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品是改出来的——“分组改稿交流”活动侧记

好作品是改出来的

——“分组改稿交流”活动侧记


李菁、李英俊、邓洁舲、张昊月集体采写

张昊月统稿


图片

改稿会现场


12月24日,中国作协“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系列活动之“分组改稿交流”活动在京举行。11位在京报刊社的骨干编辑分成6组,与50位新会员开展面对面的改稿交流,旨在通过编辑点评和座谈交流等方式,为新会员们提供交流创作心得、分享创作经验的机会,搭建起报刊杂志与作家、评论家之间的桥梁。


图片

包宏烈致辞


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包宏烈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改稿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不断拓展文学视野,进一步发现和培养中国文学新力量。希望新会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真打磨自己的作品,找到今后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方向,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时刻保持对时代和生活的敏锐


图片

改稿会现场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室主任付如初看来,每一位文学创作者都需要潜心打磨语言。快节奏的生活和日新月异的文字生产模式,促使作者和译者躬身探寻语言的丰富性。在此基础上,作家才能贴近笔下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游刃有余地表达独特的感受和发现。她欣赏王倩茜小说中表现出的“语直气壮”的语言魄力。谈及好小说的标准,付如初认为,“好的小说一定不难读,但是最后一定难以读懂”,因为优秀的作者总是怀揣宽和与包容,不断在作品中探寻世界与人的复杂性。她还相信,写作中表达真善美是永恒的真理。


对于散文写作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青年文学》编辑岳靓持肯定看法。她在评论许静散文时谈到,她的作品能从日常琐事中展现隐秘的温情,字里行间的细腻声音和不断涌出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肖辉跃是一位生态文学写作者,近期她以散文的方式寻觅渤海湾鸟类的踪迹,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岳靓认为,肖辉跃的散文主题独特,语言诙谐幽默,其中涌动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意识,值得引起更多关注。


图片

改稿会现场

刚开始写作时,很多作者可能都会选取常见的题材,这些题材容易引发共鸣,但由于前人已留下太多成果以及写作模式,如果创作者不能有所突破,最终的作品很可能会显得无效和平庸。《诗刊》编辑部副主任彭敏评价梁亚军散文《窗里窗外》中“老人并不可爱,爱一个老人是困难的”这句话坦率而真诚,打破了传统亲情书写中单一理想化的模式,文本富有张力,情绪和情绪之间的纠缠变得更加丰富。土匪小白的组诗《草原行迹》也是如此,虽然是常见的边疆题材,但他依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表达路径。彭敏认为,要想在创作上取得突破,写作者应该保持不断的进化和自我革新,通过丰富的阅读不断获得更高的视野,同时密切观察当下的最新创作动向,时刻保持对时代和生活的敏锐。


微小的切口撬动深远的意义


写作者在创作短篇小说时,心里一定要知道作品的终点,终点的意义即是小说结构的呈现。《人民文学》副编审刘汀在点评淡豹、张戈、王清海的短篇小说作品时提到,当明确写作终点的核心后,抵达这个核心的切口必须尽可能小而精准,就像一根锋利的刀片或者纤细的头发,通过微小的切口撬动深远的意义。刘汀说,短篇小说是一种悬千钧于一发的艺术,追求在极简之中展现力量与张力。然而,千钧的分量必须适度,如果过于沉重,像泰山压在头发丝上,就会失去那种命悬一线的紧张感。


图片

改稿会现场


《中国作家》影视编辑部副主任贾京京主要从影视改编角度出发,细致且有耐心地具体剖析作家们的文本。在他看来,网络作家在创作小说的细节方面要多考虑文学性和主体性,人物的塑造要更多考虑情感铺垫,注重角色关系的逻辑性。作家出版社编审姬小琴则从网络小说出版的角度谈到,网络小说的纸质出版与网络发表有较大差异,比如存在分段多、前期情节铺垫过多、文字过于细碎等现象,可能在网上连载时不会对阅读产生太大影响,但以纸质书的形式出版后,就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她建议网络文学创作者不要将角色过于工具化,尽量简化不必要的情节,让文字有更多回味的空间。


小说的“种子”是作品的起点


图片

改稿会现场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以文学的表达彰显人的独特性,成为每位写作者面临的共同命题。《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留意到一些新会员提供的作品能紧密贴近现实生活,探寻生活背后的意义,像鲁鸢南的作品便着眼于当下青年情感世界,对人之生存加以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在徐峙看来,优秀作品不仅要呈现人的生存样态,更需深掘出人之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针对一些作品中存在的叙事节奏迟缓、小说留白不足、叙事时间杂乱、人物形象扁平等状况,徐峙提议作者一定要找到小说的“故事核”,“故事核”作为小说的叙事核心,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和命运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他还谈到,故事虽可虚构,但小说细节务必真实,唯有真实的细节才具有说服力,也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图片

改稿会现场


苗族作家滕瑛专注于散文创作,她坦言自己的散文写作当前正处于瓶颈期。同样从事散文创作的俄罗斯族作家张雁在构思有关额尔古纳河的历史散文时也遇到了障碍。对此,《民族文学》二编室主任安殿荣结合多年的编辑经验谈到,从创作小散文“迈入”厚重的大散文,会面临一定困难,小散文宛如灵活的“轻骑兵”,直接迅速地传达出作者的感想和人生思考,大散文则更为厚重,需要作者深入挖掘、充分调动丰富的人生积淀与阅历。书写历史题材的大散文,作者应该从当下日常生活与细微事物切入,融入作者独特的感情,以小见大呈现历史。她还强调,不管是何种文体,想要写得出彩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个写作者能够走多远,最终考验的还是作者深度的思考力和准确的表现力。


谈及科幻作家鲁般作品中的成长主题,《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文苏皖认为,成长主题小说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发展,更应该广泛探讨成长所需的要素,尤其是与社会的关系。为此,她建议作者在小说中增加一条能够产生社会影响力、促进社会交融的线索,以实现小说反映现实生活的目的。她还从作品结构层面谈到,要使作品立得住,必须找到小说坚实的“种子”,小说的“种子”是作品的起点,作者必须明确故事的核心和重心,无论是中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这个核心必须坚定不移,不能摇摆。


图片

改稿会现场


此外还有几位新会员,主要从事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工作。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是一种互相对话的“共生”关系,作家与批评家的“双向奔赴”,是新时代文学形成良好生态的必要条件。在点评杨姿和李璐的学术论文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执行主编崔庆蕾谈到,文学研究既要聚焦文本内部的鲜活细节和阅读感受,也要充分参照作家的创作谱系和其身处的特定历史年代;既要挖掘不同代际写作者的差异经验,也要写出“文学共和国”的驳杂与丰富。人与文互补,文与史互证,脚踏实地回到文学现场,兼具文学的性情和对历史的理解,才是好的文学研究。在点评覃皓珺的评论文章时,《文艺报》评论部编辑教鹤然表示,“同代人批评”在将眼光从历史转向当代的同时,也要具备文学史的视野和“经典的关怀”。兼具鲜明的时代感、精准的问题意识和合理的结构安排,才能打开作品的意义空间。




摄影:尹超 冯海文




编辑:刘   雅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