是青年人。“要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式。”她说。
梅妃深信,青年是未来中非关系的关键力量。通过高等教育合作,不仅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念的年轻人,还能帮助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尊重并建立深厚的友谊。她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认同和理解的载体。通过这种方式,青年一代能够成为促进两地文化和思想交流的桥梁,推动中非关系迈向更加深远的未来。
梅妃
对于未来,梅妃充满了希望与期待。“在高等教育的校际合作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在非洲建立一所专注于中非研究的大学,比如在尼日利亚,致力于研究语言、文化、中非关系等主题。这将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中非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文化交流。”作为中非话语研究中心非洲事务部主任,梅妃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对话和倡导,推动中非民间合作和外交关系的平等与互利,她坚信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够加深两地人民的文化理解,还能为中非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走向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未来。梅妃的愿景是通过教育和学术平台,搭建一个平等交流的桥梁,促使中非双方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创造一个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国际环境。(周金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