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名,大家评——株洲市“双名计划”造就新时代“大先生”

图片

今年7月,110位株洲市“双名计划”主持人及优秀教育后备人才在北京大学完成研修。

图片

12月14日,2024年株洲市“双名计划”工作室建设研讨交流活动举办。

(本文图片由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提供)

张建平 刘韵霞 龙子怡

三尺讲台,能载发展大计;蜡炬微光,可照万里山河。

当下,“强教必先强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3年2月,株洲印发《关于实施株洲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的通知》,遴选102位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510名优秀后备人才。去年,株洲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就“双名计划”做典型经验交流;今年4月,郴州等周边城市教育考察团前来交流学习……

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株洲初步形成了教师培训的株洲品牌。造就新时代“大先生”,株洲持续以高素质教师赋能高质量教育。

厚积薄发,听见百树花开的“声响”

今年暑期,北京大学未名湖畔,110位株洲市“双名计划”主持人及优秀教育后备人才漫步燕园,完成了7天的研修培训。

新时代背景下“双减”应该怎么做?教师专业论文怎么写?名师工作室怎么为?面向未来,国际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来自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们高屋建瓴、深入浅出、金句频出。

“从工作室团队需求到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工作室发展,从对学术前沿的关注到对教学一线课堂的研磨,都为我照亮了工作室发展与运行的方向。”高中语文工作室主持人杨玲表示,自己带着满满的收获,将为实现株洲美好教育的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天线、拓思路、长见识、提水平。近两年来,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双名计划”成员到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集中学习培训,分赴南京、武汉知名中小学校进行跟岗实践,让名师、名校长们前进的方向更明晰。

悉研读、强基础、固理念、长知识。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根据各工作室专业需要,购买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经典著作、国内外教育教学经典案例图书,并分发至各工作室学习反思,让名师、名校长发展的底子更厚实。

定规划、立规矩、打基础、苦研修。在“株洲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发布之初,便明确了“八项任务”:培养周期内,100 位名师名校长需完成一堂高水平示范课、一篇期刊论文、一项定向课题研究、一个基地和教育帮扶等8项任务,让名师名校长成长的动力更强劲。

“学与不学就是不一样,虽然累但很值。”老师们纷纷感慨。两年来,“双名计划”主持人及优秀教育后备人才参加高端集中培训540多人次、跟岗实践100多人次,线上学习人均300多学时,各工作室集中研修活动900余批次,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分享活动不计其数。

厚积薄发,“双名计划”这根指挥棒下,已听得见成长的声响。

为加强对“双名”工作室的业务指导、过程管理,今年9月至11月,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对102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进行中期视导。立足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今年还分两段组织开展校长(书记)办学治校和名师教育教学能力展示活动,打破了工作室闭门造车的局限。

走进各所学校的“双名”工作室,丰硕成果已扬起响当当的名号。

天元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文艳云,组织工作室成员撰写日知录、办读书会,通过细水长流的研讨交流,形成共研共进的氛围;白鹤小学李慧玲小学数学工作室3节课获教育部精品课;高中信息科技工作室主持人薛琛湘全省说课一等奖,案例入选平台将全国交流,学生获信息素养“创新之星”及奥赛佳绩……

“学校治理得如何,课堂教学怎么样,要让更多教师参与,让更多学生评价,使名师名校长培养结果更有内涵、更有质量。”株洲“双名计划”项目负责人、市教师培训中心工会主席匡锋表示,目前,株洲102个“双名”工作室建设各具特色、广受好评。

结伴前行,“助燃”教育均衡发展

“青年教师人员比例高,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专业发展目标和规划,怎么办?”10月底,株洲市一中梁晶工作室收到帮扶学校攸县三中的“点单求助”,攸县三中希望工作室能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指导、高三作文教学示范两方面的研训内容。

随即,梁晶带领工作室成员根据攸县三中提供的校情、师情和学情信息,开展“订单式”送教送培。11月29日,工作室成员为攸县三中带来一场研训——有针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专家讲座,有针对教学难点的高三作文示范课,还有面向学生的考场作文写作辅导讲座……

这并非工作室首次“出手”。早在去年年底,攸县三中老师便提出“大单元教学怎么教”的问题。今年4月,工作室组织前往长沙市长郡湘府中学举办两市三校“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联合教研活动,攸县三中派出教师代表前往学习。

成己达人,是实施“双名”计划的重要目标。“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育的优质均衡需要你我结伴前行。”梁晶表示,工作室的小小力量,也可以辐射更广区域学校,通过送教下乡、结对帮扶、观课磨课等形式,促进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双名”工作室似点点星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谭丽红小学数学工作室承担炎陵农村新岗教师培训;边颖初中英语工作室在茶陵县芙蓉学校将AI数字教学巧妙运用于英语课堂;刘红柱初中心理健康工作室赴攸县渌田镇中学以“你好,青春”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学科相融合的特色课……

2年来,株洲102个“双名”工作室固定结对帮扶校97所,集中送教下乡1300多批次,到主体校跟岗培训200余批次。部分工作室与结对学校建立了共同体化帮扶模式机制,涉及办学治校、研学研磨、评教评学几乎所有领域、所有学科。

教育资源的平衡,不仅在株洲大地上横向延伸,也在师资队伍中纵向发展。

鼓励名师团队积极参与所在学校和所在区域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变革,让项目式学习、合作式探究在不同学校落实落地。82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教育科研、课程开发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组织了460余次名师观摩课与教学研讨会,参与教师达5800余人次。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名师名校长们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们通过线上教育教学平台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组织线上教研活动210余次,参与教师达3200余人。攸县年轻教师谭静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教学视频,传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和家长喜欢,拥有粉丝500多万,并受邀央视访谈,“抖”出了教师的无限精彩。

名师成“名家”,打响先进教育品牌

“成为名师名家,不仅要成为师德的旗手、教学的能手、改革的先手,更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成果和可复制的模式经验。”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党委书记余祖斌表示,近年来,中心把开展课题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力求研究真情况、发现真问题,拿出真办法、取得真成效,打破了部分教师为教而教、不研而教,水平长期低层次循环的状况。

2023年夏天,在长沙市一中株洲实验学校,王绍华小学科学工作室里,全体成员正群策群力,制定课题申报书和研究规划。“工作室的研究选题至关重要,找准研究的问题是成功研究的开始。”王绍华介绍,团队通过研究学习发现,小学科学教育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关键。而从教育现实来看,部分地区学生的好奇心、创新力、想象力的培养是滞后的。

多维度调研、搜集文献、反复讨论……最终,工作室将“船锚”抛向科学素养提升的项目化探究实践设计与实践研究。

“科学教学提倡探究和实践,跟项目化学习有共通之处,我们应该借鉴项目学习、综合学习等优点,丰富科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工作室核心成员李静老师说,2023年下学期,她和语文、美术老师深度合作,开展《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项目化探究案例研究,将语文与科学融合,带领学生在细腻的语言文字品读中,感受昆虫的习性特征、语言的特色,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今年12月,工作室专著《小学科学项目式探究实践研究》在株洲市“双名计划”优秀学术专著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并与杂志社签订出版合同。王绍华介绍,未来2年多的实践研究中,工作室将完成不少于20个精品课例的打磨,并形成经典的可推广复制的项目化科学探究活动案例10至20 个。

“我们不搞唯论文、唯专著论,但没有论文、没有专著的教师不可能成名成家。”余祖斌表示,在立足教育教学一线的基础上,名师名校长们加强了对丰富实践的理论思考,并形成了一大批优秀成果,让教育科研这一“秘密武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102个工作室600多名成员均参加了县、市级教育课题研究,部分工作室主持人承接了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研究。2年来已有19人出版和签约专著,在教育专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在各级教育论文评选中获奖论文830多篇,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部分成果已经在全市推广。

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发布教育研究成果等方式,“双名”工作室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例如,黄水清工作室完成湖南教育出版社新中考数学公益讲座26课时;陈建林初中校长工作室汇报分享了《种好三块“方田”,助力“美好教师”成长》,并对茶陵县芙蓉学校“分层施策”“蓉式倒逼”“RONG”阅读模式等进行推介……

株洲市委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打造双名教培名牌”。如今,“双名”工程在株洲以其美好的姿态,已经深入到5万多名教师心中,省内乃至全国教育领域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打响了“美好教育”品牌。

教育的田野上,名师、名校长如阵阵春风,将持续润泽着更多“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