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皋陶衣冠服饰之探讨


皖西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厅有一尊皋陶塑像,自上而下,头戴高冠,天庭饱满,浓眉善目,留着一绺胡须,身着深衣,腰系束带,手执笏板,脚着翘头方履。对于这一形象是否符合当时衣冠服饰规制,因时代久远,没有多少资料可以实证,后人研究也只能依靠相关文献及出土文物资料,加以研究和推论。这里,作者杨四好就皋陶衣冠和佩饰等问题,谈了几点看法。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皋陶,感受中华传统服饰的魅力。


首先,带领大家先认识一下皋陶。



晋人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述:“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赐认姓曰偃。”他是上古传说时代东夷集团的一位氏族首领,活动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夏王朝建立前夕,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为中国先秦史中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在位时,曾任命皋陶长期担任掌管国家刑法的“士师”一职。皋陶作为上古国家主要的司法长官,针对当时“蛮夷滑夏,寇贼奸宄”现象,创刑造狱,明“五刑”,惩罚犯人,约束人们的行为;弼“五教”,定“五礼”,立“九德”,崇尚德法结合,重民本思想,尚司法公正。在《淮南子》《史记》等文献中都有皋陶执法公正、决狱明白事例的记载,皋陶因此被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大禹在位时,皋陶辅助大禹治水和治理朝政,是著名的辅臣,死后葬于六(Lù)地,其后裔被大禹封在英、六一带,六安也因之别称“皋城”。关于皋陶的形象,根据《尚书·皋陶谟》的记载,皋陶的相貌长得极为怪异。皋陶作为狱神,其外在形象,据《荀子·非相》篇中说:“皋陶之状,色如削瓜。”后人注释说:“如削皮之瓜,青绿色。”在西汉的《淮南子·修务训》中也记载:“皋陶马喙,是谓至信。”《淮南子·主术训》:“皋陶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可以说皋陶其貌不扬。但这些形象的描述,未必真是皋陶的本来面目,当是“反映了民间信仰中民众对圣人异像心理上的普遍期待。口不能言,可能是后人对皋陶依照神兽断案而不言己意的形象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左上为皖西博物馆皋陶塑像,右上为《三才图会》中皋陶画像,下图为其他皋陶形象。


其次,关于先秦时期衣冠服饰的特征及制度。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服饰的基本功能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御寒、遮羞;二是保护身体、美化形貌;三是体现等级、尊卑制度。中国服饰历史源远流长,素有“衣冠王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指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既解释了“华夏”一词的来源,也告诉后人,我们之所以用“华夏”作为我们民族的名称,就是因为这个民族有“服章之美”和“礼仪之大”。早在远古时代服饰就出现了,只不过那时的服饰是兽皮、树叶、茅草、鸟羽、麻布等,以及用贝壳、兽骨制成的项链等装饰。考古发现也证明,我国制作服饰的工具,在距今2至4万年辽宁海城小孤山洞穴发现穿孔骨针;在距今约1.9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也发现骨针,同时还发现带孔的石、骨、贝、牙等装饰品。约在5000年前,纺织工具开始出现,可以纺织粗麻布,便有了麻衣。如在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三块葛布。《诗经•葛覃》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讲的就是人们采集葛藤,用来织布做衣。传说,太昊伏羲氏始制布帛,以给衣服。黄帝轩辕氏时代衣裳正式出现,开创了上衣下裳时代。《周易·系辞下》中说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就是说以制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用衣裳来区分管理者和普通百姓,治理国家。《九家易》亦云: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释名•释衣服》说:“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但那时衣裳比较简单粗陋,到了夏朝逐渐成熟,而成形则到商朝。商朝衣裳的突出特点是“交领右衽,窄袖短身”。“交领”是指领子交于胸前,“右衽”是指左边衣襟盖住右边的,少数民族则多为“左祍”。“衽”就是指衣襟。“窄袖短身”就是袖口窄,衣服不长,一般到膝盖。




先秦时期的衣冠主要有哪些?



或许我们会认为,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古代衣冠服饰可能都比较简单,不会有太多的种类。事实上,古人远比我们会生活,也有着对美的追求。据《衣冠服饰》一书中介绍的当时习见习闻的衣冠就多达十余种,包括袍、裘、衫、袄、褂、背子、裙、袴、帽、袜、鞋、靴、巾、带、被、褥等。其中深衣、襦、衫、袍、袄、褂等最流行。先秦时期的《芣苢》《诗经·周南》《论语》《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无衣》《离骚》等古文中,描写的衣饰更是十分丰富,有袺、襭、端、章甫、春服、冠、帛、衣、袍、泽、裳、甲、总角、江离、芷、秋兰、木兰、宿莽、蕙、纕、茝、芰荷、芙蓉、蛾眉、初服、佩等。



中国古代服饰演变情况




图片

图片





先秦时期衣冠服制有哪些规定?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服饰制度开始形成的时期。黄帝有熊氏始制冕服,以别贵贱之等。帝舜始定章服之制。所谓“章服”,《尚书》载:“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龙也,华虫也,六者绘制于衣;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黻也,六者绣之于裳。所谓十二章也。衣之六章,其序自上而下,裳之六章,其序自下而上。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色者,言施之于缯帛也。绘于衣,绣于裳,皆杂施五采以为五色也。汝明者,汝当明其大小尊卑之差等也。”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且古人把上衣规定为玄色,即深蓝,近于黑色,把下裳规定为黄色,上衣下裳制度由此形成。殷商时,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西汉时,服饰文化基本定型,并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后来各个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代衣冠为国家大事。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已经超越最初它本身御寒遮羞的功能。《衣冠传统》曰:“服饰受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成为社会的一种语言,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和约束。”不同时期制定的各种服制,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服饰文化。如在古代,中国自天子至庶民,衣冠的穿戴都有相关规定,一般都不得僭越。




第三,关于皋陶衣冠服饰的探讨。




虽然皋陶是一位离我们久远而不知真貌的历史人物,但是我们可以从上述有关先秦服饰的特征及制度中窥见一斑。从皖西博物馆皋陶塑像、《三才图会》中的皋陶画像以及其他皋陶形象来看,实际上涉及皋陶头上戴的冠式、身穿的深衣、腰束的带、手执的笏板、脚穿的翘头方履以及长发胡须等问题。这种衣冠形式是否符合当时的服制规定,因为历史久远,尚未发现更多的历史文献史料,也未有更多的考古发掘成果,对此,我们既不能妄下结论,也不能随意为之,不妨从可见的古代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两汉及先期时期的史料和文物中寻找蛛丝马迹,分析其合理性,从而推断皋陶衣冠的特点,也不失为一种探究历史的方法。

1.皋陶戴的冠能否为獬豸冠?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冠,卷束。”意思冠是用来卷束头发的饰物。冠是一种首服,在中国古代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说文》曰:“古者黄帝初作冕。”《说文解字》中说:“冕,大夫以上冠也。”可知在远古之时,士大夫以上的贵族在祭祀等重大场合时,都会戴冕,也可见古人戴冠的习俗由来已久。最初的冠主要起装饰作用。随着时代的演进,冠不再仅仅是装饰品,还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于是“冠制”便随之产生了。在夏代,天子的礼冠叫作“收”,到了商代称作“冔(xǔ)”,周代以后则称作“冕冠”,简称“冕”。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是帝王、王公、卿和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中国传统的冕冠制度在秦汉开始形成发展。不过,到清朝时,满族人入关后,便强令汉传统的冕冠制度被废除。据《周礼》记载,士以上阶层男子在加冠礼后可戴冠。戴冠者,要根据等级和身份的不同,佩戴不同形制的冠,如冕冠、进贤冠、小冠、鹮冠(武冠)、法冠(獬豸冠)等。进贤冠,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亦两梁冠,示加服也。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冕,大夫以上冠也。”可知在远古之时,士大夫以上的贵族在祭祀等重大场合时,都会戴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皋陶来看,作为上古四圣之一,地位显赫,按照服制规定,当可以戴级别较高的冠式,像冕冠、进贤冠等这样只有皇帝及贵族、官员、贤士才能戴的重要冠式。不过皋陶除了是圣贤以外,他还是一位掌管司法的士官,其衣冠服饰应该有特别的特征。据有关史料记载和研究,古代法官戴的冠很有特点,一般用铁做冠柱,意为戴冠者具有坚定不移、威武不屈的品格。因此,法官的朝官被称为“铁冠”。铁冠上还有一角,是传说中能辨是非曲直的神兽獬(xiè)豸(zhi)之角,因而铁冠又被称为“獬豸冠”。据说獬豸冠是战国时期的楚文王创制的,秦灭楚后,秦始皇将它定为秦国的法冠,之后历代沿用。到明清时期,獬豸图案被绣在执法者的官服上,从此法官不再戴獬豸冠。综合上述冠式的特点及其代表的含义,结合皋陶本人作为司法鼻祖的身份,今天在雕塑皋陶冠式设计上,采用獬豸冠造型应该更符合皋陶的身份,是比较合理的。

2.皋陶是否穿深衣?


深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说,它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因“被体深邃”而得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很流行,它把上衣和下裳连为一体,形制简便,遮蔽全身,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无论尊卑、不论男女,都可以穿深衣。《礼记•深衣》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祍钩边,要缝半下。裌之高下,可以连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云:三皇及周末庶人服短褐,儒服深衣......《仪礼》载:无服衫之文,三代有深衣......在深衣未出现前,古人的衣服都是由上衣和下裳组成的。那么,深衣的式样是什么?从出土文物反映的式样来看,深衣的前襟要长一段,穿着时绕到背后,裹缠在身上就形成“曲裾”,又被称作“曲裾深衣”。汉代,曲裾深衣是女子服装中非常流行的款式,因为它通身紧窄、衣长曳地,下摆成喇叭状,行不露足,最能体现女子的婀娜多姿。《史记·苏秦列传》中有“连衽成帷,举袂成暮”,体现了深衣袍服衣袂深广的特征。不过,从服制来看,汉族人的穿衣一般多为“右衽”(左边衣襟盖住右边),少数民族则为“左衽”。“衽”就是“衣襟”的意思。《论语》有记载:“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是孔子在感叹,若无管仲,中原汉人就要和少数民族一样披发并且左扣衣襟了。但是,从生活起居方便的角度,深衣只能适合少数无需劳作之人穿着。皋陶作为三代重要人物,又是圣人贤士,一般不需要从事生产劳作,穿着深衣比较符合身份。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上图3 汉代冕服中的“十二章”纹示意图 ,上图4 汉代大袖深衣示意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皋陶为什么要束腰?其腰带上的宽带有什么说法?


商代之前衣服没有扣子,腰带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束腰,起到固紧衣服的作用。腰带根据材质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名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物制成的叫“大带”或者“绅带”,另一种用皮革制成的叫“革带”。至于腰带正中央佩一条下垂的宽带,它的用途是什么?这是属于当时衣服的佩饰,当然也有一些考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意佩戴的饰品。在商代,上层社会的人才可以佩戴这个饰品,用以表明其身份,划分尊卑等级。它被叫作“蔽膝”,用来遮盖大腿到膝盖的服饰。它系于腰带上,上小下大,呈斧形。在先秦时期,蔽膝和佩玉都是尊贵的人才可以佩戴的东西。特别在秦汉时期,人们很讲究佩饰,装饰佩戴之盛为前代所未有。

4.皋陶是否手执笏板?笏板的材质是什么?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因那时尚无纸张,人们记录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写在竹木片上。狭长的写字竹片,木片叫微简。宽厚的竹片、木片叫做牍;随身携带的竹、木矮则专称为笏,官员在朝廷上用的笏则称朝笏。笏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东汉时,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纸张已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录载体,但笏板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官员长期使用笏板,使得笏板逐渐成为中高级官员官阶、地位的象征,而笏板材质的不同又决定了官阶的高低。
那么,皋陶手执笏板是什么材质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种可能性:一为玉笏,二为象牙笏,三为竹木笏。《礼记·玉藻》载:“笏,天子以球玉,诸使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以竹本。”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已出现这些材质的笏,而且从中可见,远在春秋时期笏板的使用等级之规定就有了。《唐会要·舆服志》云:“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诏五品以上执象牙笏,以下执竹木简。旧制三品以下前挫后直,五品以上。前挫后屈。武德以来,一例上圆下方。”说明到唐时,笏板的使用功能已经完全制度化。也可以推知,笏的使用有沿承性、有等级制度规定。那么,从皋陶所处的时代及其身份来看,皋陶位列上古四圣之一,虽说不像尧舜禹曾正式当帝,因为他在大禹之前去世,未能实现禅让登基,但是作为东夷部落首领,在辅助朝政、治理水患、创刑造狱、倡导礼教和崇尚德政等方面都作出过伟大贡献,无疑皋陶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在当时使用玉笏或者象牙笏都有可能。这也可以从当时玉和象牙材料的来源和取得的难易程度加以佐证。我们知道,中国象牙雕刻历史极其悠久,从考古资料来看,在大汶口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的文物中就有象牙梳子和镂空的象牙简。20世纪70年代在广东佛山洞岩地区出土的4000年前的象牙杯、象牙梳形首饰,说明新石器时代我国已经开始雕刻象牙制品了,而且南北皆有。到西周时期,当时手工业称为“八材”,即珠、象、玉、石、木、金、草、羽,其中“象”是象牙雕刻和骨质工艺的泛称,说明到了周朝象牙雕刻已成为正式的手工业。那么,皋陶作为东夷部族首领,也是从山东区域迁移到江淮地区,当时象牙雕刻技术和有关文化也一定会带到江淮地区,使用象牙制品未必没有可能。同样,在江淮地区发现的凌家滩遗址,发现大量的玉器,有关专家考证认为,玉料多出自大别山区,这为皋陶可能使用玉笏提供了依据。同时,从凌家滩遗址出土的浮雕玉人,也能让我们看到原始人完整的形体风采:长方脸、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大耳大嘴,头上戴着圆冠,腰部饰有斜条纹的腰带,唇留八字胡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5.皋陶穿的鞋是否为翘头方履?


人类穿鞋的历史久远。古代的鞋主要有屦(ju)、舄(xi)、屐(ji)、履、屝、、靸、之分。古人日常生活中所穿的鞋子称为“履”,就质地而言有草编、绳织、丝织、木制、皮制等;就样式而言有方头、圆头、尖头等;就穿鞋的讲究而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礼节,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要求。据《实录》曰:“夏商舄履皆以皮为之。”殷商时期初步建立了礼制,已有各种鞋履,皮、丝、布、草质皆有,说明当时的劳动人民已经熟练掌握丝织技术,鞋子制作精美,在贵族阶层中,除穿皮履外还普遍穿麻鞋和丝鞋。商周时代,男女穿的鞋子相同,周朝政府设“履人”来管理王和后的鞋子,有舄、履等形式。在周代,其中皮制鞋履已经流行,而且已经有了“毡靴”之制。《周礼·天官·掌皮》记载:“共其毳毛为粘,以待邦事。”秦汉时期的鞋子,继承周制,并有发展。有舄、履、鞋、屦、屐,也有靴。单底的叫履,复底的叫舄。约自汉代以后,履取代屦,成了鞋的通称。自宋代,鞋又取代履成为总称。鞋子又根据穿者身份、穿着场合及历代风土人情而各异。战国赵武灵王始服时,“其制短靿黄皮”。根据出土文物,很多鞋子前部均反映出上翘的式样。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图二为云头履,俗名“朝鞋”,是古代官员所穿的靴子,因履头上翘,由前向后翻卷,形似卷云而得名。图三为宋代云鞋。

6.皋陶为什么留着长发和胡须?


古人对头发很重视,头顶风度呈现多种形式,古代男、女都有很多种冠、巾、帽以及多种发型和发饰。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华夏先民最原始的发饰状态是披发,并因思想观念的原因,不肯轻易断发。《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对孝顺的理解,另方面也说明古人对“身体发肤”的重视程度。同时,《周礼·秋官司寇·掌》中把“髡(kūn)刑”(就是强迫犯人剪掉头发的刑罚)当作常见的五种刑罚之一。正是因为这种观念,古代人犯错误时,常常通过割掉自己的一绺(liǔ)头发来自罚。《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率领军队过麦田时,自己骑的马受惊践踏了庄稼,触犯了军规。曹操身为统帅,犯了军规也要接受惩罚,他假意拔剑自刎,但被手下拦住,于是就割掉一绺头发来代替首级。但是,少数民族却有着与我们不同的风俗习惯。《战国策•越策》:“翦发文身,错臂左祍,瓯越之民也。”皖西博物馆也藏有一件越国的跽坐铜人,就是断发纹身的样子。作为尧舜禹时期,皋陶留着长发和胡须,也许就包含这种孝道和尚美的思想,也是作为圣人应该具有的模范作用以及对自我约束的要求。

图片

衣冠服饰之于中华而言绝非一件小事,中国传统衣冠服饰是我们透视古代社会生活的窗口,能够让我们感受祖先心灵的温度。虽说它们是衣服,但又不全是衣服,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反映了博大而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源:皖西日报  作者 杨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