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无废城市”建设契机,让苍山洱海更加美丽

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大理市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等多项桂冠于一身。自2022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大理市多措并举,全民参与,努力展现“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


日前,中国环境报就大理“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经验专访了大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王剑。


中国环境报:据了解,大理市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王剑:近年来,大理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严格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扛牢绿色生态发展政治责任,统筹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治理,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班,建立定期会商、信息调度、督导检查等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通过专题培训、座谈交流、学习考察等活动,形成全市合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五废共治”,全面抓实固废管理。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6.21%,其中,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100%,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开展洱海流域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1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2020年降低了11.3%;工业企业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生活源固体废物方面,围绕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建成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达72家;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全市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全部资源化利用。推动商品包装绿色转型,开展“禁白”专项行动,推动快递可循环包装等替代产品应用。


农业固体废物方面,推动农业领域绿色循环发展,统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作物秸秆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3.94%。


建筑垃圾方面,实现清理、收集转运、处置全过程监管,资源化利用率达33.33%。2023年以来,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危险废物方面,建立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试点;建设危废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智慧管、精细管;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全覆盖,安全处置率、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均达100%。


三是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制定了“无废细胞”建设指南,开展“无废工厂”“无废乡村”“无废机关”等10类“无废细胞”建设行动,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建模式。同时,持续开展“同心共绘苍洱蓝图,共创共享无废城市”等系列宣传活动,结合洱海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和固废处置利用企业等,开展全方位宣传,倡导“人人了解、处处参与”,助力“无废苍洱”建设高质量推进。


中国环境报:大理市创新实践了“政府服务企业、企业主动担当、治污保护生态、生态反哺发展”的“洱海顺丰模式”,具体情况如何?


王剑:大理市坚持创新引领,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结合“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洱海顺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依托云南顺丰洱海环保公司建设1个有机循环工程中心、6座废弃物处理厂,配套建设27座有机废弃物收集站以及多个销售网点,形成“1+6+N”格局,对洱海流域畜禽粪污、作物秸秆、餐厨和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回收处理,打造全量资源化利用“八大保障体系”和收运全覆盖“六类收集路径”。日均收集量超千吨,年产有机肥80余万吨、天然气3000余万立方米,初步实现“无废碳中和”。这种模式为洱海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列入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入选“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荐名单。


中国环境报:大理市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助推苍山洱海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良好成效,请您介绍一下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王剑:围绕洱海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等目标,大理持续推动6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重点打造苍山洱海“无废文旅”,擦亮“风花雪月”名片;二是紧扣保护与发展主题,推广“洱海顺丰”模式;三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无废”工厂建设;四是助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下好生活垃圾协同利用“先手棋”;五是坚持精细管理,加快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六是联通“天空地水”数字平台,打造固废综合管理城市大脑体系。


下一步,大理市将准确把握“无废城市”建设契机,努力打造以湖泊保护为中心的固废综合管理体系“大理样板”,助力建设高原湖滨生态宜居的魅力山水城市。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向红玉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