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止一次告诉我们:到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18岁上大学,22岁本科毕业,25岁硕士毕业,28岁结婚,30岁生小孩,35岁前生二胎……然后静静等待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我们仿佛陷入一个巨大的社会时钟内,大家都要拼命赛跑,过着非常“赶”的生活。2025年马上要来了,面对新的一年很多人又有了新的焦虑。其实,自己的人生时钟没必要和“社会时钟”对齐,你有自己的节奏,让我们来听听广州日报的小编谈谈自己的人生时钟吧!
“人生时钟”需要与“社会时钟”结合
“过去,我妈总和我说,到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于是,我听她的话,在26岁的‘结婚黄金年龄’和她看中的男人结婚,在28岁的‘生娃黄金年龄’生下了我的儿子。但我的人生并没有像她说的那样朝着‘夫妻白头到老’去演绎,也没有按照‘再找一个伴侣搭伙过日子’的剧本去发展——我34岁,离了婚,也离开了我的家乡,在另一个地方开始新事业。这不符合我妈的期待。但从此,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了。”
这是几天前,一位老读者给我的来信。
自从主持心理情感专栏开始,我总会时不时收到这样的信。他们会遵照父母或旁人设定的“社会时钟”去生活,在传统的、被认为“恰当”的年龄去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他们这样做,未必是因为很喜欢一个人,或早已准备好成为父母——他们更多是担心自己“赶不上趟”,以致无法面对身边人异样的目光。
这样按照“社会时钟”生活,好吗?
实际上,有些人过得还不错,听从身边人的话,遇到了理想对象,享受着被旁人认可的安全感,婚姻家庭都很美满。但有些人,就像上文那位读者那样,在顺应他人建议时遇到了挫折,转而选择新的方向,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生时钟”,不再对“社会时钟”言听计从——两方面的例子都不在少数,每个人的运气和际遇又不尽相同,以致没法作出“好或不好”的简单定论。
毕竟,人怎样才能过好一生,此事从无定论。我们能确定的唯有两个字:投入。
投入到自我之中,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样,我们就能形成清晰的目标,并围绕目标,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人生时钟”。
投入到环境之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去实践,去形成经验,这样,我们就能把“社会时钟”为自己所用,同时又不会被它牵着鼻子走。
自己的“人生时钟”与“社会时钟”结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路。路,要靠自己一点一点去走,一点一点探索。(梁倩薇)
人生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幼年学习琴棋书画,只因“身边小孩都在学”,大学让选综合类不是去艺术类院校,只因“换谁都会这么选”,毕业后工作结婚生子,英年早育的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父母社交圈的模范小孩。开心麻花新电影《抓娃娃》里的马继业说,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控制我们。或许“社会时钟”这就是答案。
答完所谓人生必答题后,模范小孩觉得累了,模范父母也在五十岁后愈发感受到力不从心,好像任何事情有一点脱轨,在他们心里就是天塌一般。
我们总会听取别人太多的建议,却忘了叩问自己的内心,人生最怕的不是迟到,而是总处在焦虑中。为没有达到社会的要求而担忧,更为没有实现自己内心的和谐而挣扎。
人生究竟是什么?随着年纪渐长,我感觉人生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有一张门票。闭园之前只需要尽情地玩,至于坐几次摩天轮、坐几次海盗船,全凭自己喜欢。
这种观念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并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去珍视每一种体验,自信,自满,虚荣,愤怒,尴尬,失落,允许任何事发生的心态也让我的游乐园体验更饱满。(王其琪)
包容接纳自己和他人的轨迹
我人生的前30年,顺风顺水,因此顺势快进,万事不假思索,随遇而安。31岁,困境接踵而来,发现原来之前走得太快,内在并没有打好基础,凡事毫无招架之力。有接近10年的时光,被迫慢下来,面对、解决、消化。31岁开始练习长跑,完成数十个全程、半程马拉松和越野比赛;35岁开始学习工笔花鸟画;37岁考上美术史研究生,40岁获得硕士学位;持续学习艺术治疗,并成为助残志愿者……开始懂得,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
偶尔会困扰,自己本来率先起跑,看似应该遥遥领先,被迫停顿后,好像不断被超越。失去的10年光阴,到底有没有意义?就好像生命里其实有两条时间轴:一条是看得到的,停滞了;一条是看不到的,在加速追赶上去。
每个人的生命旅途里,难免无法保持匀速前行。包容和接纳自己的轨迹,最大的意义是包容和接纳他人的轨迹。
儿子棉哥小时候特别聪颖,学东西又快又轻松。初中到了全市前三的学校,突然变成一个不交作业、偷玩游戏、考试吊车尾的“差生”。那三年,棉哥面临许多也许连他自己也无从探究的困境。
中考理所当然地“翻车”了,他把自己关在房间两个小时,出来已经若无其事。我记得我哭了一晚。然而,这的确就是他人生当时的位置。
高中三年,棉哥好像突然开窍一般,迅速成长。以前所未有的动力,从某个中学的分校考回本校,又进入最好的班级。我告诉他,“你不是逆袭,你是回归”。最终,他考上了心仪的南方科技大学。
回归,不是回归到所有人正在走的路,而是回归到清醒和明确的轨道上。这条路只属于自己。回归,不是回到别人的节奏,是懂得自己的步伐,继续往前走,不怕踏错步。(林琳)
“逆社会时钟”也能舒展和自由
叶子是我在社交软件上认识的一个朋友。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广东省博物馆,实际上,我和不少人一起逛过那里,很多人大多是陪着我“走马观花”一番,但他的文博知识储备和对文博的热爱却是遮掩不住的。聊天间隙,我才知道,原来他在“穷游”期间,几乎去过了全国各地的博物馆。
在聊天过程中,我知道了更多关于他的故事:比如当过动物饲养员,给长颈鹿、考拉、猩猩当“奶妈”和“捡屎官”;给邻居当过司机,因为发现自己陷入了“内耗”,索性就“停”了下来。不工作的这些年,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炒股,行情好的时候就坐火车去旅游,行情一般的时候就在家里看书。
他的日常让我有些震惊。因为“逆社会时钟”在我的预想里是一个阶段性状态,比如一个人“30+外出留学”,留学归来还是要进入到“社会时钟”体系。但在叶子的“社会时钟”瓦解的岁月里,竟不曾有过任何迷茫和焦虑,反而变得更加舒展和自由,他的父母也不曾给过他任何压力。
或许从社会评价体系来看,他算不上是“优质男”,但我却发现他身上有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比如他没有打工人身上的“怨气”、好友不多却很重视交流、与人交往时总是心存善意。
不久前,叶子离开了广州。他回到老家,开心地陪伴母亲和家里的五六只猫。他还告诉我,他打算下周再次前往南京,继续他的博物馆之旅。(程依伦)
栏目策划/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曹腾、张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倩薇、林琳、王其琪、程依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刘宇
一图/张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