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里的电话响起时,赵淑华刚把最后一个药片塞进老伴的嘴里。
"妈,听说您住院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电话那头,儿子张明的声音透着焦急。
"没事,就是感冒发烧,打两天点滴就好。"赵淑华轻描淡写地回答。
可她没说的是,这已经是一周内第三次发烧了。老伴瘫痪在床,儿子远在千里之外,她硬是自己打车去的医院。
医生说她这是累出来的病。照顾瘫痪的老伴,每天换尿布、翻身、喂药,六十岁的她早已力不从心。
"妈,要不您跟爸先来我这住段时间吧?"张明犹豫了一下说。
赵淑华握着电话的手微微发抖。这是儿子第一次主动邀请她去住,可她看了眼床上的老伴,还是婉拒了。
六个月后,老伴还是走了。
送走了老伴,赵淑华独自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待了三天。第四天早上,她收到了儿子的视频电话。屏幕里,儿媳王丽正笑着说:"妈,来我们这住吧,我都把客房收拾好了。"
赵淑华攥紧了手机,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可真正住进儿子家后,现实远没有想象中美好。
第一天晚上,王丽做的饭菜清淡得像医院的病号饭。赵淑华不禁想起,以前儿子回家,她总会炖上一锅红烧肉。可现在,面对这几道素菜,儿子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更让她难过的是儿媳的态度。王丽表面客气,背地里却总是叹气。有天赵淑华无意间听到她在阳台打电话:"我婆婆来了,天天要陪着说话,我连追剧的时间都没了。"
儿子张明倒是和从前一样沉默。每天早出晚归,回家就是玩手机。母子俩一天说不上三句话,连看电视时也是各自低头刷手机。
那天下午,赵淑华在厨房准备给儿子炖汤,却听见客厅传来儿媳的抱怨:"妈整天在厨房鼓捣,搞得油烟味到处都是。"
张明没有替母亲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晚上,王丽收到闺蜜的购物邀请,立刻收拾东西要出门。临走前,她丢下一句:"你妈非要做饭,厨房都被她占着了,你晚上自己看着安排吧。"
赵淑华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儿媳摔门而去,手里的勺子差点掉在地上。
这一刻,她突然明白,自己住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别人家借宿。
第二周的周末,王丽接到娘家的电话,说她妈感冒了。她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就走,临走前还不忘对张明说:"你最近早点回来,照顾好你妈。"
可张明依旧早出晚归。偶尔回来得早,也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加班。
赵淑华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白天看看电视,晚上早早睡觉。她开始计划着回老家,却又舍不得这难得的天伦之乐。
直到那天晚上,她听到儿子和儿媳在卧室的争吵。
"你妈住这么久,家里水电费猛涨,她那点退休金够干什么?"王丽的声音里满是不满。
"那你想怎样?把我妈赶回去?"张明的语气也不太好。
"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我们还要生孩子呢!"
赵淑华站在门外,手里攥着给儿子买的保温杯,久久说不出话。
第二天一早,趁着儿子儿媳还没起床,赵淑华拖着行李箱悄悄离开了。她在门口驻足良久,最终还是没有敲门道别。
回到老家的第三天,张明打来电话:"妈,您怎么说走就走啊?"
"家里还有些事要处理。"赵淑华笑着撒了个谎,"再说你们小两口也需要空间,我在那儿反而不方便。"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张明说:"妈,您要是想我了就来住。"
赵淑华应了一声,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眼里闪过一丝释然。她终于明白,有些亲情,需要保持距离才能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