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确诊难!专家详解:患者中男性居多,治疗很难

《再见爱人》的热播,让“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成为网络上的热议焦点。

有人因“爹味”发言被网友“确诊”为“NPD”,有人因过于自我被称为“NPD”王者。“NPD”突然间好像成为了一个流行的标签,许多网友开始对号入座,回想起身边的人似乎也有类似特征。“身边真的有NPD!”然而,精神科医生却说,临床上诊断NPD的少之又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图片

视频号中有大量关于NPD的讨论 视频截图(下同)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病

但自恋不是病

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这个词,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了,全称“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的诊断。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NPD表现为自大的行为(或想象)、对赞美的渴求、共情能力的缺乏、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NPD是精神障碍,临床诊断标准非常严格,实际患病率不高,很难诊断。国内目前也没有统计过NPD的患病率。但是全球范围来看,NPD群体中男性更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乔颖主任医师告诉记者,“NPD患者一般不会主动就诊,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好,不需要干预,反而是身边人往往觉得痛苦。NPD即便独自就诊,所描述的事实也有偏差,加大了确诊的难度。”

乔颖说,亲密关系里,NPD常常忽略伴侣的感受,并可能高浓度地指责,导致伴侣觉得自我迷失,甚至觉得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的错。用网络流行说法,“他们擅长PUA”。乔颖曾遇到一位离异女性,走不出婚姻阴影前来咨询。“本以为女子有病,谁知听下来觉得有病的可能是她前夫,长期打击、贬低伴侣,多年的婚姻状态里也从未表达过爱和尊重。”还有些疑似NPD人格的父母,也会带给孩子阴影,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NPD能治吗?“很遗憾,所有人格障碍的治疗都是非常难的。人格一般在少年时期或者成年早期就形成了,后期很难改。青少年时期过度的关注或情感上的忽略都有可能增加NPD的患病风险。也有研究表明,NPD的形成可能与大脑中共情结构的异常相关。”乔颖说。

NPD与基因、神经有关,也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实际上,许多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现出自恋倾向,但没有构成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分两种,只有显著影响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的病态自恋,才可能是NPD。适度的自恋有积极正向的作用,是健康自恋,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乔颖说。

心理学的专业术语走进大众视野,更多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另一些相关的概念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比如边缘型人格(BPD)、回避型人格等。

网络上有一类短视频极具吸引力,比如,“你以为的拖延其实是回避型人格”“你以为的社恐其实是社交焦虑障碍”,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快速为网友诊断心理问题,给越来越多人扣上“NPD”“BPD”的帽子。有些博主甚至将“NPD”“BPD”定义为“人格癌症”,奉劝他人“远离”。

图片

刷短视频“确诊”一堆心理疾病

“本来以为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刷了几个视频,才发现自己‘不正常’,每条都中!”网友刘女士把自己对号入座,“视频直击心灵痛处,例如童年的缺失、创伤记忆等问题,我觉得都说到我心里去了。”

网友李先生也表示,观看分析视频后反思自己,还真有点像NPD。虽然自己被“确诊”了,但是自己比较理性。“我不会给自己贴标签,但这类视频会让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对身边人造成困扰?”

图片

综艺节目的嘉宾发言引发全民讨论NPD

对号入座

源自“归因”的心理需求

乔颖表示:“‘诊断’人格的小视频迎合了现代人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渴求,满足了部分人对于探索自我的渴望。有人也许会想,我现在过得不好,婚姻不幸福,工作不顺利,是什么原因?很多生活不顺的人喜欢将自己失败、不如意归于社会、单位、他人或原生家庭,这类归因式的小视频就给人找到了原因。”

但是,心理测试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作,一个人需要选择用什么样的问卷,都是要经过专业选定的。正规的心理测量有许多种,特别是配合诊断精神疾病,需要在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网络上,把人人都会有的情绪低落称为“抑郁”,将部分焦虑体验描述为“焦虑障碍”,或是将短暂的社交疲惫等同于“社交恐惧”,都是不正确的。

当然,通过心理分析短视频去寻找心理困扰的解决路径,并不全是坏事。乔颖说,通过了解自己的特质、情感和行为背后的动机,有助于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另外,有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闷在心里不说,如果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更容易从心理困扰中解脱出来。

“把它当作心理游戏,别当成心理测量。普通人过于求证自己或朋友是什么人格并没必要。”乔颖说,如果真的有巨大困扰,还是要去寻求专业的帮助。生病时需要医生的诊疗,而非依赖网络。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左妍

编辑:龚紫珺 戴慧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